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组织管理论文 >

研究生创新能力系统的实践培养模式及管理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18 17:48
【摘要】: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培养的核心,也是衡量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我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环节。如何在现如今多样、动态、复杂的外部环境中有效地、更好地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新时代教育发展的热门话题。本文从系统理论的视角,基于系统的目的性、整体性和复杂性,综合运用系统工程的分析思维,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评价模式以及管理对策进行研究。首先,本文以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的调查入手,从统计年鉴和问卷调查两方面,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了预处理,从信度和效度两个方面分析了数据的有效性。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从研究生自身主观因素和外界环境客观因素两方面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从内部组织结构、外部环境以及两者对接等三方面分析了其主要原因,从而提出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系统的结构模型。然后,分析了研究生创新能力“政用产学研”实践培养模式系统,界定了研究生创新能力“政用产学研”实践培养模式的概念,解读了该系统的要素、目的、环境和功能等主要概念,然后以创新主体子系统(政府、用户、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和创新过程子系统(招生、培养和评价与反馈)为基础,构建了研究生创新能力“政用产学研”实践培养模式系统结构模型,并对其相关特性进行了分析。其次,从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入手,构建了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分析步骤和YAAHP软件计算了该评价体系的指标权重,并利用AMOS软件验证了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同时,对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系统的特性进行了分析,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构建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评价模型。根据上文所构建的培养模式和评价模型,提出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目标的达成度体系,并选取系统理论专业对相应的达成度评价指标分析方法进行了说明,以期使文章所构建的模型更加具有可操作性。最后,根据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在不同主体、不同阶段、不同能力等诸多方面体现的结构性和层次性差异,构建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系统教育的三维结构模型,同时遵从控制优化过程的调控步骤,提出“明确目的——优化设计——优化管理——优化机制——持续发展”的过程优化建议,从目的性、整体性、层次性、自组织性和稳定性五个方面对整个优化过程给出了相关优化管理的策略。
【图文】:

研究生创新能力系统的实践培养模式及管理对策研究


研究框架图

流程图,步骤,流程图,判断矩阵


图 2-5 AHP 法的步骤流程图其中,对以下几个步骤进行主要说明:1.建立层次结构以目的为导向按照一定的层次将问题进行分层,其中,最上层为目标层,通常只包括一个因素,,中间层为准则层或指标层,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层次,最下层为措施层或方案层,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层次。2.构造判断矩阵根据资料、专家意见和分析者的认知,结合 Saaty给出的 9 级因素比较重要性程度标度,具体如图 2-6 所示,对各层次的相关因素的重要性做出判断,并用数值表示出来,写成判断矩阵的形式(判断矩阵表示上一层某因素对本层相关因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的状况),计算得出 W 权重、最大特征根λmax和进行一致性检验。假定层次 A 中的因素 ak与下一层次 B1、B2...Bn有联系,构建出相应的判断矩阵,具体如图 2-7 所示,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新忠;李忠云;胡瑞;;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的三个基本问题[J];成才之路;2015年32期

2 孟丽梅;;体育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3期

3 马玲;李宏;吴明灿;;“政用产学研”视角下高校临床医学院与附属医院协同发展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4年30期

4 黄胜忠;吴先聪;;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生“多边双导师制”实践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年18期

5 王健;陈琳;;研究生问题意识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年06期

6 李娟;陈美娟;;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助推器——校内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3年10期

7 嵇英华;;基于科研平台的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年22期

8 王少华;张桂青;谢秀颖;徐红东;张运楚;刘岩;;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研究——以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为例[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9 臧淑敏;;R&D自述[J];调研世界;2013年03期

10 李峻;陈鹤鸣;;美、德、日三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式比较与启示[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廖文婕;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系统结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林妍;新型城镇化建设系统的内涵体系和复杂性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5年

2 吕巍;高校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刘小丹;学科建设与创新型研究生培养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4 安冬平;阻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889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25889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9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