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使用习惯及其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
本文选题:新媒体 + 习惯 ; 参考:《浙江学刊》2015年06期
【摘要】:在本文中,我们针对新媒体的使用习惯及其影响提出了两个研究问题:1.何种社会心理因素促使新媒体用户形成了使用习惯?2.用户的习惯是怎样进一步影响其未来的使用行为的?基于社会心理学习惯理论的视角,并结合信息管理和市场营销等领域的研究成果,本文考察了新媒体用户作为信息技术的使用者和网络服务的顾客的双重角色,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媒体使用习惯的形成及其影响的理论假设和研究模型。本文的实证分析表明,新媒体使用习惯的形成是用户的行为、价值目的、情感、心理期待等一系列社会心理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当用户形成习惯后,他们会较少依赖于自觉的理性意识来决定行为选择,其新媒体使用也随之成为不自觉的习惯性行为了。本文概述了研究方法、数据收集和结构化方程模型的分析结果,总结了该研究的理论贡献,以及我们对新媒体使用的政策性建议和思考。
[Abstract]:In this paper, we put forward two research questions: 1. What kind of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prompted new media users to form the use of habits. How do users' habits further influence their future use behavior?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psychology habit theory and the research results in the fields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marketing,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dual roles of new media users as user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ustomers of network services. On this basis, the theoretical hypothesis and research model of the formation and influence of new media usage habits are put forward.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is paper shows that the formation of new media usage habits is the result of a series of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such as user's behavior, value purpose, emotion, psychological expectation, etc. They will rely less on conscious rational consciousness to decide their behavior choice, and their new media use will become unconsciously habitual behavior.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methods,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results of structured equation models, summarizes the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s of this study, and our policy recommendations and reflections on the use of new media.
【作者单位】: 江苏省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美国田纳西州国王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2013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资助课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333”实践育人体系构建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3JSJG269 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独立学院分类改革政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15YJA880015)
【分类号】:G2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费坚;胡涛;陈景岭;;心理账户、用户习惯与新媒体使用:基于社会心理学的思考[J];江海学刊;2015年02期
2 李一;;网络社会治理的目标取向和行动原则[J];浙江社会科学;2014年12期
3 李岩;曾维伦;何海涛;;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探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游学民;;新媒体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隐性教育[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02期
2 陈宇;高丽君;;新媒体时代基于微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职业技术;2016年12期
3 黄淑华;;网络犯罪防控与对策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6年12期
4 柴续续;;新媒体环境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长江丛刊;2016年35期
5 林鸿雁;;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策略[J];亚太教育;2016年33期
6 李一;;再析“网络社会治理”的概念指称和基本意涵[J];贵州省党校学报;2016年05期
7 王孝琴;;“慕课”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J];内江科技;2016年10期
8 郎莉;;新媒体时代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创新路径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6年09期
9 成茜;蒋莉萍;;多元环境下网络语言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影响[J];语文建设;2016年27期
10 伍小涛;;试论网络时代的社会治理[J];新疆社科论坛;2016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家昊;;社会治理意义上的网络世界及其治理[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2 何哲;;网络社会治理的若干关键理论问题及治理策略[J];理论与改革;2013年03期
3 马成鸣;李彦;;微博的传播效果及其生命力[J];发展;2012年01期
4 颜佳华;郑志平;;虚拟社会管理创新研究论纲[J];太平洋学报;2011年11期
5 李岩;曾维伦;何海涛;;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探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李建秋;;论新媒体传播传受主体及其关系的转变[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7 王凤莉;;主题网站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及其完善[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8 徐海捷;;加强高校BBS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9 刘秀伦;陈怡怡;;信息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探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罗玉华;张绍荣;刘显忠;;大学生“博客”现象解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黄敏;;浅析观众对博物馆讲解员的心理期待[J];才智;2009年3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洪申我;;审美心理期待与文学欣赏[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容有力;银发一族的特有心理期待[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2 蔡裕发;后进生的教育与转化[N];甘肃日报;2007年
,本文编号:20967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ingxiaoguanlilunwen/2096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