数字化竞争、媒介环境与报媒融合路径
本文选题:西方报媒 切入点:数字化生存 出处:《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报媒是互联网时代媒体的最大输家,其传统经营模式面临彻底崩溃危机。基于PEST分析模型,采用最新数据对报媒组织外部环境进行研究,探讨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技术环境的变化如何改变报业的生存环境。在此基础上,以《华尔街日报》为例,详细分析其数字化生存路径:品牌内容的延伸和整合、推出多样化视频服务、数字平台建设及多元化营销战略。最后,文章提出国内报媒应该从树立"内容第一、数字第一、受众第一"理念、品牌融合经营以及重视平台融合等几方面应对来自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冲击。
[Abstract]:The news media is the biggest loser of the media in the Internet age, and its traditional business model is facing a complete collapse crisis. Based on the PEST analysis model, the paper uses the latest data to study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the media organization, and probes into the political, legal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 On this basis, taking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in detail its digital survival path: the extension and integration of brand content,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diversified video services. Finally, the article points out that the domestic media should set up the concept of "content first, digital first, audience first". Brand fusion management and pay attention to platform convergence and other aspects to deal with the impact from the Internet and other emerging media.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分类号】:G20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甲生;;略论中国网络版权立法的现状及完善[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2 李斌;;第三网络社会与新“差序格局”[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3 张秀燕;;基于3DS MAX的网络虚拟建筑场景漫游实现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7期
4 方志英,卢祥;发挥网络优势 开展英语听力技能训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5 丁忠利;高校人事工作数字化管理的探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6 姚敬旭;;智能化设计趋势在产品中的体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7 唐培培;;网络文学中的欲望表达[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8 彭晶晶;网络传媒——公共领域再次转型的契机[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1期
9 姚芳;我国构建电子政府的现状与完善途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10 张军;;信息时代的网络道德教育[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志辉;网络条件下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王峰;数字化背景下的城市公共艺术及其交互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3 孙余余;人的虚拟生存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黄达安;超越工作至上的世界[D];吉林大学;2011年
5 张春梅;中国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信息披露规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方付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张锐;基于网络融合的手机电视价值链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黄永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杨娟;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月;新世纪媒介场中的文学生产[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园;信息化时代教育技术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构[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王霞;青少年网络生态文明教育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陈鹤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程建设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王莉;数码摄影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09年
6 马旭;网络舆论的伦理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姚洪阳;试论人机关系的历史发展及其文化考量[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罗丹;“人肉搜索”的伦理学考察[D];湘潭大学;2010年
9 王洋;3G时代电视媒体的生存策略探析[D];湘潭大学;2010年
10 李典璋;网络背景下行政权力运行机制创新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公秀华;;我们需要洁净的媒介环境[J];新闻与写作;2007年02期
2 ;《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J];国际新闻界;2007年11期
3 彭春艳;;塑造媒介环境 推动油田和谐[J];学习月刊;2010年09期
4 王建磊;;警惕新媒介环境下的技术控制——腾讯与360之争的媒介环境学解读[J];新闻记者;2010年12期
5 赵鹏升;黄旭辉;;媒介环境学视域中的“走转改”活动[J];编辑之友;2012年12期
6 梁颐;;物理学视野下的媒介环境研究——媒介环境学科设计师克里斯琴·尼斯特洛姆思想评析[J];东南传播;2013年08期
7 王勇;阮拥军;徐敬宏;;新媒介环境对传统舆论引导模式的挑战及对策[J];学术论坛;2013年07期
8 丁效芳;;新媒介环境下传统媒体的广告发展——数字时代的电视思考[J];江苏科技信息;2013年19期
9 李艺;媒介环境:发展与平衡[J];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9年06期
10 张卡;;浅析食品安全报道如何构建真实的“媒介环境”[J];新闻传播;201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John Hartley;;创意产业:新媒介环境下一个概念的演变(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化、和谐社会与可选择的现代性:新媒体与社会发展”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2 ;新媒介环境下公共行政实践的新形式:微博破案[A];第三届华中地区新闻与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奖论文[C];2012年
3 谢清果;王昀;;特权现象与媒介环境关系的历史演进脉络——从“混沌”到“制衡”的结构视角[A];2013福建省传播学年会论文集[C];2013年
4 王艳玲;;浅析媒介环境下影视文化的生存与发展[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5 郑维东;佟菁菁;;复合媒介环境下的受众行为洞察[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8):传播媒介与社会空间论文集[C];2008年
6 施琳玲;;论新媒介环境下的媒体情绪与科学精神——基于对泉州“婴儿被烤死事件”的分析[A];第八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优秀论文集[C];2013年
7 邢渊渊;;新媒介环境下民族地区突发公共事件舆论引导策略分析[A];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13年刊)[C];2013年
8 施琳玲;;论新媒介环境下的媒体情绪与科学精神——基于对泉州“婴儿被烤死事件”的分析[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3)——网络化关系:新传播与当下中国论文集[C];2013年
9 张萱;;媒介文本分析视角下的中国大陆地区“城市主流生活杂志”——以上海、广州、武汉三地杂志为例[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靖 郭颖;媒介环境的失衡和平衡[N];中华新闻报;2004年
2 蒋原伦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新媒介环境改变舆论的形成[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周丽锦 尹振宁;定位抑或追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高宪春;新媒介环境下舆情事件的生成及扩散[N];中国经济时报;2012年
5 魏武挥;媒体别“押注”微信[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虞宝竹;洞察复合媒介环境下的受众行为[N];中华新闻报;2009年
7 文卫华;新媒介环境下的受众收视特点探析[N];中华新闻报;2007年
8 山西经济日报社 郝薇;净化媒介环境 遏制微博谣言[N];山西经济日报;2012年
9 徐绍峰;奥运加速媒体变局[N];金融时报;2008年
10 魏武挥;传统门户行至变革路口[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舒娜;新媒介环境下青少年的思想教育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2 李婷;儿童绘本:当下三种阅读传播方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3 羡春辉;媒介环境学视阈下的网络民粹主义[D];河北大学;2015年
4 黄怡;新媒介环境中粉丝群体的身价认同建构[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5 何润;微电影产业链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6 施安;媒介环境中道德人格塑造的困惑和对策[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7 毛成凤;新的媒介环境中电视发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赵宁;新的媒介环境下“迷”现象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9 马生骏;新媒介环境下文艺价值的重构[D];兰州大学;2012年
10 曹澍;手机的隐喻媒介环境学视野下的手机媒介[D];中国美术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16248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ingxiaoguanlilunwen/1624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