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行为科学搞好国有企业富余人员的下岗分流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further reform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t is necessary to implement "laid-off diversion, reducing staff and increasing efficiency." This is the "Kaftin Canyon" that our state-owned enterprise reform must span.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two goals: first, the reduction of staff must increase efficiency, that is, in addition to the reduced labor costs due to the layoff of surplus personnel, a mechanism for increasing efficiency should be formed; second, the laid-off or attrition must be carried out smoothly.
【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行政学院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分类号】:C913.2,C93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琨,赵鹏博;浅析国有企业下岗分流[J];经济师;2001年08期
2 陈永珍;下岗不落志 养殖能致富——三位下岗分流人员养殖记[J];中国牧业通讯;1998年07期
3 段贵忠;浅析富余人员下岗和再就业[J];生产力研究;1999年Z1期
4 赵胜阳,倪冈;做好职工下岗分流工作[J];冶金政工研究;1998年04期
5 贾振川;求是务实 方能有所作为[J];政工研究动态;1998年18期
6 ;分流不下岗 减员又增效[J];粮食问题研究;2000年02期
7 严霜竹;做好思想工作 保障下岗分流[J];内蒙古宣传;2000年02期
8 ;着眼于企业内部 实施再就业工程[J];华北电业;1998年07期
9 鄂工文;面对下岗,职工在想什么[J];工厂管理;1999年04期
10 半站;实行“有情”操作 促进下岗分流[J];中国石化;199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世军;;下岗人才开发之我见[A];新世纪人才战略研究——黑龙江省人才研究会第六届年会暨第七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2 徐纪良;;行为科学的理论发展与实践应用——市行为科学学会举行学术年会[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王旭;李晓明;;论行为科学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A];首届《中华护理杂志》论文写作知识专题讲座暨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4 曾杞炎;;要用群众观点正确处理和解决“下岗”问题[A];思想政治工作论文集[C];2001年
5 ;以改革为动力,以管理求发展[A];跨世纪的中国企业改革和发展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6 梁万茹;;口腔医院医疗纠纷现状与防范[A];全国第六届口腔医院管理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7 张炳成;;安全行为科学与实施ISM规则[A];1995-2009航海技术论文选集(第1集)[C];2010年
8 邹继伶;;城市下岗群体的社会解决机制初探[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民族、区域、社会发展研讨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朱瑛;;下岗职工子女问题分析与探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10 任平;喻东;黄颖强;;近似推理模式的行为科学研究[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选集[C];199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玉信 吴鹏 邋;因下岗引发的劳动争议应予重视[N];工人日报;2003年
2 ;招聘原为再就业 会上临时换主角[N];中国工商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聂传清 李智勇;下岗无情 关爱有加[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4 陈奇;让问题会计师下岗[N];证券时报;2005年
5 杨志成 王克贤;不称职 岗位让于贤者[N];人民武警;2006年
6 陈嘉 夏晓露;考核不达标 领导要"下岗[N];人民公安报;2002年
7 记者 张道平;让优惠政策惠及下岗者[N];雅安日报;2005年
8 徐乾 沐淇;董事长被罢免拒不下岗 法院依法判其迅速交权[N];人民日报;2003年
9 李坚;大龄下岗者岂能都去“执法”?[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10 《i周刊》记者 王健;硬盘MP3可以下岗了[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慈勤英;失业者再就业选择的制度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2 陈芮;心理学与经济学的互涉[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齐翔;互惠利他行为的演化模型与仿真[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赵建国;国有企业过剩就业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5 吴君;基于多重线索概率学习范式的不确定条件下概率判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胡志;集贸市场摊贩性病/艾滋病KAB特征与干预试验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5年
7 戴俐秋;人缘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忠;深圳市SH集团改革过程中富余人员安置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2 张燕玲;关于改制企业富余人员安置及权益保障的思考[D];武汉大学;2005年
3 陈野;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及再就业工程的经济学分析[D];西北大学;2000年
4 黄颖;社会转型时期城市失业下岗女性的思想政治教育[D];江西师范大学;2002年
5 谌春玲;我国再就业劳动力市场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6 宋莉;沈阳市最低生活保障金家庭成员的健康促进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7 饶雪松;对下岗再就业及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思考[D];贵州师范大学;2003年
8 宋媛媛;汉江集团就业状况分析及富余人员安置方案[D];武汉科技大学;2003年
9 闫闯;下岗选择根据和再就业选择方式的错位[D];吉林大学;2005年
10 谢鲁娜;下岗职工再就业及其心态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2514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2251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