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媒体营销视域下体育明星形象塑造研究
本文关键词:社会化媒体营销视域下体育明星形象塑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大众传媒迅速发展的今天,社交媒体打破了语言的障碍、国家文化的差异等壁垒,受众对于信息的接收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差异。通过社会化媒体营销,体育明星能够让全世界的受众更直观更快速的了解自己。本文以文献资料法、个案研究法、理论移植法为研究方法,以社会化媒体营销为理论基础,将其应用于体育明星形象塑造的研究中,跨学科的研究为体育明星形象塑造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新视野。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1、体育明星形象塑造的作用、价值和原则;体育明星形象塑造的作用及价值在于对体育明星经济、社会、文化价值的提升。塑造原则为独特性原则、民族性原则、整体性和持续性原则。2、体育明星形象塑造的内容;在以体育明星形象特点和媒介形象变迁为依据的基础上,将体育明星形象塑造内容划分为职业素养、外在形象、个人素质、个性气质和言行表现五个方面。3、影响体育明星形象塑造的因素;从体育明星的竞技水平、体育明星的自身素质差异、运动员培养团队的差异、体育明星的过度商业化和社会对体育明星的期望和要求五方面进行了分析。4、基于社会化媒体营销的体育明星形象塑造的途径;纵向上从体育明星形象构成的五方面,横向上从线上和线下两个角度,对体育明星形象塑造的途径进行了分析。并以李娜为典型案例进行了解释。研究结果表明:社会化媒体营销对品牌形象的提升作用相较于传统营销方式传播更快速更广泛,且营销成本较低,操作简单,且在网络时代已经成为了体育明星形象营销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体育明星形象塑造已经从单纯的个人行为,变为专业体育明星经纪团队的行为;体育明星的媒介形象营销要以线下营销为基础,采用线上营销与线下营销相结合的方式,全方面打造体育明星形象;基于社会化媒体营销对体育明星形象进行塑造,纵向上从体育明星形象构成的外在形象、职业素养、个人素质、个性气质和言行表现五方面,横向上从线上和线下营销两个角度,对体育明星形象策划以增加体育明星影响力和价值。并能为后继体育明星媒介形象塑造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社会化媒体 体育明星 形象塑造 体育营销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80-0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1 引言11-22
- 1.1 问题的提出11-12
- 1.2 研究意义12-13
- 1.2.1 学术价值12
- 1.2.2 应用价值12-13
- 1.3 文献综述13-19
- 1.3.1 社会化媒体营销的相关研究13-16
- 1.3.2 关于体育明星的相关研究16-18
- 1.3.3 关于明星形象塑造的相关研究18-19
- 1.4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19-22
- 1.4.1 相关概念界定19-20
- 1.4.2 理论基础20-22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22-23
- 2.1 研究对象22
- 2.2 研究方法22-23
- 2.2.1 文献综述法22
- 2.2.2 个案研究法22
- 2.2.3 理论移植法22-23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23-46
- 3.1 体育明星形象塑造的作用、价值和原则23-27
- 3.1.1 体育明星形象塑造的作用23-24
- 3.1.2 体育明星形象塑造的价值24-26
- 3.1.3 体育明星形象塑造的原则26-27
- 3.2 体育明星形象塑造的内容27-32
- 3.2.1 体育明星形象塑造的依据27-30
- 3.2.2 体育明星形象构成30-32
- 3.3 影响体育明星形象塑造的因素分析32-36
- 3.3.1 体育明星的竞技水平32-33
- 3.3.2 体育明星的自身素质差异33-34
- 3.3.3 运动员培养团队的差异34-35
- 3.3.4 体育明星的过度商业化35
- 3.3.5 社会对体育明星的期望和要求35-36
- 3.4 基于社会化媒体营销的体育明星形象塑造的途径分析36-41
- 3.4.1 体育明星职业素养塑造途径36-37
- 3.4.2 体育明星外在形象塑造途径37-38
- 3.4.3 体育明星个人素质塑造途径38-39
- 3.4.4 体育明星个性气质塑造途径39-40
- 3.4.5 体育明星个人言行塑造途径40-41
- 3.5 以李娜为案例的基于社会化媒体营销的体育明星形象塑造分析41-46
- 3.5.1 李娜媒介形象的线下营销42-44
- 3.5.2 李娜媒介形象的线上营销44-46
- 4 结论46-47
- 参考文献47-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刚;试论体育明星做广告[J];体育文化导刊;2002年03期
2 明辉;品牌代言人——体育明星[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5年06期
3 陈相光;;中国体育明星对大学生的影响及人文教育价值[J];体育学刊;2006年04期
4 王加新;;体育明星价值的社会学审视[J];体育文化导刊;2006年07期
5 郭晴;;论体育明星的公共关系价值及价值实现[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8期
6 陈志明;;体育明星对青少年产生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6年23期
7 ;偶像的力量——中国最具商业潜质的10大体育明星[J];经营者;2007年14期
8 周爱忠;;体育明星品牌探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9 李玉健;;试论体育明星品牌生命力及其维护[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10 孔德国;;体育明星及其消费文化功能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7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月华;赵立;;对青少年体育明星崇拜的理性认识[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2 章丽洁;;体育明星商业代言现象剖析及策略研究[A];中国体育产业与体育用品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崔书豪;;体育明星商业价值的形成阶段与影响因素分析[A];中国体育产业与体育用品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李金宝;;试论体育明星危机类型及公关策略[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5 袁航;;体育明星商业代言的策略研究[A];2013中国体育产业与体育用品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6 侯玉洁;赵\~;;我国体育明星商业化运作模式研究[A];中国体育产业与体育用品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2年
7 陈金鳌;徐勤儿;李荣;;体育明星社会责任的文化迷失与救赎[A];2013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8 邱雪;;关于我国体育明星品牌代言人的现状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9 张金成;;我国明星运动员商业价值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10 霍建新;;当代中国体育流行语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书贵;体育明星拍广告:很精彩[N];中国审计报;2001年
2 曾朝晖;体育明星的商业化运作:何去何从决定成功与否[N];中国工业报;2007年
3 张大帅;体育明星光环下的“产权困惑”[N];中国证券报;2007年
4 叶生;体育营销六大误区[N];中国工业报;2005年
5 曾朝晖;商家“乱舞”体育明星[N];经理日报;2004年
6 何沙戈;体育明星的“品牌效益”[N];经理日报;2004年
7 吴晓燕;中国体育明星让广告撞了一下腰[N];中国经营报;2004年
8 刘仝保;“中国体育明星慈善夜”举行[N];人民政协报;2007年
9 早报记者 陈均;38.78亿无法涵盖奥运牛市[N];东方早报;2008年
10 沂日;体育明星的价值不只在体育[N];中国体育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冉;我国体育明星形象代言现状及前景的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09年
2 朱琪;体育明星商业代言效果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1年
3 鄂志新;我国体育明星社会责任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刘超;我国体育明星文化分析[D];天津体育学院;2014年
5 华心怡;从榜样到偶像[D];复旦大学;2013年
6 陈陆欢;体育明星的媒介形象传播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7 解国粹;消费主义影响下体育明星媒介再现的异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8 彭霈;体育明星娱乐化报道及对策[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9 皮君林;体育明星危机公关的媒体策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
10 厉素霞;体育明星社会媒介印象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社会化媒体营销视域下体育明星形象塑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98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ingxiaoguanlilunwen/269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