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媒体用户的情感体验与满意度关系——以微博为例
[Abstract]:Weibo and other social media are facing a decline in user activity, old users stop using the dilemma. The previous theory of continuous use of information system neglects the important role of user emotion, so it is insufficient to explain the sustainable use behavior of information system users such as Weibo.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eibo user emotional experience and user satisfaction. The research is divided into two stages: in the first stage, the emotion measurement method in psychology is used to analyze the emotional experience of Weibo users in the process of using; In the second stage, the intensity of various emotions obtained in the previous stage was measured,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ser emotion and user satisfaction was verified by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re were 16 kinds of emotions experienced by users in Weibo, 9 positive emotions and 7 negative emotions, an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sitive emotion and user satisfaction. Weibo's user experience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sitive emotion and user satisfaction. It is of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to understand the behavior law of Weibo users in an all-round way, and it has practical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the operation of Weibo platform as well as the actual application of Weibo marketing and so on.
【作者单位】: 山东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山东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化阅读服务用户持续使用的行为机理研究”(编号:7137314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移动阅读系统用户持续使用的理论模型:基于情感视角的实证研究”(编号:12YJA860010)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2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晓茹;;传播学视域中的微博研究[J];当代传播;2010年02期
2 张杰;;“陌生人”视角下社会化媒体与网络社会“不确定性”研究[J];国际新闻界;2012年01期
3 鲁耀斌;徐红梅;;即时通讯服务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管理学报;2006年05期
4 赵苑君;;社会化媒体的品牌营销[J];信息通信;2011年03期
5 邹立清;;论社会化媒体发展趋势下的营销变革[J];科学经济社会;2012年01期
6 张圣亮;高欢;;服务补救方式对消费者情绪和行为意向的影响[J];南开管理评论;2011年02期
7 许筠芸;陆贤彬;;移动社会化媒体技术接受与匹配影响因素研究——以移动微博客户端发布行为为例[J];经济与管理;2013年02期
8 耿黎辉;;产品消费情绪与购后行为关系的实证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8年01期
9 柳瑶;郎宇洁;李凌;;微博用户生成内容的动机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3年10期
10 陆爱桃;张积家;Michael Harris Bond;张学新;;情侣依恋与情感投入:性别的调节作用[J];心理科学;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露;;微博促成新闻传播新方式——以新浪微博“随手拍解救乞讨儿童”为例[J];今传媒;2011年04期
2 张淑华;徐艳;;微博在突发事件中的“扩音效用”的理论探析[J];今传媒;2012年06期
3 姚昭;王振宏;雷榕;;词—面孔任务中的情绪效价冲突效应及性别差异[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1年03期
4 章吉;陈英和;李雯;;儿童混合表情识别的发展及与基本表情识别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2年02期
5 刘卉;;从宜黄拆迁自焚事件看微博传播的特点[J];传媒观察;2011年02期
6 顾卓俐;;微博的草根性功能研究——以2011年的微博“打拐”为例[J];传媒观察;2011年07期
7 桑亮;许正林;;微博意见领袖的形成机制及其影响[J];当代传播;2011年03期
8 何思齐;;公共事件传播中的真相缺失问题探析——以“李刚事件”为例[J];东南传播;2011年07期
9 董小雪;;论微博传播情境下社会营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东南传播;2011年08期
10 魏巧俐;;数字化时代广告传播的媒体创意策略[J];东南传播;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张雅如;徐展;;同时工作记忆负载对词-面孔Stroop效应的影响[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2 王洪伟;陈媛;;社交网站用户持续使用意向实证研究[A];第十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第十四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框架理论视野下的微博舆论场要素——基于“小悦悦事件”的实证研究[A];第三届华中地区新闻与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奖论文[C];2012年
4 ;场域视角下的微博草根话语权探究——以新浪微博为例[A];第三届华中地区新闻与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奖论文[C];2012年
5 李燕;王华杰;王玉美;;在线个性化定制系统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研究[A];山东计算机学会2013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6 何维达;刘拴西;;“十二五”时期我国建材产业发展预测及安全评价[A];中国贸易救济与产业安全论丛(2010)——第六届中国贸易救济与产业安全研究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7 胡海清;屈燕;;客户关系、服务失误与服务补救对顾客行为的影响研究1[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市场营销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8 陈小姣;;珠三角招聘HR从业者的要求性指标的统计分析——以招聘、薪酬、绩效、培训四类专员为例[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9 孙凯;刘鲁川;;微博用户的需求满足与持续使用行为[A];2013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文海;青少年情绪调节的ERP和fMRI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2 钟明天;抑郁认知易感者负性情绪信息加工的杏仁核激活及脑功能连接特征[D];中南大学;2011年
3 韩璐;移动增值业务消费者使用意愿实证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4 吴亮;物联网技术服务采纳与个人隐私信息影响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马宁;首发重性抑郁症患者脑功能和脑结构的磁共振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6 郭峻峰;移动增值彩铃业务消费者使用行为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7 吕春燕;中日移动动词的认知语义学对照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8 傅一笑;基于双生子的儿童个性、心理健康研究和不通过五种感觉通道的交流现象初探[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9 周熙;网络商店服务补救质量对顾客忠诚的影响[D];重庆大学;2010年
10 王f[;游戏衍生品使用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晓静;两类厌恶材料:厌恶敏感性相关的fMRI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叶煜;论微博对网络民主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1年
3 张雅如;同时的工作记忆负载对词—面孔Stroop效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1年
4 戴丽娟;微博名人战略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张颖;媒体对微博的报道框架与形象建构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李笑樱;远程学习者情感自评量表及预警模型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岚岚;新浪微博的网络舆情分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孟令俊;突发事件中的微博传播与舆论引导[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魏艳;微博问政热的冷思考[D];兰州大学;2011年
10 叶榕;情绪面孔加工受知觉负载影响的注意瞬脱范式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学銮;网络社会学建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张圣亮;张文光;;服务补救程度对消费者情绪和行为意向的影响[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3 孙卫华;张庆永;;微博客传播形态解析[J];传媒观察;2008年10期
4 黄朔;;媒介融合视域中微博多级传播模式探究[J];东南传播;2010年06期
5 陈林;;社会化媒体的营销力[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9年10期
6 ;福莱希乐数字整合传播研究报告:社会化媒体发展呈现三大趋势[J];中国广告;2008年05期
7 范晓屏;;非交易类虚拟社区成员参与动机:实证研究与管理启示[J];管理工程学报;2009年01期
8 杜建刚;范秀成;;服务补救中情绪对补救后顾客满意和行为的影响——基于情绪感染视角的研究[J];管理世界;2007年08期
9 刘佳;;微博来了[J];互联网周刊;2009年22期
10 王明辉;李宗波;;大学生博客写作动机的实证解析[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婷婷;国内视频分享网站的原创类用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海龙;企业微博营销的局限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1年
3 汪名彦;博客用户写作动机与写作行为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王娟;微博客用户的使用动机与行为[D];山东大学;2010年
5 俞臻;年轻网民利用博客获求信息的行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剑敏;;社会化媒体在政府中的应用[J];企业导报;2011年08期
2 赵苑君;;社会化媒体的品牌营销[J];信息通信;2011年03期
3 肖瑞;;浅谈社会化媒体的作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30期
4 付玉辉;;社会化媒体:未来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J];互联网天地;2011年09期
5 邓煜;唐大麟;于梦;;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品牌营销之道[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年11期
6 王莉莉;;社会化媒体:广告主的双刃剑[J];广告大观(综合版);2012年01期
7 陈东;;社会化媒体孵化“微博营销公司”?[J];广告大观(综合版);2012年01期
8 杨光;黄玉荣;;社会化媒体对教育的影响[J];科技视界;2012年04期
9 刘蔚;胡昌龙;;关于中国当前社会化媒体的应用研究[J];前沿;2012年08期
10 弓伟波;;社会化媒体情境下教学中的互动行为[J];青年记者;2012年2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王岚;;利用社会化媒体进行新媒体内容传播[A];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2013年学术年会、五届五次理事会暨第六届“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和优秀论文奖颁奖大会论文集(广电篇)[C];2013年
2 吕天鹤;;论社会化媒体对科层制的冲击——以微博为例[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3)——网络化关系:新传播与当下中国论文集[C];2013年
3 李艳丽;;社会化媒体在体育产业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A];2013体育计算机应用论文集[C];2013年
4 华迎;王永贵;李兵;;社会化媒体中用户创造内容(UGC)采纳行为影响因素研究[A];2013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5 刘涛;杨有庆;;社会化媒体与都市空间的社会化表征[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2)——可沟通城市:理论建构与中国实践论文集[C];2012年
6 信莉丽;庄严;;美联社微博新闻本土化研究[A];2014中国传播论坛:“国际话语体系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胡海波 编译;社会化媒体:危机公关的利器[N];中国民航报;2011年
2 杨吉;社会化媒体对企业意味着什么[N];上海证券报;2013年
3 杨吉;社会化媒体对企业意味着什么[N];中华读书报;2013年
4 杨吉 法学博士 浙江传媒学院互联网与社会研究中心秘书长;社会化媒体企业意味着什么[N];中国图书商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周婷;社会化媒体掀起营销浪潮[N];中国证券报;2010年
6 祝华新;社会化媒体:社会管理新挑战[N];人民政协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李延生;借力社会化媒体[N];中国企业报;2011年
8 记者 李思;社会化媒体“遍地开花”[N];上海金融报;2011年
9 任沁沁 胡雅婷;梦想成真,社会化媒体正在融入生活[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10 上海社科院信息研究所知识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副研究员 王兴全;“数字化野火”:风险与治理[N];文汇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赵宇翔;社会化媒体中用户生成内容的动因与激励设计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瞿旭晟;互联网平台上的知识生产[D];复旦大学;2010年
3 阴红志;社会化媒体中若干时空相关的推荐问题研究[D];北京大学;2014年
4 李春山;面向社会化媒体内容的若干聚类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5 杨铭;社会化媒体的环境扫描与情报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6 孙韬;社会化媒体中提升用户参与度的关键因素研究[D];北京大学;2013年
7 周仁杰;社会化媒体内容关注度分析与建模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庞华;社会化媒体的植入式广告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2 游恒振;社会化媒体的演进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3 许海涛;社会化媒体对我国实体政治的影响及对策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宋笛;社会化媒体的信息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5 朱红燕;试论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品牌营销之道[D];苏州大学;2013年
6 郭磊;社会化媒体环境下中小企业营销模式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7 高灵溪;基于社会化媒体的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8 许璇;移动社会化媒体使用对用户社会资本的影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9 刘运来;社会化媒体对青少年后台行为影响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陈瑞霖;社会化媒体环境中记者的社会角色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097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ingxiaoguanlilunwen/2409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