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政府网络舆情管理现状及完善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 省级政府 互联网 舆情管理 出处:《天津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技术正迅猛发展。我国接入互联网20多年来,互联网治理不断朝着科学化、正规化、系统化方向发展,网络舆情的管理也在不断受到重视。从我国网络舆情产生、发展的脉络以及当前态势看出,互联网的聚集放大效能,使得本不属于中央事权之内的局部事件,造成全国影响,打破行政区划,基层政府无力管控。因此省级政府部门网络舆情管理的作用地位日益凸显。本文为省级部门实现对网络舆情的善用、善管、善治,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可操作性的措施对策,对地方政府贯彻落实群众路线,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现实意义。通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跨学科研究法等方法,充分结合我国互联网舆情形势特点,在论证省一级政府部门加强网络舆情管理的必要性、阐述互联网舆情的危害影响以及政府部门的完善对策等关键环节进行了理论创新。本文归纳了网络舆情对我国省级部门管理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包括:网上违法犯罪行为颠覆道德观念,危害信息安全和政治安全,外部多种价值理念通过网络舆论场侵害意识形态安全,地方政府部门管理活动备受压力。分析了省级政府部门出现的问题和不足:思想观念上受思维定式、误区影响深重;互联网舆情工作方法策略不当;知识储备和业务技能有待提升;工作力量有待优化整合;全国影响力的大型网站、平台往往突破了地方管控的边界;反应迟缓、危机公关能力不足等顽疾。借鉴国际经验,提出了强化舆情管理工作的业务培训;建立健全舆情工作机制,促进形成工作合力;制定有利政策法规,调动社会资源服务舆情管理;从人才引进、技术研发、宣传教育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等主要完善对策。
[Abstract]:In the era of Internet, new media technology is developing rapidly. For more than 20 years, Internet governance in China has been developing in the direction of science, formalization and systematization. The management of network public opinion is also receiving constant attention. From the emergence, development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network public opinion in our country, we can see that the gathering and magnifying effect of the Internet makes local events which are not part of the central authority, causing national influence. As a result, the role of network public opinion management of provincial government departments is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argeted measures for provincial departments to make the best use of network public opinion, good management and good governance. The operational measures hav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local government to carry out the mass line, improve the level of social management, and build a harmonious society. 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use of literature research, case analysis and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etc. Fully comb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ituation of Internet public opinion in our country, and demonstrating the necessity of strengthening the management of network public opinion by provincial government department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mpact of Internet public opinion on the management of provincial departments in our country, and summarizes the impact and influence of network public opinion on the management of provincial departments in China, including the theoretical innovation of the key links, such as the harmful effects of Internet public opinion and the consummation countermeasures of government departments. These include: illegal and criminal acts on the Internet subverting moral concepts, endangering information security and political security, and various external values infringing on ideological security through the network public opinion field. The management activities of local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re under pressure. The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of provincial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re analyzed. Knowledge reserves and business skills need to be improved; work forces need to be optimized and integrated; large websites with national influence often break through the boundaries of local control; chronic diseases such as slow response, inadequate capacity for crisis public relations, etc. Learn from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Put forward to strengthen the business training of public opinion management,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working mechanism of public opinion,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work force, formulate favorable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mobilize social resources to serve public opinion management, introduce talent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increasing investment and other major measures to improve.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3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毅;;略论网络舆情的概念、特点、表达与传播[J];理论界;2007年01期
2 胡圣方;杨文德;;网络舆情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胡江春;;网络舆情(2007年11月16日—12月15日)[J];中国改革;2008年01期
4 刘军;;互联网时代网络舆情的应急处理[J];理论学习;2009年01期
5 周志强;;网络舆情与“口香糖思想”[J];人民论坛;2009年04期
6 陈婴虹;;论网络舆情对司法的影响[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02期
7 李俊逢;;网络舆情的临战引导——基于哈尔滨警察与大学生互殴事件的分析[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8 顾翔;;从网络舆情看网络对政治和文化影响的差异[J];才智;2009年16期
9 李静;;论政府善治视阈下网络舆情研究[J];理论界;2009年09期
10 王琳;汪海燕;吴武忠;张建升;张敬博;孟澍菲;;如何做好涉检网络舆情的研判与应对工作[J];人民检察;2009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任铭;陈俊鑫;;我国网络舆情及管理策略研究[A];2011年全国通信安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潘崇霞;;网络舆情演化的阶段分析[A];信息化、工业化融合与服务创新——第十三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潘庆芳;周萍;;涉路网络舆情的现状及应对建议[A];中国公路学会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分会2011年度年会暨第十八次全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大鹏;;加强新形势下检察机关网络舆情体系建设[A];第27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5 曹俊喜;刘云;徐希源;;电力行业网络舆情监测分析技术研究与系统设计[A];2012年电力通信管理暨智能电网通信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6 冉治平;;提高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的几点思考[A];浙江烟草(2012年第3期总第122期)[C];2012年
7 疏学明;郑魁;张辉;袁宏永;;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信息管理方式探讨[A];中国突发事件防范与快速处置优秀成果选编[C];2009年
8 耿骞;刘颖;;网络舆情的形成、传播及监测方法[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9 韩伟;张洪涛;;网络舆情与青少年媒介认知能力构建[A];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六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10 曾华艺;;网络舆情危机事件指标体系探讨[A];信息化、工业化融合与服务创新——第十三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自贤 通讯员 吴涛;网络舆情助推汉江中院司法为民[N];湖北日报;2010年
2 通讯员 王宏杰;注重网络舆情监督 网上网下良性互动[N];检察日报;2010年
3 四川省地税局直属分局 韦一新 胡晓驰;正确应对征纳纠纷引发的网络舆情危机[N];中国税务报;2010年
4 唐莉 记者 郭树仁;梅河口检察院加强涉检网络舆情研判与应对工作[N];北方法制报;2010年
5 记者 卢志坚 通讯员 胡连芳;江苏大丰:征聘百名“网络舆情监督员”[N];检察日报;2009年
6 见习记者 施燕燕;应对网络舆情与三项重点工作息息相关[N];检察日报;2010年
7 记者 吴汉松;提升引导网络舆情能力[N];石狮日报;2010年
8 四川省内江市工商局 吴明显 杨晓彬;建议加强网络舆情收集分析及引导工作(下)[N];中国工商报;2010年
9 吴明显;内江积极加强网络舆情监测[N];中国工商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白真智;探秘网络舆情市场[N];人民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玉强;网络舆情危机的政府适度反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何健;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特征与管理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3 石新宇;当代大学生网络舆情分析及对策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4 曹学艳;突发事件动态网络舆情挖掘与应对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5 方付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张伟;基于复杂社会网络的网络舆情演化模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7 陈t熀,
本文编号:15394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1539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