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营销论文 >

受众视角下的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8 19:05
   近些年,中国纪录片发展势头渐猛,纪录片市场逐渐活跃,市场结构逐渐完善,纪录片的传播范围不断扩大,受众基础逐渐增加,海外发行也呈现良好态势。但不可否认的是,与世界纪录片强国美国、英国、法国及日本等相比,中国纪录片市场各环节尚未被完全激活,成熟完整的市场体系尚未形成。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政策支持及市场推动的背景下,中国纪录片拥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如何构建完善的中国纪录片市场格局,缩短与其他国家的差距,扩大中国纪录片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是目前中国纪录片市场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纪录片市场的重要一环——受众,在纪录片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巨大的经济价值、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本课题在对纪录片历史脉络和发展实践进行梳理总结的基础上,从受众的视角进行研究,选用李克特量表编制问卷调查表,采用包括聚类分析、描述性分析、交叉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变量分析方式对纪录片受众的审美需求,观看行为和消费选择等进行数理实证分析。通过分析研究发现,目前我国纪录片受众基础薄弱,对纪录片的认识度较低,消费行为习惯尚未形成等问题;受众对纪录片的审美需求选择较为稳定,观看习惯受口碑营销影响较大等内容。综合考虑纪录片发展实践与问卷调查结果,本课题提出围绕受众采取的纪录片发展策略,具体包括:确立“受众为本”的理念,依据受众画像培育受众基础,利用建立文化认同的方式和国外受众培育措施来构建国内外纪录片受众基础;为追求营销效果最大化而围绕受众观看渠道和营销接受方式等采取的纪录片作品市场定位、发行策略;采用娱乐化倾向创作、加大内容开发权重、IP品牌建设等措施激发受众市场消费能力。
【学位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J9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第23届中国纪录片学术盛典暨第4届深圳青年影像节开幕[J];电视研究;2017年12期

2 何苏六;;中国纪录片发展新图景[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8年01期

3 牛光夏;刘思源;;2017年中国纪录片的生产与传播[J];青年记者;2018年09期

4 ;《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8》发布会暨“国际视域下中国纪录片产业与传播论坛”在京召开[J];当代电视;2018年05期

5 张同道;刘忠波;;2017年中国纪录片作品研究报告[J];当代电视;2018年07期

6 许爱珠;沈诗妤;;中国纪录片的日本大众传播述略[J];中国电视;2016年11期

7 钟夏泉;;新媒体环境下中国纪录片的品牌建设探讨[J];视听;2016年12期

8 李起;;春天还有多远——当前中国纪录片发展的局限与希望[J];当代电视;2016年12期

9 何苏六;刘刻;;当前中国纪录片供给侧格局分析[J];北方传媒研究;2016年04期

10 张宇;;从人文精神探索中国纪录片的发展趋势[J];西部广播电视;2016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赖黎捷;;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纪录片研究的回顾、反思与前瞻(摘要)[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2 赵艳明;;中国纪录片的网络化生存:现状与思考[A];中国传媒大学第六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李亦中;;中国纪录片跨世纪三大演变[A];全球化与中国影视的命运——首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1年

4 朱军;;让纪录道说——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的语言本体论观照[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5 ;《长城:中国的故事》在京举行看片会暨开播仪式[A];万里长城(2015年合订本)[C];2015年

6 吕新雨;;在乌托邦的废墟上——新纪录运动在中国[A];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第二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2年

7 张国涛;;国际化:考察中国电视内容生产的重要维度[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吴晓东;“低端制作无效传播”恶循环困死中国纪录片[N];中国青年报;2011年

2 马长军;中国纪录片是被自己困死的[N];中国青年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吴晓东;题材中庸:中国纪录片不能承受之轻[N];中国青年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吴晓东;高产低质,中国纪录片受困低端制作无效传播[N];中国青年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吴晓东;中国纪录片有了“第三只眼睛”[N];中国青年报;2015年

6 记者 孟凌云;推动中国纪录片健康发展[N];吉林日报;2017年

7 本报记者 李婧璇 王坤宁;搭起中国纪录片走出去“金桥”[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8年

8 何苏六 韩飞;中国纪录片迈入“公众时代”[N];团结报;2018年

9 记者 吴晓东;《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5》发布[N];中国青年报;2015年

10 本报记者 牛梦笛 本报通讯员 路静怡;中国纪录片 巨大市场潜力逐渐显现[N];光明日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唐晨光;影像中的20世纪中国——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与社会变迁[D];南开大学;2001年

2 宋素丽;叙事心理学视野中的中国纪录片研究(1978-2008)[D];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

3 赵艳明;当代中国纪录片的网络化生存[D];复旦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俨影;中国纪录片国际化创作与传播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年

2 万燕蓉;受众视角下的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3 孙峰龙;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4 张兆富;怀斯曼和直接电影对中国纪录片的影响[D];中央美术学院;2016年

5 李国君;传播学视野下中国纪录片的品牌建设[D];西南大学;2014年

6 刘花玲;传播学视野下中国纪录片的品牌建设[D];郑州大学;2013年

7 孙婧;论网络视频对中国纪录片发展的影响[D];辽宁大学;2012年

8 刘秋璇;中国纪录片市场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9 陆瑶;中国纪录片的人文精神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朱珍珍;中国纪录片的国际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080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ingxiaoguanlilunwen/28080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9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