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组织管理论文 >

知识扩散场的建立与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8-05-25 13:36

  本文选题:知识扩散场 + 知识势差 ; 参考:《科学学研究》2005年02期


【摘要】:本文引入了物理学中势能、势差、能量转换的概念,建立知识扩散场。提出了一种用于描述吸收体在知识扩散过程中知识发展状态的经济模型,用它阐明知识扩散的条件、过程,及在扩散的不同阶段各个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最后进行了实证检验。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s of potential energy, potential difference and energy conversion in physics are introduced to establish the knowledge diffusion field. This paper presents an economic model to describe the state of knowledge development of absorbers in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diffusion. It is used to clarify the conditions and processes of knowledge diffusion, and the mechanism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diffusion process in different stages. Finally, an empirical test is carried out.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经济研究所 同济大学经济研究所 同济大学经济研究所
【分类号】:C9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志祥,陈荣秋,马士华;论知识链与知识管理[J];科研管理;2000年01期

2 王开明,万君康;论知识的转移与扩散[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0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小钦,贺双瑜;通过城市创新提升成渝都市经济圈城市的竞争力[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2 孙丽杰 ,刘希宋;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比较研究[J];技术经济;2005年08期

3 韩振海,李国平;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演变评述[J];科学管理研究;2004年02期

4 郭春侠;;图书馆的知识转移机制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年05期

5 段利忠,刘思峰;技术扩散场技术扩散状态模型的理论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6 段利忠,刘思峰;灰色聚类分析法评价城市创新能力[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7 马庆国;徐青;廖振鹏;张彩江;;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8 郑薇,侯开虎;知识管理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J];商业研究;2004年20期

9 施冬健;张黎;;城市的集聚与扩散效应[J];商业研究;2006年05期

10 顾瑜婷;梅强;;城市创新能力的模糊综合评审研究[J];商业研究;2006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黎;;影响企业知识扩散因素的模型分析[A];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桂华;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自主创新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2 杨洪波;基于数据挖掘的冲压成形创新知识发现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3 钱冈;基于集群式发展观与动态能力观的高新区竞争力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4 苏卉;高新技术业代工合作中知识转移运行机制与效率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5 周万生;人力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6 张世君;基于社会知识活动系统的技术中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7 苏惠香;网络经济技术创新与扩散效应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8 李树人;资源型城市新兴产业规模化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9 周旭;基于区域特色的重庆市技术创新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10 孙丽杰;大连市技术创新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菊馨;农产品安全监控信息平台知识转移模式及应用[D];同济大学;2008年

2 周新跃;基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6年

3 林学锋;供应商关系模式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4 梁宇;黑龙江省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与对策[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5 张杰;社会资本影响员工创造力过程模型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6 渠改萍;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与创新型城市建设[D];山西大学;2007年

7 叶苏;知识链成员之间的交互学习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8 朱敏;长江上游地区中心城市创新战略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07年

9 罗毅;我国软科学研究机构资源共享机制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谢忠泉;产业创新评价系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如富,徐金发,徐嫒;知识管理的职能及其与组织学习的关系[J];科研管理;1999年04期

2 王书贵,薛澜;现代企业的知识管理及成功因素分析[J];中国软科学;1999年03期

3 郑文范,娄成武;论科技型企业以知为本的发展模式[J];中国软科学;1999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虞蔚;我国重要城市间信息作用的系统分析[J];地理学报;1988年02期

2 程茂吉;技术创新和扩散过程的一般理论分析[J];经济地理;1995年02期

3 康凯,苏建旭,张会云;技术创新扩散场──技术创新空间扩散研究的一种新方法[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4 段利忠,刘思峰;技术扩散场溢出效应模型的理论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5 段利忠,刘思峰;技术扩散场技术扩散速度模型的理论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6 章锦河,张捷,李娜,梁琳,刘泽华;中国国内旅游流空间场效应分析[J];地理研究;2005年02期

7 陈飞翔,张黎,胡靖;知识扩散场的建立与实证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5年02期

8 王家庭;;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制度创新空间扩散的效应、形态与机理探索[J];学习与实践;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阮百尧;村上裕;徐世浙;;三维地形频率域垂直磁偶极子场边界元模拟方法[A];200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六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2 曾向阳;陈克安;孙进才;;室内声场空间分布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A];中国声学学会2001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01]论文集[C];2001年

3 姜在秀;毛东兴;;微穿孔结构吸声性能精确理论计算[A];中国声学学会2003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03]论文集[C];2003年

4 李源;;光在自散焦介质中的调制不稳定性[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本文编号:19333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19333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1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