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论政府道歉的法制化与德制化

发布时间:2018-01-03 04:24

  本文关键词:论政府道歉的法制化与德制化 出处:《理论探讨》2016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赔礼道歉 政府道歉 政府道歉制度 法制化 德制化


【摘要】:政府道歉能否以及如何制度化一直是理论与实践中的热点和难点话题,也应是目前学术创新与实践创新的突破点所在。从赔礼道歉以及政府道歉的本质规定出发,真正的赔礼道歉在本质上是特定道歉主体的道德自觉自律行为,是体现道德责任担当方式的行为,是自我责任追究的道德行为。真正的政府道歉理应是一种特殊的政府道德行为,是作为道歉主体的政府及其官员自我问责或自我责任追究的道德行为。否则,就是一种虚假的或不完全的赔礼道歉和政府道歉。政府道歉法制化必然会遭遇背离道歉的本质要求和不能完全实现道歉应有功能之困顿。只有摈弃政府道歉的法制化,走政府道歉的德制化之路,将政府道歉制度纳入新型的道德制度范畴,才能真正实现政府道歉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也才能真正体现政府道歉制度构建的"中国特色"。
[Abstract]:Whether and how to institutionalize government apology has always been a hot and difficult topic in theory and practice. It should also be the breakthrough point of academic innovation and practical innovation. From the essence of apology and the government apology, the real apology is the moral self-discipline behavior of the specific subject of apology in essence. It is the behavior that reflects the way of moral responsibility and the moral behavior of self-responsibility investigation. The real government apology should be a special kind of government moral behavior. As the subject of apology, the government and its officials are self-accountable or self-accountable. It is a false or incomplete apology and a government apology. The legalization of the government apology will inevitably encounter a dilemma that deviates from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s of the apology and fails to fully realize the proper function of the apology. Make it. Only by taking the road of moral system of government apology and bringing the system of government apology into the scope of new moral system can we truly realize the standardization and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government apology.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truly reflect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overnment's apology system.
【作者单位】: 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特色的政府生态责任追究制度研究”(13BZZ044)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630
【正文快照】: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爱宝;;再释引咎辞职制度的性质与效应[J];行政论坛;2014年04期

2 史青青;;我国“政府道歉”的研究综述[J];长治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3 汝绪华;汪怀君;;国外政府道歉研究述评[J];国外理论动态;2013年09期

4 张乾友;;促进性规则、道德制度与服务型政府的制度框架[J];南京社会科学;2013年08期

5 张康之;;面向后工业社会的德制构想[J];学海;2013年03期

6 唐斌;;政府道歉:溯源、内涵及其责任逻辑[J];晋阳学刊;2012年04期

7 吴小兵;;赔礼道歉的合理性研究[J];清华法学;2010年06期

8 唐斌;;我国政府道歉规范的制度变迁及其特征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09期

9 任建明;;向国外官员学“道歉”[J];人民论坛;2009年20期

10 黄忠;;赔礼道歉的法律化:何以可能及如何实践[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爱宝;;论政府道歉的法制化与德制化[J];理论探讨;2016年04期

2 汝绪华;;当代国际政治中的政府道歉[J];国际展望;2016年04期

3 杨艳;;论社会治理制度与行政人格[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4期

4 蒋成旭;;论国家赔偿中的“赔礼道歉”——以《国家赔偿法》第17条第2项、第3项为中心[J];政治与法律;2016年04期

5 成婧;;组织、行为与制度:政治激励研究的三个维度[J];求索;2015年08期

6 胡流冰川;;危机沟通策略中的政府“微道歉”探讨[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5年04期

7 戴振华;;刍议赔礼道歉不应作为一项民事责任[J];鸡西大学学报;2015年07期

8 黄忠;;一个被遗忘的“东方经验”——再论赔礼道歉的法律化[J];政法论坛;2015年04期

9 陈宝胜;;邻比冲突治理若干基本问题:多维视阈的解读[J];学海;2015年02期

10 杨金川;;论赔礼道歉责任的适用[J];法制博览;2015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康之;;面向后工业社会的德制构想[J];学海;2013年03期

2 黄爱宝;;论面向后工业社会的道德制度[J];江苏社会科学;2013年02期

3 金婧;申锋;;官员道歉的制度化困境及其路径选择[J];法制与社会;2012年02期

4 唐斌;;我国政府道歉规范的制度变迁及其特征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09期

5 周亚越;;官员,仅有道歉是不够的[J];检察风云;2010年02期

6 柴会群;;官员道歉十年史[J];共产党员;2010年01期

7 长平;;官员问责与道歉[J];民主与科学;2009年06期

8 周金恋;;《公务员法》引咎辞职规定之误读[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9 任建明;;向国外官员学“道歉”[J];人民论坛;2009年20期

10 陆琼星;;“引咎辞职”:在道德自律与制度安排之间找一个平衡点[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中电投平圩发电:举办采制化竞赛促燃煤管理水平提升[A];《电站信息》2012年第6期[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娄立平;凯晨广场实行订制化服务[N];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贾琳 西贝;养老服务业更趋智能化订制化[N];中国老年报;2014年

3 谭韧骠;高端地产:订制化之道[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本文编号:13723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13723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e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