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环境下的政务智能:框架与流程
本文关键词:大数据环境下的政务智能:框架与流程
更多相关文章: 大数据 电子政务 政务智能 框架 政府管理模式 开源技术
【摘要】:大数据正在迅速渗透到经济、社会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将导致政府管理模式的深刻变革。在大数据时代,如何利用大数据优化政府服务、辅助政府决策、降低决策成本,挑战与机遇并存。鉴于此,论文提出了大数据环境下政务智能的框架模型,该模型由大数据来源层、整合层、应用层、展现层以及相应的管理机制和安全机制组成,还推荐了大数据环境下政务智能所需的一些开源技术,分析了大数据环境下政务智能模型的数据流程、目标与潜在效益。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大数据 电子政务 政务智能 框架 政府管理模式 开源技术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15M57154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5YJCZH077)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重点项目(项目编号:14ZS085) 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4-A-42-A)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D035
【正文快照】: 政务智能是电子政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克服了传统数据库、数据分析方法的一些不足,如传统的数据分析工具、方法无法对大规模数据进行及时、有效的分析;现有的数据库系统虽然可以高效地实现数据录入、查询和统计等功能,但却无法发现数据之间的关系和隐含规则,无法根据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焱 ,高栋 ,吴志刚;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标准研究[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05年11期
2 李广乾;我国电子政务与信息化最新发展述评[J];信息化建设;2005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谭必勇;;国内外政府信息资源目录控制研究进展[J];档案管理;2010年06期
2 马胜男;孙翊;;现代服务业中的共性标准化问题(下)[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10年06期
3 李青元;孙晓利;;电子政务标准解读及对电子政务中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标准的思考[J];电子政务;2006年11期
4 夏葵媛;邵新平;;我国城市开发区电子政务建设现状调查研究[J];电子政务;2007年12期
5 杨红艳;王涛;;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在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J];电子政务;2008年09期
6 张健;;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西部科技;2006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黎;广州城市边缘区规划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世玉;高密住建局网上年检系统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0年
2 李峰;我国卫生电子政务初探[D];山东大学;2007年
3 严凡;某市政务外网建设工程分析与设计[D];南昌大学;2007年
4 陶书志;我国电子政务立法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彭宠;中美电子政务政策法规比较[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景;电子政务审批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7 邱燕;高密建委网上年检系统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09年
8 周军;辽阳市电子政务建设若干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9 高迅;海城市电子政务建设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10 唐义飞;物联网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模式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冯项云,肖珑,廖三三,庄纪林;国外常用元数据标准比较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1年04期
2 吴志刚;信息资源标准体系建设的政策研究[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05年Z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曹玮祺;曾涛;;建设开源型政府[J];软件世界;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林云刚;;基于Java开源技术的毕业设计选题系统[A];促进企业信息化进程——第十届中国Java技术及应用大会文集[C];2007年
2 庄东晔;管群;;JAVA开源技术在文件共享系统中的应用研究[A];计算机技术与应用进展·2007——全国第18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红丽;首届原厂开源技术大会在京举行[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2 罗鼎;首届原厂开源技术大会即将举行[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张学琦;开源技术带来国产软件机遇 推广应从学校做起[N];中国电子报;2008年
4 邢小萍;开源技术的新机遇[N];网络世界;2008年
5 记者 梁爽;国采中心用开源技术建电子化平台[N];中国财经报;2010年
6 记者 杨志杰;Sun公司将加大开源创新投资力度[N];通信产业报;2008年
7 江浩;开放的IT技术推动进步[N];科技日报;2007年
8 邢小萍;开源的新拥趸[N];网络世界;2009年
9 ;Linux厂商联合推广开源软件[N];人民邮电;2007年
10 本报记者 张伟;经济低迷凸显开源优势 Linux大步前行[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赵静;基于开源技术的研究生导师双向选择系统设计[D];天津大学;2012年
2 陈胤;基于开源技术的软件缺陷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王介华;基于SOA开源技术的物流管理系统原型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4 李文明;基于开源技术的高性能网站架构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2年
5 冯慧灵;基于开源技术的Web应用框架研究与实现[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6 杨英杰;基于开源技术的WebGIS系统构建与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7 谢平;基于J2EE的盐业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重庆大学;2005年
8 蔡万兴;保险卡单自助激活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9 李鉴;开源技术Struts、Spring、Hibernate在MIS开发中的应用研究[D];北方民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283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1128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