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营销论文 >

网络传销犯罪的司法难题及其解决

发布时间:2017-08-11 06:56

  本文关键词:网络传销犯罪的司法难题及其解决


  更多相关文章: 网络传销 传销手段行为 微商 积极参加者 具体建议


【摘要】:处于互联网技术飞跃式发展之际,以网络为传播媒介平台的传销案例日益增多,许多传销网站打着电子制度改革和资本运作的名号,注册电子商务公司,建立自己的网络平台,以网络营销为幌子,利用国家对互联网产业的一系列鼓励政策,变相骗取入门费、拉人头,大量发展下线,在隐蔽性极强与相对自由、法规缺位的网络环境中进行传销犯罪。以微商为例,2015年年底,我国微信用户量已达到7亿,面对如此庞大的社交平台,传销犯罪的犯罪份子肆意传播信息、滚雪球式发展下线,而用户对微信的商业信誉和保证似乎完全依赖对卖家的“信任”与“良知”,消费者买到质量差的商品很难维权,甚至消费者买到假货后期维权也很困难,因为90%的微商没有实体店。随着通过微商等网络平台销售商品的软件相继出现,网络传销犯罪的迸发式泛滥现象亦越来越严重。本文从新型网络传销犯罪中的典型案引发的争议问题出发,参照各国对于网络传销犯罪的打击方式及其理论观点,并且结合目前相应网络上的交易安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展开对网络传销犯罪深入研究,以解决对于如何认定网络环境下的新型传销犯罪存在诸多的难题和困惑。本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引出三个典型案例:返利网案、我国首例微信传销案、爱搜网传销案;然后,从案例引出相关网络传销争议的问题:网络传销犯罪手段行为司法认定问题;微商与变相传销的界定;非组织、领导的积极参加者的定罪问题。第二部分是在第一部分提出的争议问题进行展开与分析,提出了传销犯罪手段行为的形式构成要件与实质构成要件的认定问题;将微商发展多级代理与传销的异同之处进行界定,分析了微商等电子商务平台出台相关法律的必要;对法律缺位部分的积极参加者的定罪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学界的观点,将本罪的犯罪主体扩大至积极参加者,并区分清楚传销活动到底属于原始型传销还是诈骗性传销,在此基础上,再对其犯罪行为进行定罪量刑。第三部分对相关争议问题的解决提出自己的建议:增设传销活动罪,对本罪的构成要件进行实质性解释;单独设立网络传销犯罪;对微商等电商的空白地带出台相关法律进行监管。
【关键词】:网络传销 传销手段行为 微商 积极参加者 具体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4.3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9
  • 序言9-11
  • 一、典型案例及引发的争议11-15
  • (一) 典型案例11-13
  • 1. “返利网”传销案11-12
  • 2. 全国首例微信传销案12
  • 3. 爱搜网传销案12-13
  • (二) 案例引发的争议13-15
  • 1. 网络传销犯罪手段行为的认定问题13-14
  • 2. 微商与变相传销的界定问题14
  • 3. 非组织、领导的积极参加者定罪的问题14-15
  • 二、相关问题的展开15-20
  • (一) 网络传销犯罪手段行为的司法认定问题15-17
  • 1. 形式上有无采取传销犯罪的经营模式15-16
  • 2. 实质上有无骗取财物的目的16-17
  • (二) 微商与变相传销的界定17-19
  • 1. 微商发展多级代理与传销的异同之处17-18
  • 2. 微商等电子商务平台完善相关法律的必要性18-19
  • (三) 非组织、领导的积极参加者定罪的问题19-20
  • 1. 将本罪的犯罪主体扩大至积极参加者19
  • 2. 区分传销犯罪的类型后进行定罪19-20
  • 三、对网络传销犯罪司法难题解决的具体建议20-23
  • (一) 网络传销犯罪定罪量刑量刑方面的建议20-22
  • 1. 增设传销活动罪20-21
  • 2. 对本罪的构成要件进行实质解释21-22
  • (二) 对微商等电商作出法律规制22-23
  • 1. 单独设立网络传销罪22
  • 2. 出台对微信等电商监管的法律22-23
  • 结语23-24
  • 文献参考24-26
  • 致谢2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宁;张华;;网络传销的特征及侦查对策研究[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2 阮积嵩;;如何构筑高校学生抵御网络传销诱惑的防线[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1年06期

3 王佳芸;;网络传销的特征及惩防对策[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3年03期

4 刘月;孙春牛;;俩男子网络传销国外原始股 诱骗99人获利600万被公诉[J];法庭内外;2012年07期

5 宫路;丁力;;网络传销侦查研究[J];辽宁警专学报;2008年01期

6 赵文明;阮占江;;网络传销借壳“电子商务”骗钱3.1亿[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0年10期

7 于英杰;郭小平;王海龙;龚莉;;三个月吸金逾亿 江苏警方破获一起网络传销大案[J];法制与经济(上旬刊);2011年09期

8 ;以农产品为幌子 “天下粮仓”利用网络传销[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2年06期

9 王克群;;网络传销活动的特征及打击对策[J];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10 ;烟台警方披露“一人团”网络传销案情内幕[J];中国防伪报道;2013年1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奔胜;警惕网络传销圈钱害人[N];江苏法制报;2007年

2 林憬辉;网上投资理财需防非法网络传销[N];通信信息报;2007年

3 宣华华;加大网络传销打击力度[N];光明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赵海霞;网络传销紧盯老年人 丰富精神生活是防诈骗关键[N];通信信息报;2009年

5 ;北大清华教师不知“网络传销”[N];电脑报;2011年

6 赵泉龙 记者 潘传龙;推动打击网络传销专项行动深入有效开展[N];中国工商报;2011年

7 浙江省金华市工商局 陶国建;构建三项机制破解打击网络传销难题[N];中国工商报;2011年

8 许晓青 谭剑 李烁 谢樱 周蕊;网络传销蔓延快 “暴富”骗局敲警钟[N];中国信息报;2011年

9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吴景明;打击网络传销消费者应积极配合[N];法制日报;2011年

10 记者 倪泰;福建工商打击网络传销战果丰硕[N];中国工商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沈丹;网络传销犯罪的侦防对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

2 万荣娟;论网络传销之规制[D];云南大学;2015年

3 屈梦珂;网络环境下传销犯罪的法律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4 韩丽泽;网络传销犯罪的司法难题及其解决[D];辽宁大学;2016年

5 陆克威;网络传销犯罪的立法思考与侦查对策[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6 王旭中;工商管理部门对网络传销的治理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547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ingxiaoguanlilunwen/6547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4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