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任务环节的团队合作知识流动网络研究
本文关键词:多任务环节的团队合作知识流动网络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多任务环节 团队合作 知识流动 无标度网络 小世界效应
【摘要】:为进一步得出任务背景下团队合作知识流动网络演化的特征,建立了多任务环节的团队合作知识流动网络模型,选用Netlogo软件进行智能体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增加网络中的合作团队数量,增大网络的集聚系数,减小网络的平均路径长度,提高团队间的知识交流频率能够促进网络的知识流动。网络演化过程中,团队平均连接数量先增后减,每个团队的平均连接数量与任务的合作规模呈正相关,与网络的邻域阈值大小,以及团队自身的知识能力无直接关系;关系强度与网络的平均路径长度呈负相关;知识流动收益与平均路径长度呈指数形式增长;小世界效应能够帮助组织识别网络中的核心团队,拉近团队间的社会距离,促进动态核心能力的形成与提升。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哈尔滨商业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多任务环节 团队合作 知识流动 无标度网络 小世界效应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073034) 国家软科学资助项目(2012GXS4D114) 高等学校博士科学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22304120021) 中国博士后资助项目(2013T603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费专项资助基金(HEUCF120914)
【分类号】:C936
【正文快照】: 0引言知识经济时代,许多组织选择将任务进行模块化分解,采用团队协作的形式进行知识生产。如Apple公司就将i Phone的制造任务分解为市场分析、工业设计、部件识别、平台搭建和外包等10个子模块,通过团队合作的形式进行产品生产[1],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Faw-Volkswagen、KMPG等国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萍;蓝海林;;企业研发团队知识分享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12期
2 付立宏;刘洋;;近年来企业团队知识转移国内研究综述[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09期
3 姜苗;吴洁;;团队知识转移研究综述[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9年12期
4 郝文杰;鞠晓峰;;企业研发团队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5 吕韦韦;程炜;;基于场论的创新型团队知识共享研究[J];中国商贸;2010年29期
6 吴彬;常宏建;;企业科研团队知识存量的相对度量研究[J];经济管理;2010年05期
7 商漱莹;;团队知识共享障碍及管理对策[J];领导科学;2011年14期
8 陈凌涛;姜道奎;;团队知识共享研究前沿及其知识基础[J];科技与管理;2012年02期
9 李欣苗;李嘉;谢航;谢虹雨;;面向开放式团队知识创新的动态标签关联网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3年04期
10 李柏洲;赵健宇;苏屹;;团队知识共享意愿、非正式隐性知识交流与知识创造的关系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3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周荣;涂国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团队知识网络结构、行为与绩效作用机制的博弈分析[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A02管理科学[C];2014年
2 许娇;周小亮;;演化博弈视角下的团队知识生产互惠合作机制研究——基于能力相同知识生产者组成的团队[A];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C];2012年
3 王黎萤;陈劲;;研发团队创造力影响因素的探索与验证[A];第五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暨研究会理事会论文集[C];2009年
4 李金蹊;;团队外部社会资本、团队知识吸收及其关系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5 张兮;陈振娇;郭传杰;;虚拟科研团队中成员个性与知识贡献关系的实证研究[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郑秀榆;张玲玲;马俊;石勇;;团队知识转移与共享“搭便车”行为的激励机制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信息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7 原长弘;姚缘谊;;知识共享氛围对科研团队成员知识创造的影响分析[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8 汪黎君;;由团队知识的形成看医学工程部的知识共享[A];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八次学术年会暨《医疗设备信息》创刊20周年庆祝会论文集[C];2006年
9 蔡翔;李翠;冯美珊;;知识型团队内部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研究的若干命题[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实习记者 涂俊超;寒假临近 创业 你做好准备了么[N];贵阳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林敏;基于个体选择的研发团队知识转移与创造过程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2 袁晓婷;企业R&D团队内部社会网络与团队知识创造关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郝文杰;企业研发团队知识共享的内在机制与影响因素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4 季晓芬;团队沟通对团队知识共享的作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印平;基于知识治理的中国情境下大学科研团队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5年
2 黄晓明;企业团队知识共享机理及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3 张帆;石油管道设计团队知识管理体系建设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4 沈丽;个人知识与团队知识冲突及其与绩效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5 陈佳;高速公路标段团队知识学习影响因素的提炼与路径参数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
6 张娜;团队知识管理文献综述[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7 程馨梅;基于项目团队知识创新的高科技企业成长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8 李平辉;图书馆咨询团队知识转移绩效影响因素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9 张睿鹏;团队知识存量的相对度量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吕程;项目团队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与绩效结果[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789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1078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