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新产品引入时机与技术防范策略
本文选题:纵向产品差异 + 新技术采纳 ; 参考:《研究与发展管理》2015年04期
【摘要】:利用纵向产品差异模型分析新产品的特征设计、引入时机及对模仿进入的防范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产品水平特征设计应遵循消费者效用损失最小化原则,且对垂直特征的设计没有影响;垂直特征设计受消费者收入水平及研发成本影响;新产品最佳引入时机受新旧产品之间的技术差异影响;面对模仿进入,新产品拥有者应根据模仿程度决定是否阻止进入;新产品引入的初期营销努力程度与新技术的扩散速度成反比.
[Abstract]: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sign of product level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minimizing the loss of consumer utility, and has no influence on the design of vertical characteristics; vertical characteristic design is affected by consumer income level and R & D cost. The best introduction time of new products is influenced by the techn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new and old products; in the face of imitative entry, the owners of new products should decide whether to prevent entry according to the degree of imitation; the initial marketing effort of the new product is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the speed of the new technology.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中原经济区创新体系构建与技术防范策略”(12A63000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企业异质性;资源误置与经济效率改进研究”(13CJL072)
【分类号】:F274;F27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小勇;欧阳秋珍;;技术创新、扩散与模仿对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进步效应——基于三因素的OLS回归和IRF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3年06期
2 代宏坤;徐玖平;;含学习效应技术采纳时间的优化模型及模拟[J];管理科学学报;2007年05期
3 袁文榜;;基于垂直产品差异的技术转移分析[J];经济评论;2011年06期
4 袁文榜;;基于垂直产品差异的技术扩散分析[J];技术经济;2011年06期
5 杨伟娜;刘西林;;排污权交易制度下企业环境技术采纳时间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1年02期
6 张化尧;王赐玉;;国际技术扩散:基于TFP的多渠道外溢分析[J];科研管理;2012年10期
7 许治;焦秀焕;朱桂龙;;国家中心城市技术扩散与区域经济增长—以北京、上海为例[J];科研管理;2013年04期
8 代宏坤,徐玖平;企业技术采纳时间的优化模型与模拟[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5年09期
9 徐皓;樊治平;伊伟;;新产品设计中筛选技术组合方案的方法[J];运筹与管理;2009年03期
10 宋艳丽;王九云;;隐性技术、贸易溢出和模仿策略[J];运筹与管理;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延喜;;基于决策树的产品设计用户评价预测方法[J];长春大学学报;2009年12期
2 于燕;;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分析——基于中国贸易伙伴国行业层面实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4年04期
3 姜艳萍;梁霞;杨嘉琪;;服务产品设计方案组合的决策方法[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4年06期
4 王静;吕罡;周宗放;;信贷配给突变分析——破解信贷配给难题的理论模型[J];金融研究;2011年08期
5 侯羽;朱桂龙;;市场和技术对企业新技术采用最优时机的影响[J];技术经济;2012年02期
6 杨伟娜;刘西林;;排污权交易制度下企业环境技术采纳时间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1年02期
7 张倩;曲世友;;环境规制强度与企业绿色技术采纳程度关系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年05期
8 孔令夷;车阿大;;支付让渡权、可信威胁与技术转让竞合格局[J];管理科学;2014年04期
9 袁东阳;马颖;程一木;;差异化战略与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理论与案例研究[J];技术经济;2014年05期
10 孔令夷;;R&D外包中攻防变换——效用视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晓军;;企业采用新技术的最优时机研究——基于一个随机规划模型[A];第四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传荣;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网络中知识转移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2 朱丽献;企业技术创新采纳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3 何德忠;不确定和竞争条件下企业投资决策的期权博弈分析[D];重庆大学;2009年
4 胡应得;排污权交易政策下企业的环保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5 周钟;企业知识刚性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6 郑永杰;国际贸易的技术溢出促进资源型地区技术进步的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7 陈培钦;中国高投资下的资本回报率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8 田晓丽;纵向市场结构中的技术授权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9 冯其云;贸易开放、技术进步对中国就业变动的影响[D];南开大学;2014年
10 黄海洋;我国大学技术创新的扩散机理与模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蕾;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我国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2 邱菊;服务型制造环境下企业创新采纳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3 张恒芳;绿色创新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大学;2012年
4 陈茂芳;模仿、创新与中国技术进步效应[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5 刘亚;对外贸易、技术溢出与产业升级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4年
6 许灿;企业采纳新技术时机的占线策略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4年
7 隗葳;中国轿车产业产品线纵向扩张效应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8 刘聪敏;基于实物期权的企业采用创新技术决策模型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9 赵蒙;排污权交易政策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10 李嫣君;基于空间自相关的中国技术类创新资源流动影响因素分析[D];浙江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俭,李雪松;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出口关系的面板数据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张明星;孙跃;朱敏;;模仿引进、自主创新的技术战略模型选择[J];财经科学;2006年08期
3 李平;钱利;;进口贸易与外国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对中国各地区技术进步的实证研究[J];财贸研究;2005年06期
4 黄凌云;范艳霞;许林;;国际贸易与FDI的技术溢出[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12期
5 刘庆林;基于网络外部性的产品扩散模型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4期
6 张倩肖;冯根福;;三种R&D溢出与本地企业技术创新——基于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经验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11期
7 沈坤荣;傅元海;;外资技术转移与内资经济增长质量——基于中国区域面板数据的检验[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11期
8 覃毅;张世贤;;FDI对中国工业企业效率影响的路径——基于中国工业分行业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11期
9 赵文军;;FDI与内资企业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以江苏省为例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8年08期
10 杨克泉,吉昱华,马松;跨国公司技术转移与中国技术进步的战略选择[J];国际经济评论;2005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汪蕾;浙江民营企业技术进步途径及相关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亚静,雷海章;农业技术扩散的趋势及国际经验[J];世界农业;2004年04期
2 张惠,贾肖鹏;技术扩散中政府行为模式研究及对河南省的启示[J];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3 王文岩;孙灵燕;;网络经济对国际技术扩散的影响及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04期
4 余作斌;;农业技术扩散国际化的经济学分析[J];特区经济;2007年07期
5 张铁山;杨进国;齐园;;高技术扩散的基本特征及模式研究[J];企业经济;2008年03期
6 李菁;米薇;;农业龙头企业在技术扩散中的作用与模式分析[J];现代化农业;2009年09期
7 刘青海;;国际技术扩散渠道:一个文献综述[J];经济前沿;2009年12期
8 张广凤;;论社会资本对技术扩散的影响[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27期
9 刘新艳;秦政强;;基于技术扩散的企业后动优势的形成分析[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张震;苏慧文;;技术扩散的博弈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李胜兰;张昀;冯锐;;技术扩散与创新绩效的动态博弈分析——以中国汽车产业为例[A];中国经济特区研究(2012年第1期)[C];2012年
2 贺京同;李峰;;中国地区间互作、人力资本、技术扩散与技术进步[A];中国经济特区研究[C];2008年
3 杨冬梅;李昭君;;技术扩散与山东区域经济增长——基于技术扩散模型的一个实证分析[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上)[C];2009年
4 邓正华;杨新荣;;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扩散中农户参与动机的研究[A];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专刊——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一)[C];2013年
5 贺京同;李峰;;中国地区间互作、人力资本、技术扩散与技术进步[A];中国经济特区研究(2008年第1期)[C];2008年
6 段伟;陈琳;;企业创新专利技术扩散分析方法[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6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科协第4届青年学术年会卫星会议论文集[C];2001年
7 姚华锋;常向阳;;影响农业技术扩散的因素简析[A];促进农民增收的技术经济问题研究——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4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鲁晨光;从技术扩散看各国经济兴衰[N];中国财经报;2010年
2 特约评论员 陈永杰;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实现技术扩散?[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3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李平 解超朋;技术扩散关乎国家创新能力[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4 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副主任 国家信息中心常务副主任 刘鹤;中国信息化之路如何走(上)[N];网络世界;2002年
5 记者 郭伟 见习记者 谷晓哲;我省认定38家中小企业创新平台[N];河北日报;2011年
6 杜吟;世界银行发布报告展望2008年全球经济[N];中国质量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纪爱玲;中关村技术扩散 助力区域经济转型[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兰;技术扩散与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区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张婷婷;技术扩散绩效的跨国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3 李志青;互动、社会资本与可持续发展中的技术扩散[D];复旦大学;2003年
4 张海洋;外资技术扩散与中国经济增长[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5 夏万军;技术扩散与我国区域经济收敛性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6 卢锡超;产业技术扩散的知识重构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7 旷浩源;农业技术扩散中社会网络的作用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8 王江;产业技术扩散理论与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区毅勇;产业集群中的技术扩散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10 符宁;中国进口贸易、技术扩散与技术进步[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慧珍;邻近技术扩散的效应与评价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2 焦秀焕;京沪技术扩散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计量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3 闻浩;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对技术扩散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4 张建东;跨国公司技术扩散与我国技术进步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4年
5 区日成;环保技术扩散影响因素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6 李勇坚;产业转移、产业组织对技术扩散的影响[D];北京工业大学;2000年
7 户娇;基于产业集群的技术扩散影响因素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3年
8 孙灵燕;国际技术扩散对我国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及绩效分析[D];山东理工大学;2008年
9 宋海燕;杨凌大棚技术扩散的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10 刘景东;技术扩散的溢出效应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615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ingxiaoguanlilunwen/1961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