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营销论文 >

绿色壁垒对中国出口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7 22:03

  本文关键词:绿色壁垒对中国出口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伴随着人们对安全健康知识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当今国际贸易发达国家开始借助绿色壁垒形式阻碍国际贸易,中国是经常遭遇绿色壁垒的发展中国家之一。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不平等贸易理论分析了绿色壁垒产生的原因及其实质,展望了绿色壁垒的发展趋势,从正反两个方面考察了绿色壁垒对中国出口产业已经带来的和即将带来的影响,从宏观国际、中观政府和微观企业三个层面提出了应对策略。第一章是本文的绪论部分,对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相关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做了全面而简要的介绍。第二章系统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与产业竞争相关理论的内涵。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揭示了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产生的物质基础,世界市场是资本扩张的必然结果,国际价值规律是国际贸易的运行规律,资本主义自由贸易的实质是资本的自由,保护关税政策是资产阶级保护其经济利益的手段。马克思主义产业竞争理论揭示了产业竞争的双重作用,一方面,产业竞争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另一方面,产业竞争也导致异化生产和生态危机。在上述理论阐释的基础上指出了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启示,中国应积极发展开放型经济,确立中国在国际经济中的竞争地位;应着力提高环保意识,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第三章首先分析了绿色壁垒产生的直接原因、根本原因和重要原因,然后介绍了绿色壁垒的形式和特点,并展望了绿色壁垒的发展趋势;最后分析了中国目前具有较强比较竞争优势并且在将来一段时间仍然具有很大竞争潜力的产业,如钢铁、汽车、船舶、机床等,以及中国目前具有较大市场占有份额但是正在丧失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如服装服饰、纺织制品等。第四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了绿色壁垒对中国出口产业竞争力的双重影响。该章认为绿色壁垒对中国出口产业造成了消极影响,降低出口产业经济效益、削弱我国出口产业竞争力、影响双边或多边贸易关系。同时,绿色壁垒也为中国出口产业带来了发展机遇,绿色壁垒有利于培育先动优势、推动产业升级、创造市场机遇等。第五章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了中国出口产业应对壁垒的对策选择。从宏观国际层面上讲,要深入研究国际绿色法规、标准和认证体系,调整对外贸易格局以减少贸易摩擦,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从中观政府层面上讲,要加强绿色立法降低绿色壁垒限制,大力扶植环保产业,培育壮大绿色贸易中介组织。从微观企业层面上讲,要实施绿色营销策略、努力获取标准化认证、培育外贸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绿色壁垒 出口产业 竞争力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752.6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3
  • 第1章 绪论13-18
  • 1.1 选题背景13
  • 1.2 研究意义13-14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14-17
  • 1.3.1 国内研究现状14-15
  • 1.3.2 国外研究现状15-17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17-18
  • 1.4.1 研究方法17
  • 1.4.2 创新点17-18
  • 第2章 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与产业竞争相关理论概述18-27
  • 2.1 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18-22
  • 2.1.1 国际贸易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和产物18-19
  • 2.1.2 世界市场是资本扩张的必然结果19
  • 2.1.3 国际价值规律是国际贸易的运行规律19-20
  • 2.1.4 自由贸易的实质是资本的自由20-21
  • 2.1.5 保护关税政策是资产阶级保护其利益的手段21-22
  • 2.2 马克思主义产业竞争理论22-24
  • 2.2.1 产业竞争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22
  • 2.2.2 产业竞争导致异化生产和生态危机22-24
  • 2.3 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对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示24-27
  • 2.3.1 发展开放型经济有利于确立中国的国际竞争地位25
  • 2.3.2 提高环保意识有助于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25-27
  • 第3章 绿色壁垒的兴起与中国出口产业竞争力现状评析27-36
  • 3.1 绿色壁垒的产生与发展27-31
  • 3.1.1 绿色壁垒的产生27-28
  • 3.1.2 绿色壁垒的形式28-29
  • 3.1.3 绿色壁垒的特点29-30
  • 3.1.4 绿色壁垒的发展趋势30-31
  • 3.2 绿色壁垒下中国出口产业竞争力分析31-36
  • 3.2.1 钢铁出口呈强劲复苏势头32
  • 3.2.2 汽车出口与世界强国有较大差距32-33
  • 3.2.3 船舶产业在国际上占据重要地位33-34
  • 3.2.4 机床产业进入下行周期34
  • 3.2.5 纺织品服装服饰产业出口量大幅下滑34-36
  • 第4章 绿色壁垒对中国出口产业竞争力的影响36-44
  • 4.1 消极影响36-40
  • 4.1.1 降低出口产业经济效益36-38
  • 4.1.2 削弱出口产业竞争力38-39
  • 4.1.3 引起双边或多边贸易摩擦39-40
  • 4.2 积极影响40-44
  • 4.2.1 有利于培育先动优势40-41
  • 4.2.2 有利于推动产业升级41-42
  • 4.2.3 有利于创造市场机遇42-44
  • 第5章 中国出口产业应对绿色壁垒的竞争力提升对策44-52
  • 5.1 宏观国际层面44-47
  • 5.1.1 深入研究国际绿色法规、标准和认证体系44-45
  • 5.1.2 调整外贸格局以减少贸易摩擦45-46
  • 5.1.3 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46-47
  • 5.2 中观政府层面47-49
  • 5.2.1 加强绿色立法以增强跨越壁垒能力47-48
  • 5.2.2 大力扶植环保产业48
  • 5.2.3 培育壮大绿色贸易中介组织48-49
  • 5.3 微观企业层面49-52
  • 5.3.1 实施绿色营销战略49
  • 5.3.2 积极采用国际通用绿色标准49-50
  • 5.3.3 大力推进绿色技术创新50-52
  • 结语52-54
  • 参考文献54-57
  • 致谢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家振;田春华;;外贸出口产业政策的内容、范围及特征[J];国际商务研究;1989年04期

2 黄素蕙;;完善外贸出口产业政策 优化出口商品结构[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1991年11期

3 俞梅珍;提高中国出口产业竞争力与生产性服务的发展[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4 ;北京市农产品出口产业面临问题与对策[J];北京农业;2005年12期

5 刘哲;时雷;李守亭;;在竞争优势理论框架下分析广西出口产业[J];改革与战略;2006年04期

6 石恒利;萧柯;;自主创新是发展软件出口产业的核心理念[J];科技与管理;2007年02期

7 ;我国将不再实施单纯鼓励出口产业导向政策[J];广东审计;2008年01期

8 ;继往开来的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J];中国外汇;2009年08期

9 王虹;;提高劳工待遇 优化中国出口产业结构[J];特区经济;2010年02期

10 刘崇献;;我国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区域转移的障碍和对策分析[J];特区经济;201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吕为为;;中国出口产业结构比较优势分析[A];'9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1992年

2 童书兴;;我国出口产业升级战略总体思路“90年代中国对外经济发展战略”子课题[A];’9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1993年

3 宋云鹏;李银华;杨海珍;;从此次国际金融经济危机对中国出口产业影响看经济全球化下的出口产业调整[A];经济全球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干荣邋姚秀峰;我市首家出口产业集聚监管示范区揭牌[N];镇江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蒋心和;出口产业转移:路不好走[N];解放日报;2009年

3 张友生 顾惠娟 王丹;苏州出口产业集聚监管示范区启动[N];中国国门时报;2009年

4 驻多哥使馆经商处;多哥全力发展出口产业[N];国际商报;2001年

5 记者 侯力明 通讯员 沈崴静;江苏重点出口产业快速回暖[N];江苏经济报;2009年

6 记者 颜e,

本文编号:2711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ingxiaoguanlilunwen/2711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a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