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理解问责制度的三个视角及其相互关系

发布时间:2018-01-16 22:25

  本文关键词:理解问责制度的三个视角及其相互关系 出处:《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6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控制 民主 绩效 问责


【摘要】:问责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被寄予了实现治理承诺的期望,即控制、民主和绩效。实现权力控制的问责防止权力形成专制,约束和控制公共机构滥用权力;实现民主价值的问责确保公共行政在致力于民主规范和价值的治理体系中运行,实现公共政策和项目合法性;实现绩效持续提升的问责确保公共政策的实施结果有效益,政府管理能够满足社会公众对执政绩效的期待。每一种问责视角都存在理想模型和现实可能产生的病理现象,而且三者之间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一个三维的立体分析框架,映射现实中的每一种问责制度。问责制"立方"为理解、分析、设计和安排具体的问责制度提供了一个可通约性的框架。
[Abstract]:Accountability is important because it is expected to achieve governance commitments, namely control, democracy and performance. Accountability for power control prevents power from becoming autocratic and constrains and controls abuse of power by public institutions; Accountability for the realization of democratic values ensures that public administration operates in a governance system dedicated to democratic norms and values, and that public policies and projects are legitimized; Accountability for achieving sustained performance gains ensures that the results of public policy implementation are effective. Government management can meet the expectations of the public on governance performance. There are ideal models and possible pathological phenomena in reality in each accountability perspective, and the three are intertwined with each other. Together, it constitutes a three-dimensional analysis framework that maps every accountability system in reality. The "cube" of accountability provides a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analyzing, designing and arranging specific accountability systems.
【作者单位】: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杭州行政学院;
【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绩效评估与行政问责的制度整合研究”(项目编号:13NDJC023Z)
【分类号】:D630.9
【正文快照】: 问责是一个受人追捧的概念,没有人会否认问责对治理现代化的重大价值和意义。因为执掌公权力者必须对他们行使权力的方式和结果承担责任,而问责是促使责任实现的重要方式。然而,公共领域的责任问题极为复杂,它关注复杂治理系统的所有规范、价值和偏好,这些变量代表着一些重叠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章喜松;建立中央对地方高官的问责制度[J];中国人大;2005年11期

2 宋惠芳;;读解与构建问责制度[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徐可立;;问责制度化建设问题思考[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4 张君明;;期待问责制度化[J];民主;2007年07期

5 ;问责制度的科学命运[J];中国劳动保障;2008年11期

6 王环宇;;当前我国政府问责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7 尹文嘉;;问责制度评估的理念与方法[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8 孙彩红;;官员问责制度的现有问题与完善途径[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张芳;宋希沛;;试论我国官员问责制度的欠缺及完善[J];经营管理者;2010年07期

10 陈运勇;;问责制度对加强基层干部监督和管理的成效及意义初探——以化州市特色问责制度为例[J];南方论刊;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徐福山;;完善问责制度 建设责任政府[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行政问责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7·理论专刊)[C];2007年

2 李妙颜;;公民参与——问责制的核心价值所在[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攸笛;郑吉萍;;当前官员问责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A];服务型、责任型、法制型政府建设论文集(《吉林政报》2006·理论专刊)[C];2006年

4 周恩毅;靳小燕;;基于服务型政府的我国问责制度面临的现实问题与路径选择——以2003年以来我国突发事件管理为例[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科学院 艾丽娟邋陈一凡;关于建立公民问责制度的探讨[N];中国人事报;2008年

2 张成立;健全问责制度 增强问责实效[N];人民日报;2010年

3 康宽梁;万安完善错案问责制度[N];人民法院报;2012年

4 周恒;“问题官员”复出,,要回应群众质疑[N];光明日报;2013年

5 中共中央党校 林U

本文编号:14351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14351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4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