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模式下消费者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20 07:53
近年来,由于电子商务在商业活动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大,人们已经习惯了“足不出户”的购物模式。随着淘宝、京东等网络商业巨头的出现和占据着越来越多的电商份额,各电商平台上的商品浩如烟海,各商家想要利用平台来突出自己的商品其困难较大,他们转而谋求新的营销手段。正是基于这一背景,基于微信平台的“微商”应运而生。至2018年5月,微信用户已突破十亿。正是基于强大的用户基础,“微商”在电子商务领域占领了半壁江山。但在实际的交易活动过程中,“微商”存在的种种问题也渐渐显现,其中较为突出的就是侵害消费者权益,这一现象发生频率较高。但就我国当前的法律体系来看,并未有专门针对微商模式下对消费者权益进行有效保护的相关条款;行政机关的监管也于法无据,传统商业模式下的监管模式与经验与微商环境又不适应;权益受到侵害的消费者维权无门。本研究共分为四个大章节,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了其研究背景及意义,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同时提出了创新点。第二章对相关概念进行了概述并对“微商”所涉及的法律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广义上的微商与狭义上的“微商”的不同之处,同时指出本研究所探讨的“微商”是狭义上的,即通过微信朋友圈、微信群、微信小程序等进行营销的的网上电子交易。第三章探讨了“微商”模式下,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认为消费者在进行“微商”交易活动时对商品的知情权难以得到保障,在交易活动中安全保障容易受到损害,在公平交易权被限制,监督权难于落实,求偿权难于得到体现等;造成这些问题的现实原因在于当前对于“微商”的相关法律与制度建设不健全,广大消费者的个人安全维护和侵权维权意识不足等。第四章是在借鉴国外电商相关经验的基础之上,对“微商”环境下如何保护消费者权益给出了一定的建议,认为应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制度建设,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机制,并要加强对微商的监管力度。
【学位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D923.8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概述及比较
2.1 微商的界定
2.1.1 狭义的微商
2.1.2 广义的微商
2.2 “微商”涉及的法律关系分析
2.2.1 微商活动中的法律关系
2.2.2 微商活动中的法律依据
2.2.3 微商活动交易关系认定
2.2.4 交易活动中对商品经营者的基本要求
第三章 “微商”模式下消费者权益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买方对商品的知情权难保障
3.1.1 交易的虚拟性导致对商品的了解不全
3.1.2 “熟人社会”导致在交易中的信用缺失
3.2 安全保障权易受损
3.2.1 生命和健康安全权易侵害
3.2.2 财产权易受侵害
3.3 监督权难落实
3.3.1 社交平台的监督权难以落实
3.3.2 微信平台的监督权难以落实
3.4 求偿权难实现
3.4.1 主体难找
3.4.2 举证艰难
3.4.3 投诉无门索赔难
第四章 “微商”环境下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对策
4.1 完善相关条律确保买方的知情权
4.1.1 完善和利用好《电子商务法》
4.1.2 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4.1.3 完善《侵权责任法》的部分条款
4.2 健全虚拟交易的安全保障机制
4.2.1 在微信中建立第三方交易平台
4.2.2 构建微信交易经营者的市场准入机制
4.2.3 建立有效的在线争议解决机制
4.3 落实微商交易活动的监管权
4.3.1 市场监管部门应与微信平台进行共同监管
4.3.2 创新监管机制
4.4 行使微商交易活动的求偿权
4.4.1 完善微商交易在线纠纷解决机制的法律法规
4.4.2 规范在线纠纷解决机制的规则
4.4.3 完善在线纠纷解决机构的信任机制
4.4.4 提高人民群众对在线纠纷解决机制的信任度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91177
【学位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D923.8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概述及比较
2.1 微商的界定
2.1.1 狭义的微商
2.1.2 广义的微商
2.2 “微商”涉及的法律关系分析
2.2.1 微商活动中的法律关系
2.2.2 微商活动中的法律依据
2.2.3 微商活动交易关系认定
2.2.4 交易活动中对商品经营者的基本要求
第三章 “微商”模式下消费者权益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买方对商品的知情权难保障
3.1.1 交易的虚拟性导致对商品的了解不全
3.1.2 “熟人社会”导致在交易中的信用缺失
3.2 安全保障权易受损
3.2.1 生命和健康安全权易侵害
3.2.2 财产权易受侵害
3.3 监督权难落实
3.3.1 社交平台的监督权难以落实
3.3.2 微信平台的监督权难以落实
3.4 求偿权难实现
3.4.1 主体难找
3.4.2 举证艰难
3.4.3 投诉无门索赔难
第四章 “微商”环境下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对策
4.1 完善相关条律确保买方的知情权
4.1.1 完善和利用好《电子商务法》
4.1.2 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4.1.3 完善《侵权责任法》的部分条款
4.2 健全虚拟交易的安全保障机制
4.2.1 在微信中建立第三方交易平台
4.2.2 构建微信交易经营者的市场准入机制
4.2.3 建立有效的在线争议解决机制
4.3 落实微商交易活动的监管权
4.3.1 市场监管部门应与微信平台进行共同监管
4.3.2 创新监管机制
4.4 行使微商交易活动的求偿权
4.4.1 完善微商交易在线纠纷解决机制的法律法规
4.4.2 规范在线纠纷解决机制的规则
4.4.3 完善在线纠纷解决机构的信任机制
4.4.4 提高人民群众对在线纠纷解决机制的信任度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纪妙;王明宇;;微商行业分析报告[J];中国商论;2015年Z1期
2 潘灵翼;;社交网络交易下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5年05期
3 杭志;徐德智;胡春华;;移动电子商务中的服务组合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0年04期
4 范荣真;;安全移动电子商务支付的实现[J];计算机与信息技术;2009年09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玉勤;“微信购物”中消费者权益保护探析[D];兰州大学;2018年
2 雍奇秀;微商模式下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合理路径[D];兰州大学;2018年
3 崔晓旭;论微商模式下的消费者权益保护[D];东北财经大学;2017年
4 李嘉;论微商交易行为的经济法规制[D];黑龙江大学;2017年
5 何红霞;微信营销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911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ingxiaoguanlilunwen/2891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