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营销论文 >

“网生代元年”的多元电影文化——2014年中国电影创作备忘

发布时间:2018-11-16 07:14
【摘要】:与大众日益增长的电影消费需求同步,国产电影的文化多样性更加丰富。多代导演同堂,共同为本年度中国电影描绘出多姿多彩的画卷,满足着不同观众对于电影的不同需要。互联网企业全面进入电影行业,互联网用户,互联网IP,互联网营销,互联网的草根、碎片、网状黏合的特点,给中国电影创作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中国电影似乎正在开启互联网时代新的纪元。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film consumption, the cultural diversity of domestic films is more abundant. Generations of directors work together to paint colorful pictures for this year's Chinese films, meeting the different needs of different audiences for the film. Internet companies have fully entered the film industry, Internet users, Internet IP, Internet marketing, Internet grassroots, debris, and mesh bonding features, which have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Chinese film creation. Chinese films seem to be opening a new era in the internet age.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分类号】:J90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刁亦男;尹鸿;;风格即是救赎的手段——对话刁亦男[J];电影艺术;2014年03期

2 安晓芬;赵海城;尹鸿;丁涵;陈晨;;互联网时代的电影生产与传播[J];当代电影;2014年05期

3 尹鸿;朱辉龙;王旭东;朱晓敏;;“网生代”电影与互联网[J];当代电影;2014年11期

4 周星;;换代历史中的影像表达观念分析——从《小时代》《后会无期》等思考近期电影现象[J];艺术评论;2014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刚;;中国电影产业化进程中影像风格的多元化[J];当代电影;2014年12期

2 胡黎红;;热概念的冷反思——从关键词看互联网对电影制片的影响[J];当代电影;201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红军;;论高科技对电影文化的影响[J];艺术广角;2001年05期

2 张红军;略论高科技对电影文化的影响[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3 周志柏;张雪玉;;漫谈美日电影文化的英雄主义[J];电影文学;2006年07期

4 ;实现电影文化企业的多元发展[J];政策;2006年08期

5 孙津;;当前电影文化中的意识形态问题[J];文艺研究;2006年09期

6 汤彦;;抗战初期的成都电影文化(1937年7月~1938年10月)[J];电影艺术;2007年05期

7 张硕果;;略谈中国大陆的社会主义电影文化(1949—1966)[J];文化艺术研究;2008年02期

8 曹俊强;;完善影院建设 推动多极电影文化市场[J];中国电影市场;2008年07期

9 孙云宽;;中日韩电影文化的融合走向[J];电影文学;2008年24期

10 李娜;;多维视野、跨文化研究和诗意的前瞻——评陈旭光《电影文化之维》[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臻中;;电影文化的审美阐释[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2 王为华;;振兴东北,关注东三省电影文化产业[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四[C];2006年

3 陈瑜;;娱乐性重构:消费社会与电影文化——从张艺谋《千里走单骑》说起[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汪景然;弘扬电影文化深感责任重大[N];中国电影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宋莉;朝阳区书写长春电影文化产业新篇章[N];长春日报;2008年

3 记者 柴宇宁;做新时代电影文化传播者[N];哈尔滨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徐蕾;电影文化点燃英雄城激情与梦想[N];南昌日报;2010年

5 白丁;“2011中国电影文化周”:让美国青年感受东方艺术魅力[N];中国文化报;2011年

6 记者 胡安娜 实习生 徐璐颖;让电影文化为古城增光添彩[N];绍兴日报;2012年

7 杨雪;重塑电影文化,烂片请让道[N];科技日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何晓诗;北京需树立电影文化形象[N];中国电影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纪秀君;中国电影文化的一缕春风[N];中国教育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张悦 整理;探寻中国电影文化力与影响力[N];中国艺术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魏巧俐;互联网时代电影文化的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2 陈树超;脱域与重构:纪实主义在东方发展中国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3348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ingxiaoguanlilunwen/23348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f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