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组织管理论文 >

论如何克服虚拟团队成员的孤立感

发布时间:2018-05-07 10:59

  本文选题:虚拟团队 + 远程工作 ; 参考:《江苏商论》2002年09期



[Abstract]:......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OIJA630033) 广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OISJA630003)
【分类号】:C9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子刚,程海芳;信任在虚拟团队中的作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年07期

2 樊耘,朱荣梅,张灿;虚拟团队与传统团队的行为差异及其管理对策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1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超;;基于课题制的虚拟学习型团队组建管理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刘怡娟;;远程开放教育中以课程开发为中心的教师虚拟团队构建研究[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3 胡燕萍,张凤荔,陈雷霆;高校科研虚拟团队的组建及管理对策探讨[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4 黄凤玲,朱天锐;知识型虚拟团队的人力资源管理[J];湖北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5 赵嵩正;肖伟;;虚拟团队关键成功因素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6年03期

6 唐魁玉;曲鹏;;论虚拟企业与在线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关系[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7 衡朝阳;顾宝炎;;第四方物流的虚拟动态整合研究[J];经济管理;2004年19期

8 冯秀珍;岳文磊;;虚拟团队信息共享行为的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10期

9 王小琴;卿向阳;;虚拟团队薪酬激励初探[J];科技广场;2006年06期

10 肖伟,赵嵩正;支持虚拟团队协作的群件系统功能模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徐耀群;郑皓;宋庆泽;史心东;;基于Logistic方程的团队竞争力模型与分析[A];200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肖伟;魏庆琦;;虚拟团队关键成功因素指标提炼与模型构建[A];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安宇;合作研发组织模式选择与治理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2 肖余春;现代企业创建学习型团队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王卓;虚拟团队管理理论与创新[D];天津大学;2003年

4 王忠;企业虚拟团队中的信任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5 周勇士;供应链知识共享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6 梁平;面向产品生命周期数据的XML本源数据库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7 臧振春;人才资源管理若干问题的分析与评价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7年

8 石友梅;符号空间复杂信任心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杨克磊;共同研发活动的经济分析[D];天津大学;2007年

10 廖成林;虚拟营销组织构建及其运行管理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傅俊华;虚拟团队(VT)激励管理的新视角[D];浙江财经学院;2010年

2 毛果平;基于复杂性分析的虚拟企业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3 黄凤玲;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型虚拟团队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4 蔡德军;虚拟研发组织的构建与管理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3年

5 杨文慧;企业内部知识共享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6 刘玉斌;虚拟型学习团队构建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4年

7 汪自强;企业信息系统建设中的多方参与与合作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8 乔宪木;虚拟企业信任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9 洪颖;饭店营销联盟形成机理及其有效性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10 陈晓;Partnering模式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明勤;;析论虚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6期

2 王学东;赵文军;刘成竹;黄平阳;;社会网络嵌入视角下的虚拟团队知识共享影响模型及实证研究[J];情报科学;2011年09期

3 金丹;;成就动机和目标依存性对虚拟团队中合作行为的影响[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4 曹高辉;王学东;赵文军;谢辉;毛进;;基于知识交流网络分析的虚拟团队知识共享治理研究[J];情报科学;2011年06期

5 马华维;展羽;姚琦;;虚拟团队中的信任生命周期[J];心理研究;2011年04期

6 赵文军;谢守美;;社会网络嵌入视角下的虚拟团队知识共享模型研究[J];情报杂志;2011年08期

7 ;网上创业有门道 节省成本赚大钱[J];生意通;2011年09期

8 金琴;;工作团队及其有效性的研究[J];群文天地;2011年06期

9 肖文毅;;项目管理最新发展方向——中科项目管理研究所席相霖研究员访谈录[J];项目管理技术;2004年05期

10 丛万玉;冯嘉;;电信企业的网格化营销模式[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愚;朱峰;;基于和谐管理理论的虚拟团队绩效考核研究[A];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时勘;胡卫鹏;;虚拟团队:信息化条件下的团队工作[A];中国宇航学会航天医学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生命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3 洪旭;;试论虚拟团队的管理[A];第六届中国青年运筹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4年

4 肖伟;魏庆琦;;虚拟团队关键成功因素指标提炼与模型构建[A];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孟大庆;;虚拟团队中信任理论的新进展[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潘东华;单元;;基于项目的虚拟组织知识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A];全国第十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刘建昌;侯光明;;基于角色的虚拟团队结构评价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刘咏梅;胡尊爽;;从任务技术匹配的观点看虚拟团队中沟通技术对群体过程的影响[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唐宁玉;王重鸣;;虚拟团队学习和团队效能及组织效能间关系的实证研究[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蒋兆远;杜亚江;康会峰;;高质量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A];2008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晓航;虚拟团队也需有形管理[N];中国质量报;2011年

2 沐子健;虚拟团队的四项优势[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4年

3 记者 赵军宝 通讯员 吴惠芬;浙江公司探索信息技术虚拟团队建设[N];国家电网报;2010年

4 记者 赵军宝;浙江公司成立信息技术虚拟团队[N];国家电网报;2009年

5 ;普捷系统:虚拟团队实管理[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6 孙东;虚拟团队快速提供业务[N];人民邮电;2004年

7 ;解密统一通信如何为用户节省现金[N];网络世界;2009年

8 王邦武 何振华;基层央行虚拟团队建设模式探讨[N];金融时报;2009年

9 郭岚;虚拟团队显神威[N];人民邮电;2003年

10 任宏;无形团队有形管理[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能;虚拟团队的组织与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2 王长缨;多agent协作团队的学习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3 秦吉波;高新技术企业R&D绩效测度与控制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4 孙宇翔;基于动态管理能力观的市场导向、创新决策与创新绩效之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马艳秋;校企共建创新平台的运行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肖余春;现代企业创建学习型团队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张朝孝;基于博弈论的员工激励与合作的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8 尹全军;基于多Agent的计算机生成兵力建模与仿真[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9 李春苗;军队士气模型、影响因素及其激励机制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雪岷;基于EVA的中国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激励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霏;高校科研虚拟团队运行模式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0年

2 赵艺敏;微软公司的虚拟团队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3 张虎伟;虚拟团队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交互记忆系统测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4 徐晓敏;虚拟团队在公安机关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5 张钊;虚拟团队知识协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严晓倩;虚拟团队组织运行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孙晓th;虚拟团队中快速信任和认知信任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8 张程兵;虚拟团队绩效管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徐锐;基于知识链的虚拟团队知识共享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10 杨莹莹;虚拟团队知识转移效能问题的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8566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18566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3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