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腐败何以持续:基于社会规范视角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5 13:11

  本文关键词:腐败何以持续:基于社会规范视角的实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腐败 社会规范 框架效应 从众效应 实验


【摘要】:为什么在各种高强度、持续性惩罚之下,腐败现象依然存在?通过一个改进的贿赂博弈实验,本文将命令性规范与描述性规范引入到实验情境中,首次在实验室中系统考察了这两类社会规范对腐败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社会规范对腐败行为的影响表现为框架效应与从众效应两个方面:一方面,避免使用明确的"腐败"语言会消解框架效应抑制腐败的积极作用,显著增加腐败行为的发生率;另一方面,当腐败成为一种流行现象之后,消极的从众效应会进一步增强个体的腐败倾向,而若不腐败是当前的流行规范,积极的从众效应则会强化框架效应。来自第三方合宜性评价的结果表明,这两种效应的作用模式完全符合一般人的预期。我们认为,腐败行为的这种规范基础可能正是现实中不管反腐力度多大、腐败行为仍持续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这意味着,反腐制度与政策的设计需要考虑腐败的社会性基础,在发挥社会规范积极作用的同时,减少其消极作用。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立项号:13CJL004)的阶段性成果 浙江大学实验社会科学实验室(ESSL)对本研究的大力支持
【分类号】:D035.4
【正文快照】: 一、引言 建立合理有效的反腐败制度安排不仅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也是一个制度设计的理论问题。为什么在各种高强度、持续性的努力之下,腐败现象依然普遍持续地存在着,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既有的反腐措施为何常常无法带来理论预测的效果呢?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人的社会性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蓝维;青年社会规范背离倾向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1997年04期

2 杨基炫;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绩打假”与“社会规范”[J];岭南学刊;2000年04期

3 夏玉珍;社会规范是维持社会秩序的基本手段[J];理论月刊;2002年02期

4 贺军,汪雪梅;法的起源、原始规范的价值基础及与公共权力异化的关系[J];船山学刊;2005年02期

5 胡谦;;清代民间调处中的民间社会规范探析[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6 刘丽;霍莹;;为什么说法是特殊的社会规范[J];才智;2010年03期

7 张贤美;;浅议民间社会规范在司法实践中的作用[J];法制与社会;2011年29期

8 梁光勇;;社会规范的形成与运作——以合作为视角[J];学术探索;2012年02期

9 ;法律的基本特征是什么?[J];法学;1984年01期

10 栗庭久;略论社会规范软化[J];江汉论坛;198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马剑虹;刘,

本文编号:11898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11898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d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