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性政府: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侧改革的必然选择
本文关键词:前瞻性政府: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侧改革的必然选择 出处:《理论与改革》2016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长期以来,以需求理论为导向的供给模式造成农村公共物品的低效或无效供给。鉴于此,农村公共物品有效供给需要从供给侧改革入手进行理论修正与现实检讨。政府作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主体以及供给侧改革的主要推动力,其行政模式对农村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有着重要的影响。传统回应性政府行政模式固有的缺陷使其无法跳出"回应性、需求——供给"为导向的公共物品供给怪圈,陷入供给困境之中。因此,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侧改革必须借助于政府行政模式的变革与转型。前瞻性政府行政模式弥补了回应性政府模式的诸多缺陷,从根本上增强了政府的前瞻性,它是有效化解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困境的可行性策略。
[Abstract]:For a long time, the demand-oriented supply mode has resulted in inefficient or ineffective supply of rural public goods. The effective supply of rural public goods needs theoretical revision and practical review from supply-side reform. The government is the main body of rural public goods supply and the main driving force of supply-side reform. Its administrative mode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effective supply of rural public goods. The inherent defects of the traditional responsive government administrative model make it unable to jump out of the "response". The supply of public goods guided by demand-supply is in a strange circle, and falls into the dilemma of supply. The supply-side reform of rural public goods must rely on the reform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mode. The forward-looking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model has made up for many defects of the responsive government model, and has fundamentally enhanced the government's foresight. It is a feasible strategy to effectively resolve the dilemma of rural public goods supply.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法学院;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结构形式理论视域下我国行政省直管县体制改革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15BZZ039) 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项目“中国公共部门改革创新战略”(项目批准号:00056242)
【分类号】:D630
【正文快照】: 一、引言针对我国经济发展外需不足,内需乏力的经济疲软现状,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首次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1]的重要论断。至此,“供给侧改革”逐渐进入大众视野,成为当下热度较高的词汇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子平;宋洪远;;统筹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思路和措施[J];红旗文稿;2005年01期
2 沈荣华;陆道平;;构建和谐社会: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法治保障学术研讨会综述[J];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02期
3 吴强玲;;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机制创新[J];党政论坛;2007年03期
4 葛国玲;;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政府责任缺失及其治理[J];法制与社会;2009年14期
5 郭丽;董海荣;;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农村社区公共物品供给方面的作用[J];湖北农业科学;2012年10期
6 岳世平;;西方国家公共物品供给制度改革及其启示[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7 张京;;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政府职责与制度保障[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8 郭春甫;冉志;;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失衡及校正——“退出-意愿表达”的视角[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9 谭琪;;摆脱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制度困境:新农村视野中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审视与制度建构——基于河北安新的实践调研[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汪毅霖;吕晓黎;;转轨时期公共物品供给的多中心制度[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宏磊;;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问题的制度研究[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公共服务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汤凯;;北京市治理中的公共物品供给——基于政府职能视角[A];2011城市国际化论坛——全球化进程中的大都市治理(论文集)[C];2011年
3 韩兆柱;;服务型政府的公共物品供给责任及其影响[A];2013年区域经济与河北沿海地区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康静萍;;增加农村公共物品供给,赋予农民国民待遇[A];《资本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C];2003年
5 颜佳华;何植民;;新农村建设中的公共物品供给治理研究[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公共服务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韩兆柱;;服务型政府的公共物品供给责任及其影响[A];中国公共管理论丛2013年第1辑[C];2013年
7 曹亨鹏;刘丽;;我国城乡公共物品供给差别及统筹发展研究[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五辑2009)[C];2010年
8 罗俊;;治理地方公共经济理论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彭立;苏春江;;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多角度分析[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二)[C];2010年
10 王慧军;;公共管理的公共性与我国公共物品供给体系的完善[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研究员 王朝才;公共物品供给的城乡统筹之路[N];中国财经报;2012年
2 宁甬;通过多中心途径完善中国公共物品供给[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3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张要杰 安阳工学院 赵庆兰;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的政府职能定位[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4 综合开发研究院博士 阮萌;构建公共物品供给层面的政府与民间组织新关系[N];东莞日报;2011年
5 杨振;优化新型城镇化中的公共物品供给[N];学习时报;2014年
6 张要杰;构筑税费改革后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新体制[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7 张金岭;公交“缩水”就是公共物品供给“缩水”[N];贵阳日报;2005年
8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张要杰 安阳工学院 赵庆兰;建立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金融支持体系[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9 荆棘;寻找平衡点[N];中国经济导报;2004年
10 记者 冯晓荣;中国农村卫生公共物品供给及法制保障研讨会在陕召开[N];陕西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阮萌;中国公共物品供给转型的路径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2 关慧;中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的财政政策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3 解建立;中国特色的城乡公共物品供给均衡化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韩荣锦;中国转型期公共物品供给主体:确定原则及其影响因素[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5 何丽双;中国地方公共物品供给差异性分析[D];辽宁大学;2009年
6 于国安;政府规制、政府职能与公共物品供给效率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7 刘茜;公共物品供给机制与政府定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洪必纲;公共物品供给中的租及寻租博弈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9 刘君;财政分权、空间溢出与我国公共物品供给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10 傅勇;中国式分权、地方财政模式与公共物品供给:理论与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598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1359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