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与展望:中国民族政治学研究述评
发布时间:2017-10-23 13:18
本文关键词:回顾与展望:中国民族政治学研究述评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民族政治学 民族政治参与路径 民族群体平等 民族政治问题
【摘要】:本文主要论及三个重要问题:中国民族政治学研究的历史脉络;中国民族政治学相关专题研究;中国民族政治学未来发展趋势。作为我国新兴的重要学科,民族政治学主要聚焦于民族政治生活及各种民族政治现象,并直接与多民族国家的政治发展及各民族群体的存续密切相连,并通过三个层面发挥作用:首先,就理论研究而言,民族政治学就是要论证民族权利(权力)的合法性来源,通过设定民族群体平等的框架,而研判因地域差异、时代不同的多民族国家的各种治理民族问题举措的价值;其次,就政治制度设计而言,遵循多民族国家意志,进行相应的制度安排,确认或否决相关族群的权利,设定、保障民族权力的运行以及保障民族权利;最后,就政治行为而言,规范族际政治关系、民族全体与多民族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构建必要的民族政治参与路径,促进多民族国家的政治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基于此,我国民族政治学研究只有洞察民族政治生活的缘起、关联与发展,才能构建出有利于解决我国民族政治问题的制度,才能树立起足够自信的民族政治学理论体系。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
【关键词】: 中国民族政治学 民族政治参与路径 民族群体平等 民族政治问题
【分类号】:D633
【正文快照】: 从发生学来看,民族政治学具有比较长的发展历史脉络与研究理路。自19世纪五、六十年代,伴随工业化的进程,民族主义就开始崭露头角,以不同种族各种外在体质特征差异为主要感性依据,来审视不同种族群体之间的政治权力(权利)及地位区别。人类历史进入20世纪,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纳日碧力戈;;中国各民族的政治认同:一个超级共同体的建设[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 雷勇;;论跨界民族认同的多重性[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年04期
3 李乐为;;论少数民族政治发展的意义、难题及路径选择[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03期
4 高永久;陈纪;;论社会转型期少数民族政治认同的国家转向[J];广西民族研究;2008年02期
5 都永浩;左岫仙;;什么样的民族政策可以保证国家长治久安(上)[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2年04期
6 严庆;;全球化与本土化视野下的离散政治[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4年01期
7 青觉;马东亮;;差异与共振:人权观念与民族权利关系解读[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4年02期
8 周平;;对民族国家的再认识[J];政治学研究;2009年04期
9 常士,
本文编号:10835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1083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