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主成分评价模型的构建及其应用
本文关键词:灰色主成分评价模型的构建及其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灰色相对关联度 初值像 主成分评价 因子负荷量
【摘要】:在梳理和分析主成分分析用于社会科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将主成分评价拓展到灰色系统领域,构建了灰色主成分评价模型,以灰色相对关联度矩阵代替传统的协方差矩阵或者相关矩阵来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评价.此外,根据目前主成分评价中权重引起的重复加权问题做一定的讨论,以因子负荷量作为主成分权重合成的重要依据,解决了重要性权对数据的影响问题.最后,构建了两个案例证明所提思想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作者单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灰色系统研究所;
【基金】:欧盟第7研究框架玛丽居里国际人才引进计划Fellow项目(FP7-PIIF-GA-2013-629051) Leverhulme Trust基金国际合作网项目(IN-2014-020)~~
【分类号】:C931
【正文快照】: i引言主成分分析方法因为降维的思想与多指标评价指标序化的要求接近,近年来被更多的应用于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的评价中,逐渐成为独具特色的多指标评价技术·主成分分析在评价方面应用更广泛,例如在企业经济效益w、7jc质评价间、环境质量评价[3]、可变速系统综合评价[4!等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辉,田建国;灰色主成分及其实证分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2 姚泽清,王衍波;江苏省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的主成分分析[J];运筹与管理;2003年03期
3 尉雪波,张辉;灰色主成分分析及其应用[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4 夏国恩;金炜东;张葛祥;;非线性主成分分析新方法[J];统计与决策;2006年05期
5 曹静;钟毓宁;王侃;;主成分分析在评定名牌企业中的应用[J];仪器仪表学报;2006年S3期
6 王宏健,,易柱新;主成分方法用于聚类分析[J];经济数学;1996年01期
7 李汶华;城市综合实力增长的比较[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0年01期
8 高长元,丁雪伟,綦良群;高新技术产品的主成分分析评价法[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9 王美华;广东省主要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的评价[J];中南工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10 冯炜,申恩平;企业家创业动因和障碍的主成分分析模型[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么彩莲;魏宁;;关于主成分分析的改进方法探讨[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陈明星;缪柏其;靳韬;;利率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孙晓东;胡劲松;焦s
本文编号:12700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1270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