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营销论文 >

中外文化象征混搭对消费者品牌态度影响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8 07:45
【摘要】:把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内涵或文化符号同时呈现在品牌的跨文化营销活动之中,这是近年来兴起的文化混搭(Culture Mixing)策略,它有效解决了消费者品牌本土文化象征与外来文化象征冲突的矛盾,越来越多的跨文化品牌营销因采用了文化混搭策略而大获成功。为了检验跨文化品牌营销采用文化混搭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以两种文化象征混搭为例,构建了一个两种文化象征对消费者跨文化品牌态度形成的作用路径模型,研究了品牌外国文化象征性和品牌本土文化象征性两种消费者跨文化品牌感知如何对消费者的跨文化品牌态度发生作用。本文以三家在匈牙利的采取跨文化营销的中餐馆品牌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跨文化品牌采用文化混搭策略过程中,使用了两种不同的文化象征,能够同时激活品牌外国文化象征性和品牌本土文化象征性两种不同感知,最终改善消费者跨文化品牌态度。品牌外国文化象征性和品牌本土文化象征性两者均通过均正向影响品牌象征性利益而影响了品牌态度,并且品牌象征性利益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品牌外国文化象征性正向影响了品牌功能性利益,从而提升品牌态度,品牌功能性利益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此外,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负向调节了品牌外国文化象征性影响品牌功能性利益的过程。本文率先从文化象征的视角去探讨文化混搭策略的作用机制,研究了品牌外国文化象征性和品牌本土文化象征性对消费者跨文化品牌态度的作用机制。本文有助于回答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进行跨文化品牌营销时如何实施文化混搭策略,如何通过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有机融合赋予中国品牌双重文化内涵,形成中国品牌独特的文化定位,这对于提升中国品牌在海外消费市场的形象,促成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正面消费态度,对于提高中国品牌在海外市场渗透度有重大指导作用。
【图文】:

框架图,现象研究,框架,品牌


部分学者从品牌传播内容特征的视角研究了在文化混搭中消费者行为起到的影响作用,包括文化符号的所属领域(彭璐珞,2013),混搭的程度(Cheon,2016),混搭文化之间的关系(Torelli,Ahluwalia,2012;Peng,Xie,2016),文化混搭的框架策略(Cui 等,2016),广告诉求与品牌原产地的混搭(郑晓莹,彭泗清,2012)。尽管学者探讨了文化混搭表现方式,即品牌传播内容特征,对消费者购买意向的作用,然而,却没有深入探讨品牌传播内容应该是什么。此外,在众多采用了文化混搭方式的品牌中,消费者选择了特定品牌,显然并非仅与品牌所采用的文化混搭方式相关,还与在这过程中,,品牌所塑造品牌特征相关,如品牌外国文化象征性和品牌本土文化象征性,学者普遍忽视了品牌特征本身在文化混搭方式的研究。由于文化混搭是一个宽泛而模糊的概念,目前学者使用了不同理论研究文化混搭,包括认知过程理论(Tong 等,2011),品牌关系理论(冯文婷等,2011),社会判断理论(Cui 等, 2012;Peng, Xie, 2016),文化动态建构理论(Torelli,Ahluwalia,2012),符号排斥理论(Li,2013;Yang 等,2016),自我认同理论(Shi

柜架,论文研究


8展望。.4.2 研究方法本文以文化混搭相关研究及理论为基础,对文化象征引起的消费者感知的关进行定性及定量的分析,主要采用文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和定量方法三种研方法。本文通过文献调查法提出具体研究问题和研究假设,使用问卷实证研究法的合理运用则为收集并分析数据及证实假设提供依据和思路。本文使用了三种研究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273.2;F274;G0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晨翡;;潮流之波,我们与否?——关于在校大学生对服装品牌态度的调查报告[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陈秀秀;何浏;;企业微博互动性对消费者品牌态度的影响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年06期

3 沈正舜;李怀斌;;示弱还是示强?品牌传记与消费者品牌态度:移情的中介作用[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9年06期

4 孙红;;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对消费者品牌态度的影响[J];商业经济研究;2018年02期

5 曹玉月;;连续剧式微电影对消费者品牌态度的影响研究[J];传媒观察;2018年07期

6 张宇;;由中立到积极:品牌态度改变的影响因素[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7年03期

7 王秀宏;辛已漫;马向阳;;认知需求干扰下消费者社会化对品牌态度的影响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8 孟繁怡;傅慧芬;;中国品牌利用文化元素改善外国消费者品牌态度的路径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6年04期

9 杨学成;肖彦;王林旭;;微博负面口碑对消费者内隐品牌态度的影响[J];经济管理;2016年10期

10 杨学成;肖彦;陈飞;;微博沟通对消费者外显和内隐品牌态度的影响[J];学海;201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袁海霞;田虹;;企业社会责任匹配性对消费者品牌态度的影响——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的“飞去来器效应”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市场营销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2 何佳讯;秦翕嫣;;中西价值观碰撞:消费者的物质主义、怀旧倾向与中外品牌态度[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3 袁登华;罗嗣明;叶金辉;;内隐品牌态度和外显品牌态度分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何佳讯;才源源;王莹;;中国文化背景下代际影响对代际品牌态度的作用:权力距离的调节效应[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市场营销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5 任皓;牛盾;谢雯雯;;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与内隐、外显品牌态度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刘小庆;孙静;李越;;产品外观色彩-广告诉求匹配度对品牌态度的影响[A];第十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6年

7 陈卓浩;鲁直;蒋青云;;品牌个性对品牌态度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消费者品牌认知的视角[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8 董梅梅;梁三才;;广告诉求-代言人形象刻板印象匹配性对品牌态度的影响[A];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9年

9 周文辉;杨晋;;公益营销对消费者品牌态度的影响实证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10 张洋;;广告跨文化传播中的叙事效果研究[A];全球本土化背景下的中国传播能力建设——第五届“华中地区研究生新闻传播学术论坛”获奖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本报记者 王翔 通讯员 林哲;伊思贝得的品牌态度[N];中国纺织报;2013年

2 吴浩;比较广告讨不来欢心[N];市场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朱烨;乐蜂网“达人经济学”[N];中国服饰报;2013年

4 李学勇;品牌如人:一次不忠,百次不用[N];医药经济报;2008年

5 李乃和;品牌管理[N];上海金融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张惠;抢流量 拼价格 乐蜂网约战聚美优品[N];中国电脑教育报;2013年

7 周伟婷;温碧泉,不止是“补水”[N];华夏酒报;2015年

8 陈林林;风靡褚橙,能热多久?[N];医药经济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袁海霞;企业社会责任匹配性与消费者品牌态度:条件化间接效果暨调节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2 孟繁怡;中国消费品品牌利用母国文化元素渗透海外市场的战略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3 肖彦;非品牌中心微博对消费者品牌态度的影响机理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7年

4 王子言;国家形象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5年

5 李晓英;消费者对联合品牌态度转移路径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6 宋明元;品牌体验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7 金亮;顾客资产驱动因素、顾客忠诚与顾客资产之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慧靖;中外文化象征混搭对消费者品牌态度影响作用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9年

2 董凯喜;消费者对怀旧广告加工效果的视听通道差异[D];天津师范大学;2019年

3 冯亚楠;企业家代言人的可信度特质对消费者品牌态度的影响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4 陈秀秀;基于微博评论的虚拟社区互动性对消费者品牌态度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五邑大学;2019年

5 吴谦;品牌拟人化对消费者品牌态度的影响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9年

6 杨烨;负面宣传类型对品牌态度的影响:产品卷入度与面子意识的调节作用[D];南京大学;2019年

7 秦珂;品牌拟人化和品牌独特性对消费者品牌态度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9年

8 关s喷

本文编号:27027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ingxiaoguanlilunwen/27027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a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