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发展实验室的建立
本文关键词:组织发展实验室的建立 出处:《应用心理学》1992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组织发展 实验室 行为改变 有效性 管理者 相结合 具体方法 训练方法 组织问题 参加者
【摘要】:组织发展实验室是一种新的组织发展手段和人事训练方法,尤其是它的实验室训练与实际组织行为改变相结合的指导原则确立了自己在组织发展中的地位。本文详细地讨论了组织发展实验室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建立实验室的具体方法。人们只要观察管理者一段时间,就会发现他们的行为会随时间而改变。然而,有计划的行为改变则是更为困难的。许多组织和管理发展计划正是要促成这种有计划的行为改变,从而全面改进组织效益。组织发展实验室(简称 ODL)作为一种新的组织发展手段和人事训练方法已证明比传统方法更为优越。ODL 不仅试图改变个人的行为,而且也力图改变组织的气氛。它的建立是以 George A.Kolley 的人格构思心理学和 Julian B.Rotter 的社会学习理论为基础的。这些理论的假设包括:①人们采取他们自认为是最有利的行为方式;②任何情景下行为的发生与以下三个方面相关:A、个人对行为被奖励的期望;B、奖励对个人的价值;C、行为模式的可得性。这两个理论都表明,人们对“当前”情景越了解就越可能产生有效的行为。本文将讨论 ODL 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方法,并希望有助于人们把行为改变原理应用到实际管理情景中。
[Abstract]: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laboratory is a new means of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and personnel training methods, especially the laboratory training and the actual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change in its guiding principle of combination of establishing his posi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rganiz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cept of 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 laboratory based, specific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establishing the laboratory people. As long as the observation of managers for a period of time, will find that their behavior will change with time. However, the planned behavior change is more difficult. Many organizations and management development programme is to contribute to the planned behavior change, so as to improve the organization efficiency. The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laboratory (ODL) as a new means of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and personnel training methods have proved more superior than the traditional method of.ODL not only tried to change the behavior of individuals, but also to change the organization The atmosphere. It was built by George A.Kolley and Julian B.Rotter of the conception of personality psychology and social learning theory. These theories include: the assumption that they think people take is the most favorable behavior; the occurrence of any situation behavior associated with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A, personal behavior is to reward expectations; B, reward for personal value; C, behavior patterns available. These two theories suggest that people on the "current" scenario is likely to have more understanding of effective behavior.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the basic concept of ODL,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methods, and hope to help people to act change principle is applied to the actual management situation.
【作者单位】:
【正文快照】: 一、组织发展实验室的基本概念 0 DL的设计是将行为科学的知识、技术和方法应用到管理的‘真实世界.中,诸如动机、创造性、交往、团体冲突和合作、职业改进、有效决策和管理有效性的条件等的知识和技术都能通过ODL计划获得. 在过去几年里,有关管理行为和间题的知识体系得到了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闫秀敏;曾昊;于文波;;中国式管理与中国管理模式的理论辨析[J];管理学报;2011年09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周莹;王二平;;强化培训与团队过程及共享心智模型之间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王承先;;跨系部共建远程教育通用课程《新编组织行为学》之创新特色[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洪军;;网络组织复杂性度量的熵模型研究[A];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宋杨;;基于和谐管理理论的质量管理问题研究[A];中国商品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陆洁雯;张西超;张谊;赵简;白晶;;工安全知觉与职业枯竭的相关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于清笈;怎样当好行业协会秘书长[N];河北经济日报;2008年
2 记者 于莘明 特约记者 曹菲;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人才成果辈出[N];科技日报;2006年
3 顾雷鸣;“祝愿您多出成果再攀高峰!”[N];新华日报;2006年
4 姜善坤(作者单位:上海明德学习型组织研究所);学习型组织——企业人才开发的引擎[N];组织人事报;2005年
5 刘平;创新不仅出自内部[N];今日信息报;2006年
6 张嫱;华人如何突破“玻璃天花板”?[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7 王坤宁;《骨干是折腾出来的》演绎职场版“士兵突击”[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8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王润辉;“触摸”ERP[N];中国计算机报;2005年
9 范永飞;组织管理的激励策略(一)[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4年
10 吴贵明邋何燕珍 黄玉清 林永基;创建真正的学习型组织[N];福建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姚德明;终身学习与组织学习和组织发展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朱敬恩;组织与环境的关系[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国强;边界管理及其实践分析[D];山东大学;2009年
2 陈彦雄;组织文化中的信任问题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3 陈绍谋;管理新理念——人能管理[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3795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1379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