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外来生物灾害应急管理系统的研究
【图文】:
图 1-1 中国历年手机网民占比[11]Figure 1-1 The proportion of mobile phone users in China over the years(2)移动手机以及其他移动设备都是以通讯和交流为目的发展至今,同样移动互联网继续传承了这一特点,即加强了用户间彼此的沟通,又提高了行业圈、工作圈的聚合力,这对于外来生物的应急管理、技术交流等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沟通空间。(3)移动互联还具有信息采集便捷、信息推动迅速和传播面广等优势,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外来生物的信息的采集、信息的传达、指挥指令等不会因为时间或者是空间而受到阻碍,并可以随时随地得传播信息和接受信息。如图 1-2 与 1-3 所示,采用移动互联网作为应用环境要比传统互联网要节约更多有效时间、事件处理效率更高以及通讯交流更为及时等优势,并减少很多人工重复录入、人工决策等人为干预的环节,,因此本系统在人机交互方面采用移动端作为前端的实现。
互联网事件处理流程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P393.09;Q1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葛军凯;肖湘黔;;关于湖南省外来生物管理建设的思考[J];广西植保;2018年01期
2 ;言论[J];科学大观园;2017年01期
3 玛丽·A.黑克;安妮特·凯特;伏晓;;穿越大沼泽[J];天天爱科学;2017年04期
4 刘卫;;认识我们身边的外来生物——福寿螺[J];中国科技教育;2016年06期
5 许浩;;全球最具威胁性外来生物过半入侵中国——专家呼吁立法防治[J];中国经济周刊;2006年21期
6 郭成亮,高旭春;对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概念之管窥[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8年S1期
7 杨孝文;;九种危害最大的外来生物[J];百科知识;2010年04期
8 ;可恶的外来生物[J];今日小学生A版;2007年Z2期
9 ;可恶的外来生物[J];红领巾;2003年Z1期
10 周曙东,易小燕,汪文,刘莉;外来生物入侵途径与管理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5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西安;张宗丽;;河南生物物种资源保护和外来生物管理措施的研究[A];华中昆虫研究(第6卷)[C];2010年
2 张利军;李友莲;;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现状与思考[A];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研究[C];2005年
3 姜伟;石红旗;衣丹;;生物入侵造成经济损失的评估[A];中国海洋学会海洋生物工程专业委员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丘国堂;王海燕;;加强法制建设,防止外来生物物种入侵[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4年
5 樊英;;外来生物入侵预警机制的构建[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4年
6 郝林华;石红旗;王能飞;陈靠山;;外来海洋生物的入侵现状及其生态危害[A];中国海洋学会海洋生物工程专业委员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马丽娜;刘建;杜文琴;郑雪芳;陈璐;;生物入侵与环境安全[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下册)[C];2005年
8 孙娟;颜O
本文编号:26520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2652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