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营销论文 >

娱乐专业主义刍议

发布时间:2018-05-25 03:05

  本文选题:娱乐专业主义 + 节目模式 ; 参考:《编辑之友》2015年02期


【摘要】:在电视领域,娱乐节目的生产、传播,其专业性和社会影响在显著提升。因此,娱乐专业主义作为一种理念、实践或期许,值得中国传媒业界和学界所关注。娱乐专业主义指电视从业者在娱乐节目制作中必须持有的专业技能、行为规范与职业伦理,它包括一整套电视媒介社会功能的信念、规范、职业伦理与运作模式,以及一种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理念和服务公众的自觉态度。如果说新闻专业主义产生于新闻商业化时代,那么娱乐专业主义产生于娱乐消费时代。文章从节目模式、制作团队、制作理念、营销手段等方面加以探讨。娱乐专业主义在中国尚处于研究阶段,随着娱乐专业主义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会有越来越好的电视娱乐节目呈现给观众。
[Abstract]:In the field of television, the production, dissemination, professionalism and social impact of entertainment programs hav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refore, entertainment professionalism as an idea, practice or expectation, deserves the attention of Chinese media industry and academic circles. Entertainment professionalism refers to the professional skills, codes of conduct and professional ethics that television practitioners must hold in the production of entertainment programs. It includes a whole set of beliefs, norms,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operation models of the social functions of television media. As well as a kind of culture idea that is advantageous to construct harmonious society and the conscious attitude that serves the public. If journalism professionalism comes from the era of news commercialization, entertainment professionalism comes from the age of entertainment consump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gram mode, production team, production concept, marketing methods and so on. Entertainment professionalism is still in the research stage in China.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entertainment professionalism, more and more good TV entertainment programs will be presented to the audience.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
【分类号】:G2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徐帆;;娱乐专业主义:基于《中国好声音》的解读[J];南方电视学刊;2012年05期

2 谢静;协商规范——美国媒介批评与新闻专业规范之建构和解构[J];新闻大学;2003年03期

3 陈佳瑜;;电视节目模式浅析[J];中国电视;2011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昊;;再探电视真人秀的混杂叙事特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2 朱琳;;论网民力捧电视剧的开放性叙事策略——以美剧《越狱》和中国情景喜剧《武林外传》为例[J];保定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3 曾文莉;;从文本消费到文本生产——浅析《阿凡达》中国粉丝的文本生产类型[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4 杨兆宇;刘茜茜;王远;;福特和盖茨的管理比较[J];比较管理;2011年01期

5 汪丽;;视觉文化与后现代性之关系初探——从“赵小李”现象谈起[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6 刘辰;;简析四大类型电视节目的社会功能——以德国媒体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7 徐翔;;文化认同建构中的超越性[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4期

8 买琳燕;;创新思想指导下的系统化实践——从南洋理工学院的培养实践反观我国高职关键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1期

9 朱晓军;;电视是“文本”吗?——对一种主流电视文化研究方法的质疑[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田静;;想象的共同体:电视、体育与民族身份认同[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吕鹏;;生产机制与接受机制的共谋——电视娱乐节目发展的符号学分析[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赵磊;;破坏性创新·基因置换·文化迭代——论增强企业文化建设针对性、有效性的路径和方法[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3 雷蔚真;邵立;;跨国传播中的国内因素分析——以中国网络字幕组翻译作品为例[A];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1[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王永;中国航空运输企业战略风险识别与评价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3 张蓓蓓;新时期乡村题材法制电影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梁庆婷;大众传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5 陈炜;俗世之镜—台湾综艺节目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6 邢虹文;受众的社会分化与社会认同的重构[D];上海大学;2011年

7 郑大群;女性电视叙事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8 钱海红;媒介公共关系的理念与运作模式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9 周亭;中国电视娱乐产业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10 陈立旭;重估大众的文化创造力[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静;提高电视节目文化品位的思考[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王璐;解读中国电视场域下的新型真人秀娱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易小邑;中国军事题材电视剧的传播学解读[D];湘潭大学;2010年

4 吴演丽;论尼尔·波兹曼的电视文化思想[D];湘潭大学;2010年

5 吴畏;受众视阈中的电视栏目品牌构建[D];南昌大学;2010年

6 纪富贵;政府新闻发言人专业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吕蕾;电视文化影响下的审美心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侯彦婷;美剧在中国的网络受众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房宁;历史的复现,,文明的延续[D];西北大学;2011年

10 冯夏;中美电视谈话节目形态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大坤;;论战时新闻传播的专业主义与爱国主义[J];法制与社会;2007年07期

2 郭宇;;专业主义及其主导下的“瘾”型社会[J];理论观察;2013年12期

3 张加春;;试析我国媒介专业主义缺失的原因[J];东南传播;2006年06期

4 杨一小;;圣经和算盘的对峙——试论新闻实践中的专业主义和消费主义[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袁s

本文编号:19317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ingxiaoguanlilunwen/19317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4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