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说月报》与商务印书馆的营销策略
本文选题:营销策略 + 《小说月报》 ; 参考:《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5年02期
【摘要】:论文通过对民初《小说月报》的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的出版营销,从品牌意识、营销网络、营销方式、广告策略和书刊互动五个方面作了全面的分析,旨在说明出版机构的能力在现代文学的发生阶段对现代文学的走向起到了隐性而重要的作用。
[Abstract]:This paper make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the publishing marketing of the business press, which is the publishing organization of the monthly Fiction News in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from five aspects: brand awareness, marketing network, marketing methods, advertising strategies and the interaction of books and periodicals.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ain that the ability of publishing institutions plays a recessive and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iterature.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2013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媒介生态与现代文学的发生——〈小说月报〉(1910-1931)》(项目编号:2013SJD75008)
【分类号】:G239.2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明伟;;20世纪初期城市知识阶层收入状况初探[J];安徽史学;2008年06期
2 叶中强;;自由人格与社会生态——胡适寓沪期间的人格行为及其政治经济背景[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3 章银杰;李峰;;上海租界移民功能略析[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4 张林杰;文化中心的迁移与30年代文学的都市生存空间[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5 艾萍;;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风俗变革——以上海为个案[J];北方论丛;2008年05期
6 孟兆臣;中国近现代消费娱乐业的文化意义[J];长白学刊;2005年03期
7 章银杰;金雪妹;;上海租界的城市化效应[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马薇薇;;《申报》“杨月楼案”报道研究[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9 夏维奇;;中国首建电报线路再考辨[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徐占春;;上海开埠后江南地区的变化及其对上海发展的影响[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刘永丽;;“民族国家”想象与上海——晚清政治小说中的上海书写[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全亚兰;;竹枝词与《申报》:近代城市舆论空间的建构[A];都市文化研究(第10辑)——书写城市:文学与城市体验[C];2014年
3 徐剑雄;;公共性视阈中的海派京剧[A];都市文化研究(第11辑)——刘易斯·芒福德的城市观念[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岳立松;晚清狭邪书写与京沪性别文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林存秀;城市之声[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颖慧;晚清小说广告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徐立;20世纪前期(1912-1937)上海粤籍美术家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5 张霞;出版与近代文学现代化的发生[D];复旦大学;2011年
6 武强;近代上海港城关系研究(1843-1937)[D];复旦大学;2011年
7 孙超;民初“兴味派”小说家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邱国盛;20世纪北京、上海发展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9 姚兴富;耶儒对话与融合[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10 吕铁贞;晚清涉外经济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军;晚清上海书寓长三的服饰形象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2 刘小燕;《申报》散文文体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3 杨小军;晚清(1884-1898)上海室内陈设[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许轶华;五四时期上海《民国日报》宣传理念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朱丽;书籍出版与文化传播[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马静;《礼拜六》前百期言情小说研究[D];济南大学;2011年
7 宋波;晚清上海白话报与市民文化生活(1876-1911)[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8 谢丽巧;论鸳鸯蝴蝶派与砚友社[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慰东;清末民初女伶的崛起谫论[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10 宋向宾;《申报》与西方法文化传播(1872-1882)[D];湘潭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季进;;承传与断裂:《小说月报》[J];美文;2006年06期
2 王淑贵;《小说月报》与文学研究会[J];津图学刊;2001年04期
3 赵新;;沈雁冰与《小说月报》[J];新闻爱好者;2006年06期
4 徐柏容;;回眸《小说月报》的创刊[J];中国编辑;2006年05期
5 李喜民;;当年《小说月报》的革新[J];新闻爱好者;2007年04期
6 马林靖;;沈雁冰与《小说月报》[J];新闻爱好者;2007年08期
7 茅盾;;《小说月报》影印版序[J];图书馆学通讯;1983年04期
8 ;《小说月报》三十年丛书 盘点三十年小说记忆[J];小说月报;2009年11期
9 ;《回族文学》作品被《小说月报》《散文·海外版》选载[J];回族文学;2012年04期
10 ;《小说月报》今年连续三期转载晓苏小说[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3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保高;;试论五四时期“新浪漫主义”在文艺进化史上的意义——兼谈1920年代初沈雁冰和胡愈之之间文学理论的互动[A];茅盾研究(第11辑)[C];2011年
2 叶念先;;父亲与茅盾、老舍和巴金[A];湖北省世界语协会11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樊国安;《小说月报》叫响文学、市场两个品牌[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2 谢其章;20年代文坛第一刊——《小说月报》[N];光明日报;2002年
3 徐丽梅;《小说月报》魅力何在[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4 徐丽梅;小说家眼中的《小说月报》[N];团结报;2001年
5 记者 樊国安;《小说月报》第十二届百花奖揭晓[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6 凌云岚;《小说月报》最初的十一个春秋[N];中华读书报;2006年
7 谢其章;《小说月报》终刊之谜[N];光明日报;2004年
8 傲腾;《小说月报》为何受读者青睐[N];人民日报;2007年
9 白桦;《小说月报》第十四届百花奖在皖颁奖[N];文艺报;2011年
10 熊唤军;获《小说月报》百花奖[N];湖北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高志强;《小说月报》(1921-1931)翻译文学初探[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2 邱培成;前期《小说月报》与清末民初上海都市文化[D];复旦大学;2004年
3 刘庆元;《小说月报》(1921-1931)翻译小说的现代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鲁纤;《小说月报》革新期(1921-1922)副文本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2 陈子萌;《小说月报》读者视野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4年
3 苏玉娜;接受视野中的《小说月报》[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晶婧;《小说月报》(1921—1930)戏剧翻译和创作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5 赵丽蓉;当代选刊《小说月报》办刊特色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6 赵晓红;《小说月报》(1921-1931)翻译儿童文学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7 张海燕;从现代女性主义角度看《小说月报》[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8 张银爽;“互文性”视阈下改革前《小说月报》的编辑理念[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刘静;《小说月报》(1921-1931)英美文学译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10 肖珊;《小说月报》(1921-1922)的译介文学研究[D];汕头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566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ingxiaoguanlilunwen/1756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