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营销论文 >

新媒体环境下安徽卫视电视剧营销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8 16:34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发展加速各媒介之间的融合,而以媒介融合为特征的多屏传播时代的到来,颠覆了以往受众接受信息的方式,使传统电视剧营销不再能有效"命中"受众的注意力。电视剧想要重新获得受众的关注,必须依托互联网、移动客户端进行电视剧营销。安徽卫视将电视剧作为频道成功的战略性资源,在电视剧营销方面具有优良传统。新媒体时代,安徽卫视不断开拓新的营销渠道,互联网平台及社会化媒体的使用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试图对安徽卫视电视剧的新媒体营销具体实施过程进行研究,重点剖析电视剧推广过程中,微博营销、微信营销的实施策略及效果,探讨目前存在的问题。第一章为绪论部分,陈述研究目的、研究意义,介绍研究方法与思路;第二章从宏观上分析我国电视剧目前的传播环境。首先,新媒体力量的崛起直接导致传媒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其次,对电视剧受众角色的变迁进行大致的梳理,由数据出发,阐述观众结构的具体变化。通过对2016年收视率排名前100的电视剧题材的统计分析,得出新时期受众诉求的变化;最后,通过与传统产业链的比较,阐释目前电视剧产业链的新变化。第三章从微观层面分析新媒体环境下安徽卫视的电视剧营销现状。首先,在互联网平台的营销上,安徽卫视率先成立安徽网络电视台,将其打造成"内容的集成平台",并率先采用台网联播方式对电视剧进行推广,取得显著成绩;其次,在移动终端的营销上,重点分析微博营销、微信营销。以年度跨年大戏《大唐荣耀》为例,采用内容分析法,从话题设置、事件营销等方面进行阐述,并且根据转发量、阅读量、互动评论等方面的数据,建立简单的模型对营销效果进行呈现。第四章总结安徽卫视新媒体营销策略,一方面通过整合渠道,打造自己的全媒体矩阵,从播出渠道和营销渠道两大块进行整合;另一方面,延长产业链,继续尝试自制剧,把控上游资源,同时围绕大剧开发周边,丰富产业线;其次,营销互动性的强化是近年安徽卫视不断尝试的方向。第五章提出新媒体营销中存在的不足。安徽卫视目前处于优质电视剧资源竞争的被动地位;社交媒体互动性需要进一步的探索;网络电视台投入管理不到位导致网络台逐渐成为鸡肋,改版在即。第六章通过借鉴其他卫视的成功营销经验,提出策略升级意见。首先新媒体资源进行整合,笔者通过对以"安徽卫视"为主体注册的微博、微信账户进行梳理发现,存在大量重合,应当成立更为大型的新媒体部门,统一运营,统一对外宣传;其次,除加强电视剧自主研发能力外,寻求更为灵活的合作形态;最后尝试引进观众参与剧集创作概念,最大化互动性,为观众搭建共同话语空间,形成"电视剧文化",提高自主参与度。目前安徽卫视电视剧营销面临的不仅是与来自行业内部的其他强势卫视之间的竞争,更是与以视频网站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之间的竞争。安徽卫视在严峻的市场环境下,必须深入了解市场,不断接受挑战,寻找新的突破点。
【学位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G229.27-F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二、理论研究基础和研究现状
        (一) 营销与电视剧营销研究综述
        (二) 新媒体与新媒体营销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思路
第二章 我国电视剧传播环境分析
    第一节 新媒体分割传统电视媒体市场
        一、新媒体用户增加
        二、传媒产业结构变化
    第二节 从"受众"到"用户"
        一、受众角色之嬗变
        二、新时期受众特点
    第三节 从"单向价值链"到"多重价值链"
        一、传统电视剧产业价值链
        二、新型电视剧产业价值链
第三章 新媒体环境下安徽卫视电视剧营销现状
    第一节 基于互联网平台的营销
        一、进行台网整合—从对立走向双赢
        二、开办网络电视台—实现内容集成
    第二节 基于手机移动终端的营销
        一、开展微博营销
        二、进行微信营销
第四章 安徽卫视新媒体营销策略
    第一节 整合渠道,打造全媒体矩阵
        一、融合多媒体播出渠道
        二、拓展电视剧营销渠道
    第二节 延长产业链,深度开发电视剧价值
        一、加大自制剧投入—把控上游资源
        二、开发周边产品—延长下游产业线
    第三节 强化互动,活用社会化媒体
        一、制造话题
        二、社交分享
第五章 安徽卫视新媒体营销存在的不足
    第一节 优质资源把控力不足
    第二节 社交媒体互动性有待加强
    第三节 网络电视台投入与管理不足
第六章 安徽卫视电视剧新媒体营销升级策略
    第一节 整合新媒体资源,合理投入科学管理
    第二节 增强电视剧研发创新实力,稳握优质资源
    第三节 创新互动形式,构建公共话语空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稚田;电视剧产业化期待突破[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年01期

2 高棉;电视剧产业化进程中的探索与创新[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年04期

3 李国壮;;电视剧应当关注“三农”[J];采.写.编;2006年03期

4 杨文延;;电视剧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06期

5 吴爱芳;;电视剧音乐的一般化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06期

6 梁迎九;;“电视剧时代”的应对之策[J];声屏世界;2009年02期

7 李斌;曹燕宁;;电视剧产业与新媒体的融合[J];视听界;2010年02期

8 马天剑;;中国电视剧联播:困境与破解[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9 李斌;曹燕宁;;电视剧产业的融合与创新——“三网融合”背景下的趋势预览[J];声屏世界;2010年08期

10 吴丰军;;走向科学的电视剧质量评估体系[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梁英;大众叙事与精神家园[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建明;山东电视剧的文化透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戴娜;电视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3 Khaled Abdulmalek Mohammed Jobran;也门电视剧现状的分析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4 王璐;基于SCP分析框架的中国电视剧产业现状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5 孙晓鹤;湖南卫视自制剧的现状及前景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6 李妍;中国大陆电视剧国际竞争力培育的政策体系创新[D];复旦大学;2014年

7 薛坤;网络环境下的电视剧收视率发展战略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5年

8 高慧明(Lanchakorn SaPthonglang);论泰国电视剧在中国的传播[D];浙江大学;2014年

9 黄琳清;国内热门电视剧中女性角色的“第二性”符号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5年

10 宋旻禹;跨文化传播背景下韩国受众对中国古装电视剧的接受状况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465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ingxiaoguanlilunwen/28465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2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