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组织管理论文 >

技术范式转变时期的组织学习研究

发布时间:2018-08-01 16:42
【摘要】:本文针对技术范式转变这一管理特征极为丰富的特殊时期,研究组织学习的模式与演化特征。提出了包括学习与忘却学习的组织学习的新内涵,构建出技术范式转变时期以忘却学习为主导,学习与忘却学习交互的组织学习模式。并从组织知识特性、知识类型、学习层次、忘却学习层次、组织学习层面以及组织学习工具六个方面对技术范式转变时期组织从学习到忘却到再学习的动态演化进程进行阶段研究。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mode and evolution of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re studied in view of the special period in which the management characteristics are extremely rich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echnological paradigm.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new connotation of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which includes learning and forgetting learning, and constructs a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model which is dominated by forgetting learning and interactive between learning and forgetting learning in the period of technological paradigm transformation. And from the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haracteristics, knowledge types, learning levels, forget the learning level, In the aspect of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d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tools, the dynamic evolution process from learning to forgetting to re-learning in the period of technological paradigm shift is studied in this paper.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分类号】:C9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吴晓波;动态学习与企业的核心能力[J];管理工程学报;2000年S1期

2 吴晓波,郭雯,苗文斌;技术系统演化中的忘却学习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淑华,方华;企业组织氛围与组织隐性知识共享之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2期

2 芮明杰,胡金星,张良森;企业战略转型中组织学习的效用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5年02期

3 于克信;企业战略领导能力构建探源——战略思维产生的组织学习机制[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彭灿;企业集群知识系统初探[J];中国科技论坛;2005年05期

5 王能元,霍国庆,谭大鹏,吴磊,蒋日富,喻缨,董纪昌;企业知识创新的战略目标及模式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05年02期

6 沈崴,张睿,高俊山;学习型组织理论模型的比较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4年03期

7 张志鹏;基于企业文化认同的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J];现代管理科学;2005年03期

8 赵民杰,张秀萍;论企业学习能力价值链模型[J];现代管理科学;2005年12期

9 张兆芹;;个体学习、组织学习与学习型组织之辨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8期

10 王立新;高长春;;竞争优势来源研究的理论演进[J];商业研究;2006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柳洲;陈士俊;;试析学术会议及其知识创新机制[A];学术交流质量与科技研发创新——中国科协第三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2 刘晓峰;;我国构建学习型政府的障碍因素及消除策略分析[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郁培丽;薛晶媛;;企业学习类型和技术战略的关系[A];第6届东亚科技与社会(STS)国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李正卫;池仁勇;;组织学习的动态性与后起企业的动态组织学习[A];首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2005年论文集(下)[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江涛;员工关系、沟通对其知识共享与知识整合作用的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2 谢荷锋;企业员工知识分享中的信任问题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3 陈荣仲;基于知识管理的产业集群发展理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4 黎日隆;中药知识管理与信息技术系统模型[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姚德明;终身学习与组织学习和组织发展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李允尧;企业成长能力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7 张德茗;企业隐性知识学习与沟通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8 张焕勇;企业家能力与企业成长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9 倪自银;面向顾客价值的市场资产管理与竞争优势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10 周毅;中国企业文化要素与绩效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嘉雪;基于知识的企业核心能力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2 卢燕;教师专业合作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叶苏;知识链成员之间的交互学习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4 杨建东;WEB资源整合模式下的网络教学平台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水蓝;基于隐性知识的跨国公司多元化战略的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6 王伟;提高组织学习力途径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7 奚雷;国际战略联盟中的组织学习机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8 胡厚宝;知识联盟中知识的创新、转移与管理[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9 李丰;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知识管理机制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10 刘清华;基于组织学习理论的企业战略联盟演化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吴晓波;动态学习与企业的核心能力[J];管理工程学报;2000年S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和文凯,曾晓萱;高技术产业两种模式的比较研究——美国企业家型公司与日本大公司[J];科研管理;1995年05期

2 贾丹华;技术转移和技术市场[J];科学.经济.社会;1999年01期

3 张旭昆,杨晓光;技术—产业革命浅析[J];浙江社会科学;1999年06期

4 李晓;“新经济”为什么出现在美国?[J];东北亚论坛;2000年01期

5 卢荻;分工原则与比较经济制度[J];读书;2001年06期

6 蒋艳;科技企业孵化器:技术范式转换的催化剂[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年11期

7 李龙一;动态能力的内涵解析[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8 齐建国;关于循环经济理论与政策的思考[J];经济纵横;2004年02期

9 齐建国;关于循环经济理论与政策的若干思考[J];新视野;2004年02期

10 吴晓波,郭雯,苗文斌;技术系统演化中的忘却学习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米加宁;;电子政务与MPA教育[A];公共管理研究(1)“公共管理研究与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钱彦琮;李绍勇;;基因技术与人道主义整合与冲突[A];2002年全国自然辩证法学术发展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田鹏颖;王家斌;索柏民;;论企业“大技术”创新[A];第四届国有经济论坛——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曹利军;杜世勋;;循环经济与技术创新:基于企业层面的分析[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5 姜常梅;;循环经济的原则、特征及内涵探悉[A];济南市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周纪昌;;区域循环经济的制度分析[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7 黄传坤;杨家康;陈昆玉;;产业循环经济中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应用的探讨[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国家信息中心 秦海;新经济意味着什麽[N];国际商报;2000年

2 解振华;关于循环经济理论与政策的几点思考[N];光明日报;2003年

3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 李茂生 本报记者 刘洁整理;从经济角度看生态保护[N];西部时报;2004年

4 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保护局副局长 永 红;发展循环经济促区域经济发展[N];中国环境报;2005年

5 李显君;科学认知汽车产业循环经济特征[N];中国汽车报;2005年

6 邓欣 尹燕海;我国中小企业的二次技术创新战略[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7 左铁镛;关于循环经济的思考[N];经济日报;2005年

8 周宏春;用循环经济解决资源环境矛盾[N];科学时报;2005年

9 王昀;加快发展循环农业步伐[N];新华日报;2005年

10 路风 封凯栋 曹崴;企业的技术能力是知识产权之源[N];工人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郭雯;技术范式转变时期企业的组织学习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2 吴正刚;基于能力的模块化企业群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3 张燕;产业组织变迁的演化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雪松;产业集群技术学习过程模式研究—以浙江省为例[D];浙江大学;2003年

2 蒋艳;科技企业孵化器促进技术范式转换的作用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3 吴孙华;软技术及其与技术竞争力关系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4 张兴;现代技术范式的生态化转向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5 杨依福;虚拟企业合作伙伴选择模型及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6 许广玉;基于技术轨道的高技术企业自主创新战略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7 卢山;技术跨越政策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8 郎春婷;发电设备行业技术创新轨迹与创新模式选择[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9 王惠;面向航运企业的虚拟物流联盟的构建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10 王国锋;论合作技术创新的基础和障碍[D];东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581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21581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1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