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营销论文 >

精神分析视阈下的韩国偶像剧——以《主君的太阳》为例

发布时间:2018-06-05 10:23

  本文选题:偶像剧 + 精神分析 ; 参考:《电影评介》2015年09期


【摘要】:正韩剧在中国以及其他亚洲地区的影响日益扩大,"韩流"已然成为一种潮流文化影响着受众群体。学术界对韩剧的研究不胜枚举,总结近5年来的韩剧理论研究成果后可以看出,从创作者、受众、审美文化、人物形象、叙事审美、制作传播、媒介营销等方面学术理论较为广泛,运用各种影视批评方法对韩剧进行分析的也不在少数。这些研究方法角度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使得研究成果参差不齐,对研究的主体挖掘的深度与广度不够。影视精神分析批
[Abstract]:The influence of Korean drama in China and other Asian regions is increasing. The "Korean stream" has already become a kind of tide culture affecting the audience. The academic circles have a great number of studies on Korean drama. After summarizing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Korean drama in the past 5 years, it can be seen from the author, the audience, the aesthetic culture, the character image, the narrative aesthetic, the production transmission, and the media. The academic theory of marketing and other aspects is more extensive, and the analysis of Korean dramas with various film and TV criticism methods is not in a small number. These research methods have more or less problems, making the research results uneven and the depth and breadth of the research subject mining.
【作者单位】: 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
【分类号】:J9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熊国荣;;精神分析理论与电视剧批评[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瑶;;审美超越与受众视觉共识的建构[J];北方论丛;2010年03期

2 刘子嫣;;对穿越剧的探索性研究[J];今传媒;2011年03期

3 温雅彬;;落寞下的反思:从海岩剧的模式化看电视剧的创新[J];东南传播;2009年08期

4 兰景婷;安前进;;扩展与延伸的艺术——论镜子在电影中的作用[J];大舞台;2011年08期

5 黄明华;马晓荣;;逝去的百花[J];大舞台;2012年01期

6 朱启智;杨君顺;;《奔腾年代》:尊严复活与精神救赎[J];电影文学;2009年01期

7 刘莹;;从审美需要看影视观众的期待心理[J];电影文学;2009年15期

8 刘津辰;;用《孤独心理学》解析《火影忍者》[J];电影文学;2009年24期

9 赵国祥;赵晓旭;;《建国大业》:浓重与激情的碰撞[J];电影文学;2010年01期

10 马文波;;论影视艺术对视觉心理的影响[J];电影文学;2010年1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刘荃;电视艺术影像思维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 陈瑜;电影悬念的叙事分析[D];上海大学;2009年

3 亚宁;中国电视电影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4 俞洁;“十七年”中国反特电影的类型研究(1949-1966)[D];浙江大学;2012年

5 彭流萤;中国电视剧史学研究新论[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6 邵吟筠;载歌载舞的意味—歌舞电影的美学分析[D];浙江大学;2013年

7 战迪;新时期以来中国都市电影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8 郑娟新;文化再造职业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群;张艺谋电影中意境的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周光辉;希望的田野[D];南昌大学;2010年

3 郭娜燕;《西游记》在中国的动画改编[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孙云蕾;数字软件技术在电视包装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吴琳;中国电视电影的发展策略及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建琴;论中国青春电视剧的生命力[D];辽宁大学;2011年

7 王佳;女性意识的捍卫者:张艾嘉女性电影探究[D];南昌大学;2011年

8 王言;丹尼·博伊尔电影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高媛;当代美国惊悚电影类型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徐斌;迪斯尼主题公园落户上海对SMG动漫板块影响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李九红;用心盘镌刻公平——关于创作《大法官》的对话[J];当代电视;2001年15期

2 路海波;真实、鲜活的《空镜子》[J];当代电视;2002年09期

3 周星;《空镜子》与现实生活剧[J];当代电视;2002年09期

4 张隆溪;;谁能告诉我:我是谁?——精神分析与文学批评[J];读书;1983年05期

5 李丽丹;;俄狄浦斯情结研究及其批判——兼评俄狄浦斯神话与文学批评的关系[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6 董华峰;时尚中的突围——中国电视剧创作现状思考[J];兰州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7 成雅彬;;文化表层意义下的心理各态——电视剧《京华烟云》中的女性形象精神分析[J];四川戏剧;2006年05期

8 张颐武;“阴影”的意义——以《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及《绝对控制》为例[J];艺术评论;2004年03期

9 陈玮;宁静以致远——评《空镜子》对生活独特的审美把握[J];中国电视;2002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俐莉;论偶像剧存在的合理性[J];中州学刊;2005年05期

2 李玮;浅谈国内偶像剧存在的问题[J];电影艺术;2005年02期

3 刘凤娟;;20世纪90年代日本偶像剧综述[J];日语知识;2006年09期

4 何静;;论韩国偶像剧的超现实性[J];科技广场;2007年06期

5 邓煜;何静;王小娥;;日韩偶像剧叙事元素论析——兼评24集校园青春剧《聚沙》[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6 彭远方;李斌;;红色偶像剧发展方向刍议[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7 费晶晶;郑月;;论中国内地偶像剧的创作[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年03期

8 张月;;试论韩国偶像剧的互文生产[J];电影文学;2009年16期

9 韦聚彬;;试论偶像剧之转型[J];当代电视;2010年02期

10 易言;;台湾偶像剧的飓风[J];两岸关系;2010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马戎戎;一枝独秀的偶像剧[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冯杏;中国偶像剧何时不克隆[N];新华日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龚丹韵;偶像剧折射城市化进程[N];解放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邵岭 王磊;偶像剧,无营养的恶作剧?[N];文汇报;2010年

5 见习记者 何悦;中国偶像剧路在何方?[N];中华工商时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熊龙英;对红色偶像剧进行价值追问[N];湘潭日报;2011年

7 韩浩月;虚伪造作是偶像剧的原罪[N];深圳商报;2012年

8 魏英杰;偶像剧:青少年成长的一道坎[N];深圳商报;2012年

9 王石川;害人:劣质偶像剧的人生幻觉[N];深圳商报;2012年

10 于德清;偶像剧并没有误导孩子[N];深圳商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黎月新;韩国偶像剧的女性形象与文化解读[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红霞;大陆偶像剧中的青年形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姜平;国产偶像剧营销特点分析[D];安徽大学;2011年

4 李烁;偶像剧视觉审美文化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

5 杨艳;解析韩国偶像剧的“价值”策略[D];河北大学;2010年

6 王凡;站在青春和爱情的交叉点上[D];南昌大学;2007年

7 毛慧颖;韩国偶像剧在中国的网络传播研究[D];聊城大学;2014年

8 刘s,

本文编号:19816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ingxiaoguanlilunwen/19816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1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