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终极价值目标反思
本文关键词: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终极价值目标反思 出处:《理论导刊》2006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盲目推崇理性主义方法论,片面追求效率最大化,其根源就在于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终极价值目标。这一终极价值目标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更有着资本家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情结。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终极价值目标不断受到理论界和实践界的质疑和批判,究其理论基础则在于其对“经济人”假设的追奉。
[Abstract]:The western modern management thought admires the rationalism methodology blindly, pursues the efficiency maximization one-sidedly. Its root lies in the ultimate value goal of one-sided pursuit of maximization of economic benefits, which has not only profound historical roots. The ultimate value goal of the western modern management thought to pursue the economic benefit maximization one-sidedly is constantly questioned and criticized by the theorists and the practice circl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lies in its pursuit of the hypothesis of "economic man".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院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清华大学亚洲研究中心2006年重点项目阶段成果
【分类号】:C93
【正文快照】: 在某种意义上讲,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最大特点就是对理性主义方法论的盲目推崇,究其原因就在于它们始终把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作为自己的最高价值目标。理性主义遵循的是“最大化原则”,也就是实现效率的最大化,而坚持效率最大化的最终动力则是因为它能够满足资本家经济利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陈宏辉;利益相关者管理:企业伦理管理的时代要求[J];经济问题探索;2003年02期
2 郭红玲;论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特点和借鉴意义[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3 贾生华,陈宏辉;利益相关者管理:新经济时代的管理哲学[J];软科学;2003年01期
4 齐善鸿;先进企业文化的基点是尊重人性——企业竞争力的不竭源泉[J];中外企业文化;2003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秀华;;工业社会休闲异化批判[J];黄海学术论坛;2010年01期
2 吕亚洁,耿新;浅议利益相关者管理[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3 陈桂香;吴刚;郭泽忠;;论马克思的科技创新思想[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 聂林琳;;我国现行土地征收存在的缺陷与制度完善[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5 伊士国;米恒;;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宪政价值[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6 孙彬;;利益衡量中利益的界定[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7 樊大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和特征[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8 武建敏;;马克思法哲学的经济学前提及其超越[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邓俏莉;企业文化对企业经济效益的促动作用[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10 李霁友;国有资本增殖略论[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丁元竹;;社会管理概念的理论、历史和国际视角[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2 袁长亮;常霄;岳向武;;省级高速公路路网管理业务管理机制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分会2011年度年会暨第十八次全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徐大建;;社会公平、和谐与经济效率[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4 王京安;;区域信息能力及其经济增长含义[A];长江上游经济发展与长江流域经济合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田鹏颖;;21世纪:社会技术的世纪——为后“弗兰西斯·培根计划”时代而计划[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罗天强;李晓乐;;论消费者对技术的社会责任[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盛国荣;;论技术的社会活动过程性[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8 于春玲;卢立峰;;和谐社会生态价值观的哲学反思——兼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价值观及其启示[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9 张野;;论文献的双重属性:知识性与商品性[A];高校信息理论研究[C];1997年
10 钟瑛;;试论邓小平利用外资思想及其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利用外资实践的指导意义[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旭天;集团公司跨文化管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2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立国;东北滑雪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周杰;公司治理对归核化战略决策及其实施效率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杨廷钫;知识员工自我管理内容结构及其相关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6 张士康;传统汤文化与现代技术融合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7 王秋苹;当代中国报业竞争力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朱德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刘向东;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土地整理项目共同治理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10 蔺淑英;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与创造性运用(1919-1949)[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张春霖;理解现实的企业──从玛格丽特·布莱尔的理论得到的一些启示[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8年05期
2 崔之元;美国二十九个州公司法变革的理论背景[J];经济研究;1996年04期
3 周鹏,张宏志;利益相关者间的谈判与企业治理结构[J];经济研究;2002年06期
4 周祖城;管理与伦理结合:管理思想的深刻变革[J];南开学报;1999年03期
5 陈宏辉,贾生华;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企业伦理管理的新发展[J];社会科学;2002年06期
6 贾生华,陈宏辉;利益相关者的界定方法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年05期
7 熊元斌,张丽华;论企业社会责任及其道德调控[J];中州学刊;2000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乔东;李海燕;;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理性主义传统反思[J];理论导刊;2007年06期
2 骆增秀;修辞学转向:反思广告用语[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3 丁琳;;以媒体的法律责任为视角反思虚假广告[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8年06期
4 李慧;;反审道德教育中的后现代主义思想[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07期
5 刘仕星;;浅析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因分析及其反思[J];经营管理者;2010年05期
6 孔令学;;迪拜债务危机应对反思[J];西部金融;2010年04期
7 吕学山;李萍;;“东亚模式”的反思[J];昌潍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8 李兆友;技术创新哲学研究的反思[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3年04期
9 王林平;“三农”问题的研究综述与反思[J];理论探讨;2004年02期
10 陈端计;新中国宏观经济调控回顾、反思与展望[J];青海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梁大明;;关于防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反思[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回盛生物”杯全国养猪技术论文大赛论文集[C];2009年
2 陈海昌;;注重解题后反思,提高思维品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3 王恩界;;实践社会心理学的内涵与建构[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李琛;;论中国旅游容量研究的误区[A];旅游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第十三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兰卓;郑清贤;;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开发的反思[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4年
6 刘自武;吴冬平;;浅谈山洪风险管理——“6.10沙兰镇山洪灾害”的反思[A];中国水利学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水旱灾害风险管理[C];2005年
7 罗章;涂春元;;反思“政府责任”理论研究的现状——“政府责任”理论研究综述[A];首届青年中国公共行政学者论坛:反思中国公共行政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王常松;;对中医诊断学相关研究的困惑[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胡邓;王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与思考[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10 李福春;;外国教育史学科在中国的演进与整体性反思[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姚国华;痛失“蚕”机的反思[N];中国特产报;2000年
2 山西省忻州市公安局;从反思中崛起[N];人民公安报;2002年
3 陕西师范大学 张迎春 孙婷;应反思评价环节[N];中国教育报;2002年
4 张振楣;对旅游文化热的反思[N];华东旅游报;2002年
5 ;金属业对电子商务的反思[N];世界金属导报;2000年
6 记者 刘坚 王义伟;厦华反思技术创新[N];中华工商时报;2000年
7 商义;关于网络经济神话的反思[N];厂长经理日报;2000年
8 赵东辉 王攀;关于“安加现象”的社会反思[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2年
9 浙江省宁海闻裕顺幼儿园 童海安;借鉴探索反思[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10 李宝林 何毅;对FDI“超国民待遇”的反思[N];云南经济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海丽;经济利益多元化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澍;寻求恰当的知识论立场[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献玲;中国民办教师始末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贺文瑾;职教教师教育的反思与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吕颖;反思与建构[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秦春;中国文学教育历史轨迹及价值反思[D];苏州大学;2009年
7 刘宇文;社本主义教育反思[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俞海洛;当代中国大学生思想史研究(1949-1988)[D];浙江大学;2005年
9 黄映恺;20世纪书法美学的建构与反思[D];浙江大学;2007年
10 钟明国;整体论观照下的《文心雕龙》英译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欣;行动研究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田俊芹;劳动教养制度的反思与出路[D];山东大学;2007年
3 郝珊珊;大陆网络文学的十年发展和现实反思[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4 骆悟捷;社会法总论研究的反思与完善[D];湘潭大学;2006年
5 朱树静;初中语文教学中探究式学习的开展与反思[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赵楠楠;传统语文教育的继承和发展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7 许华;渐变与反思[D];南昌大学;2007年
8 李广践;对J.House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反思[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姜正君;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理性之思[D];中共湖南省委党校;2009年
10 吴可峰;教学行动研究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4076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1407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