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琅勃拉邦省旅游业国际化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老挝琅勃拉邦省旅游业国际化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老挝自1986年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后,大力推进以旅游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老挝旅游业迅速发展,成为带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旅游业为国家创造大量的居民收入和财政收入,这些收入主要来源于国际游客的旅游消费。然而,随着琅勃拉邦省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一些问题相继出现,例如整体形象不鲜明、缺乏特色、营销手段落后、基础设施落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足、服务接待能力差等。要促进琅勃拉邦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扩大琅勃拉邦省在国际旅游市场上的影响力,旅游业国际化迫切需要有科学、系统、完善的政策来规范指导。本文分析了琅勃拉邦省旅游业国际化现状,包括琅勃拉邦省旅游业国家层面与地方层面的发展措施,以及琅勃拉邦省旅游业国际化的优势与劣势。其中优势包括自然与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旅游业政策优惠力度大、交通较为便利;劣势包括旅游要素国际化水平不高、旅游景点缺乏深度开发建设、旅游从业人员专业能力不足、旅游宣传不到位。本文介绍了中国云南省和泰国清迈府旅游业国际化经验,分析了两者对琅勃拉邦省旅游业国际化的启示。最后,提出了推进琅勃拉邦省旅游业国际化的建议,即重视旅游业国际化改革,加强旅游业国际化人才培养,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旅游业基础设施建设,希望本文有利于促进琅勃拉邦省旅游业国际化的发展。
【关键词】:琅勃拉邦 旅游业 国际化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59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5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8-9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9-12
- 一、老挝国内研究现状9-10
- 二、老挝国外研究现状10-12
- 第三节 概念界定12-13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3-14
- 第五节 创新与不足之处14-15
- 第二章 琅勃拉邦省旅游业国际化现状调查分析15-28
- 第一节 琅勃拉邦省旅游业发展概况15-19
- 一、琅勃拉邦省简介15
- 二、琅勃拉邦省的旅游资源15-16
- 三、琅勃拉邦省的旅游业发展16-19
- 第二节 琅勃拉邦省旅游业的发展措施19-22
- 一、国家层面的措施19-20
- 二、地方层面的措施20-22
- 第三节 琅勃拉邦省旅游业国际化的优势22-23
- 一、自然与文化旅游资源丰富22
- 二、发展旅游业政策优惠力度大22-23
- 三、交通较为便利23
- 第四节 琅勃拉邦省旅游业国际化的劣势23-28
- 一、旅游要素国际化水平不高23-24
- 二、旅游景点缺乏深度开发建设24-25
- 三、旅游从业人员专业能力不足25-26
- 四、旅游宣传不到位26-28
- 第三章 旅游业国际化的经验及其启示28-34
- 第一节 中国云南省旅游业国际化经验28-29
- 一、云南省旅游业发展现状28
- 二、云南省旅游业国际化的措施28-29
- 第二节 泰国清迈府旅游业国际化经验29-31
- 一、清迈府旅游业发展现状29-30
- 二、清迈府旅游业国际化的措施30-31
- 第三节 对琅勃拉邦省旅游业国际化的启示31-34
- 一、宣传和打造世界独特的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国际化的生命线31-32
- 二、积极利用国内外资金促旅游业发展是旅游业国际化的助推器32-33
- 三、重视旅游交通的便捷与安全是旅游业国际化的立足点33-34
- 第四章 推进琅勃拉邦省旅游业国际化的建议34-39
- 第一节 重视旅游业国际化改革34-35
- 第二节 加强旅游业国际化人才培养35-37
- 第三节 加大宣传力度37-38
- 第四节 加强旅游业基础设施建设38-39
- 结语39-40
- 参考文献40-42
- 致谢4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长川,钟赛华;利用名湖优势 建设旅游强市──沅江市发展旅游业的调查与思考[J];湖南经济;1997年12期
2 余绍华;迈向21世纪旅游业的发展及其作用[J];昆明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3 牟莉娜;我国旅游业扩大开放的效应与前景[J];成都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4 王斌;可持续旅游业开发中政府应发挥的主导作用[J];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5 高旭;大力开拓新荣区旅游业的若干思考[J];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6 於铀强,吴迪;试论面向21世纪的旅游业投资[J];经济视角;2000年08期
7 刘嘉纬,蒙睿;关于旅游业对西部城市化动力驱动的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S1期
8 许春晓;旅游业省际网络建设的理论与案例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9 詹瑛;积极培育和发展旅游业这个新的经济增长点[J];内蒙古财会;2001年02期
10 朱连理;旅游业强化宣传促销的意义与对策[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星星;;关于四川藏区旅游业开发的思考[A];“西藏和其他藏区现代化道路选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2 张洪;;十六大后安徽省旅游业加快发展的机遇、问题与对策[A];十六大后安徽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邱敏;;六朝历史文化是发展江苏旅游业的重要资源[A];2005:发展·和谐·公正——江苏省社科类学会学术年会成果荟萃[C];2005年
4 于文萍;;抓住东北亚地区开发机遇,加快农场旅游业发展[A];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专辑下册[C];2009年
5 林斐;;淮河流域旅游业发展及战略构想[A];地理学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九次中国青年地理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6 林斐;;淮河流域旅游业发展及战略构想[A];第二届淮河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陈安泽;;纵论兴义旅游业发展之路[A];全国第19届旅游地学年会暨韶关市旅游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林绍华;陆浩明;;规划建设福寿养生安居园,推动永福县福寿养生旅游业发展[A];福寿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廖燕玲;;云南省旅游业开发优势与劣势系统分析及其发展战略研究[A];西部开发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2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张宝兵;;产业共生机制下安徽大别山区旅游业发展研究[A];第六届中国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克勤;甘肃旅游业发展的矛盾与对策[N];甘肃经济日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郑直;农民进军旅游业大有可为[N];农民日报;2001年
3 徐家军;联合国官员:旅游业开发要谨慎进行[N];华东旅游报;2007年
4 张乐;浙江社会资金大举投入旅游业[N];中华建筑报;2007年
5 周佳璐;我市举行旅游业发展专题讲座[N];宜春日报;2008年
6 关健鑫;“联姻”金融 旅游业做大做强的新路径[N];证券日报;2008年
7 记者 万川明;把旅游业发展放在更加优先位置 打造成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N];河南日报;2008年
8 记者 李玉梅;省无党派人士为我市旅游业发展“把脉”[N];金昌日报;2008年
9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熊元斌 湖北经济学院 蒋昕;发展旅游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N];中国旅游报;2009年
10 浙江省省长 吕祖善;在转型升级中推动旅游业大发展[N];中国旅游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叶传忠;旅游业辐射下的农村社会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王建勋;旅游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3 徐晗;旅游业发展的区域经济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操建华;旅游业对中国农村和农民的影响的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谢风媛;省域旅游业发展差异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梁自玉;文化变迁与旅游业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7 秦学;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机理、模式与协调机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周琳;中国旅游业的制度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剖乐(DOUANGDY BOUNLUE);老挝旅游业发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李苗苗;远安县旅游业发展的经济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3 王志伟;青州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4年
4 冯永星;长治市旅游业发展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4年
5 许士兵;建湖县农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6 周林;旅游业对民族地区经济增长贡献研究[D];吉首大学;2015年
7 王莹菲;泰国旅游业的国际合作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8 达尼尔;哈萨克斯坦旅游业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9 洪萌;促进我国旅游业发展的财政思考[D];东北财经大学;2016年
10 吕娇;陕西省关中五市旅游业与城镇化耦合协调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老挝琅勃拉邦省旅游业国际化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11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ingxiaoguanlilunwen/271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