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网络信访:概念辨析、实践演进与治理创新

发布时间:2018-01-20 04:53

  本文关键词: 中国政治 信访 网络信访 社会治理 大数据 社会矛盾 出处:《行政论坛》2016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网络信访是中国社会治理创新的一种实践,可以推动传统信访制度发生根本性变革,符合互联网大数据条件下政府治理变革的总体方向。"网络信访"这一概念缘起于政府信访工作的实践,涉及信访信息系统、网上信访、信访信息化和网络信访等四种表述方式。追溯网络信访的实践演进,大体分两个阶段:一是基于政府专网的信访信息系统阶段,二是基于互联网的信访信息系统阶段。以淮安"阳光信访"为案例研究发现,网络信访的治理创新主要体现在方式创新、流程创新、功能创新和制度创新等四个方面,在这四种创新中,方式创新和功能创新起核心作用。
[Abstract]:Network petition is a practice of social governance innovation in China, which can promote the fundamental change of traditional petition system. In line with the overall direction of government governance reform under the condition of Internet big data, the concept of "network petition" originates from the practice of the government's petition work, involving the information system of letters and visits, and online letters and visits. Trac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practice of network letters and visits is divided into two stages: one is the information system of letters and visits based on the special network of the government. The second is the Internet-based petition information system phase. Taking Huaian Sunshine Letters and visits as a case study, it is found that the governance innovation of network petition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innovation of mode and process. In the four aspects of functional innovation and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the innovation of mode and function plays a central role.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南京大学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群体性事件源头治理研究”(12YJC810036)
【分类号】:D632.8
【正文快照】: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巨大成就证明,中国治理的重要经验之一就是发展与稳定的平衡: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稳定的保证。然而,在过去十余年中,这一平衡遭受严重挑战:一方面,由于发展的包容性不够,大量的个体、群体、阶层并不能从发展中获益,越发展,这些个体、群体和阶层的相对剥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立文,王世承;农村经济案件产生公安信访的原因及对策[J];公安教育;2004年02期

2 周光华;浅析集体信访的特点及对策[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 周润根;减少重复信访 维护社会稳定[J];今日浙江;2004年07期

4 于向阳;平安山东与法治信访建设[J];政法论丛;2004年06期

5 李秋学;;信访 何去何从——信访在法治化背景下的命运之争[J];红旗文稿;2004年02期

6 刘武俊;解读《信访条例》新亮点[J];政府法制;2005年05期

7 刘万江;西藏:建立健全制度 依纪依法规范信访举报工作[J];中国监察;2005年12期

8 魏星;;海城大信访为构建和谐社会增色[J];党史纵横;2006年01期

9 蔡民族;;加强信访设施建设 提升信访工作水平[J];政策;2006年06期

10 蒋美华;;和谐信访的建构及其有效运作[J];学习论坛;2007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钟泉伟;;抓好信访稳定工作 促进和谐垦区建设[A];黑龙江省农场管理学会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张伟;;涉诉信访的现状、困境与解决途径[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3 ;揭发类信访的特点与发展趋势[A];中国当代秘书群星文选[C];1999年

4 钟泉伟;;抓好信访稳定工作 促进和谐垦区建设[A];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专辑下册[C];2009年

5 胡子祥;邹志辉;周净;;信访体制改革路径探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充分发挥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A];反腐倡廉理论与实践——海南省监察学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选[C];2006年

7 束锦;;民意诉求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基于“信访”视角的探讨[A];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全国社科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二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充分发挥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A];“反腐倡廉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阎耀军;宋协娜;张美莲;;信访问题预警的理论模型及指标体系[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李小兵;;完善机制固根基 畅通渠道解疑难——从奉新信访实践浅议如何完善群众诉求表达机制[A];江西省宜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建立大信访格局[N];福建日报;2001年

2 视点记者 曹建文 殷泓 本期策划 韩秀琪 徐可;新《信访条例》畅通信访路[N];光明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殷泓;《信访条例》施行三个月点评[N];光明日报;2005年

4 闻过;督查专员:信访也是“新考场”[N];广州日报;2004年

5 省纪委副书记 杜湘成;依纪依法做好信访举报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N];湖南日报;2005年

6 副市长 魏耀民;贯彻信访条例 构建和谐淮南[N];淮南日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许学敏;信访听证:在探索中完善[N];吉林日报;2003年

8 张雪良 邹晓燕;构建大信访管理机制[N];江苏经济报;2004年

9 范昌旺;当前涉诉信访案件的特点及对策[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5年

10 通讯员 雷晓光;敖汉旗检察院群众信访无小事[N];赤峰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余卫东;信访政治:乡村社会中的农民诉求与表达[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张炜;公民的权利表达及其机制建构[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3 李微;涉诉信访制度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4 杨雪;乡村信访过程中的国家基础权力重构[D];吉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469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14469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9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