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营销论文 >

清河县山楂产业发展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8 22:52
【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重点。依托本地比较优势,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进行产业升级,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区域经济的现实选择。清河县早在九十年代就基于马屯乡等西北部地区适宜的土壤、气候以及劳动力等条件,积极探索适宜当地的农业产业布局,通过不断摸索,最终确定山楂规模化生产作为适宜当地发展的农业主导产业,推广种植山楂6000余亩,并于2009年指导成立马屯红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目前种植面积已达24100余亩,同时积极探索形成以合作社为依托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提升了产业水平,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4000余元。然而,通过对清河县山楂产业发展实际的调查,该县山楂产业发展依然存在产业水平较低、现代化程度不高的问题,亟待产业升级。本研究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需求,通过对清河县山楂产业发展的系统调查和分析,全面掌握清河县山楂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制约因素,进而提出提升清河县山楂产业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清河县山楂产业发展提供借鉴。本文以清河县山楂产业为研究对象,在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应用合作社、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比较优势、人力资本和产业组织等理论,采用实地走访对清河县山楂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经过对清河县山楂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从技术支撑、人力资本、营销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山楂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第五章中运用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清河县山楂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采用因子分析法找到影响清河县山楂产业发展的六个主要因子,按影响程度大小依次排序为合作社因素、市场因素、种植水平因素、政策和加工成本因素、科学技术因素、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因素。进而从合作社、市场、种植户、政府等四个角度提出提升合作社引领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引导山楂种植户科学管理、发挥政府服务职能等对策建议。本文的创新点在于:(1)本研究以清河县山楂产业为研究对象,从视角上是一种创新。同时,在研究过程中,尤其是从合作社的角度来研究山楂产业探究其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也是本文的创新之一。(2)本文基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角度,关注清河县县域特色产业发展,并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影响产业发展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进而找出影响山楂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有助于帮助县域特色产业发展拓宽思路。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326.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月婷;;县域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基层农技推广;2015年11期

2 李国英;;“互联网+”背景下我国现代农业产业链及商业模式解构[J];农村经济;2015年09期

3 赵海;;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J];农村经营管理;2015年07期

4 蔡荣;马旺林;王舒娟;;小农户参与大市场的集体行动:合作社社员承诺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农村经济;2015年04期

5 孙曦;杨为民;;农产品绿色物流体系的构建与实现途径[J];江苏农业科学;2014年07期

6 吴理财;吴孔凡;;美丽乡村建设四种模式及比较——基于安吉、永嘉、高淳、江宁四地的调查[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7 邓秀新;;现代农业与农业发展[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8 姜长云;;农业产业化组织创新的路径与逻辑[J];改革;2013年08期

9 陈富桥;丁士军;姜爱芹;;产销对接方式对农户农产品销售收入的影响——基于茶叶种植户的实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3年07期

10 陈洪雨;马蕾;杨建乔;赵文;崔同;;山楂膳食纤维改善功能性便秘及预防铅中毒作用[J];食品科学;2013年1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梁伟军;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050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ingxiaoguanlilunwen/26050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e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