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府际关系的四大主流模式研究
本文选题:府际关系 切入点:委托-代理结构模式 出处:《国外理论动态》2016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当前,府际关系(即政府间关系)毋庸置疑成为了中国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经济学的热门研究课题,其学术重要性与发展前景自不待言。科学化的学术议题需要科学化的研究路径作为支撑与保证,目前国内外尚无普遍公认的针对府际关系的研究范式,该领域观点各异,且各有千秋。文章全面参考了国内外的先期性学术探讨,并以中国府际关系的演进与走向为参照系,提出委托—代理结构模式、法律制度模式、理性选择模式、相互依赖模式,作为分析府际关系的四大主流模式。
[Abstract]:At present, inter-government relations (i.e. 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 have undoubtedly become a hot research topic in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 public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 There is no doubt that its academic importance and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 Scientific academic issues need to be supported and guaranteed by scientific research paths. At present, there is no universally recognized paradigm for research on 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re are different views in this field. The article makes a comprehensive reference to the advance academic discussion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akes the evolution and trend of China's 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 as the reference frame, and puts forward the principal-agent structure model, the legal system model, the rational choice model and the interdependence model. As the four main modes of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vernment and government.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D0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张紧跟;;府际治理:当代中国府际关系研究的新趋向[J];学术研究;2013年02期
2 高飞;罗湘衡;;国外关于经济增长的政治学研究综述[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3 杨龙;新制度主义理论与中国的政治经济学[J];教学与研究;2005年07期
4 孙柏英;;新政治经济学与当代公共行政[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5 布莱恩·R·奥帕斯金,黄觉;联邦制下的政府间关系机制[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2年01期
6 吴卫生;地方政府的产生与发展比较研究[J];江汉论坛;1997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湘衡;;分析府际关系的四大主流模式研究[J];国外理论动态;2016年06期
2 李晓飞;;跨省户籍制度改革中的府际博弈与利益整合[J];行政论坛;2016年03期
3 李东泉;;地方政府规划管理组织间关系——基于政府门户网站友情链接的社会网络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6年03期
4 丁荣萍;韩玉刚;;皖江城市带跨界生态环境治理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4期
5 王晓燕;;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研究范式与评估[J];山东社会科学;2015年08期
6 郑毅;;论上下级民族自治地方政府间关系的法律调整[J];法商研究;2015年04期
7 邱国栋;黄睿;;分时权变:蕴藏在管理实践中的组织治理与创新机制[J];财经问题研究;2015年07期
8 范琳琳;;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浅谈我国政府行政成本问题[J];对外经贸;2015年05期
9 宁晋;;政府行政改革背景下的府际关系转型问题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年09期
10 胡嘉佩;张京祥;;跨越零和:基于增长联盟的市-区府际治理创新——以南京河西新城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5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温家宝;;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J];求是;2012年08期
2 魏治勋;;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悖论与制度性重构[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张紧跟;;当代中国地方政府间关系:研究与反思[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4 何勇;;深入推进政务公开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出新贡献[J];求是;2008年10期
5 李文星;朱凤霞;;论区域协调互动中地方政府间合作的科学机制构建[J];经济体制改革;2007年06期
6 张明军;汪伟全;;论和谐地方政府间关系的构建:基于府际治理的新视角[J];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11期
7 刘祖云;;政府间关系:合作博弈与府际治理[J];学海;2007年01期
8 王永钦;张晏;章元;陈钊;陆铭;;中国的大国发展道路——论分权式改革的得失[J];经济研究;2007年01期
9 赵鼎新;;集体行动、搭便车理论与形式社会学方法[J];社会学研究;2006年01期
10 孙健含;;我国地方政府间无序竞争的危害、动因及对策分析[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建新;;北京市服务型政府调研报告——以府际关系为切入点[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年09期
2 林尚立;;重构府际关系与国家治理[J];探索与争鸣;2011年01期
3 乌云高娃;姜伟;;试论中央与地方府际关系的基本模式及其发展趋势[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董娟;;府际关系研究:理念、视角与路径[J];岭南学刊;2014年02期
5 贾菲;;府际关系视角下的政策执行问题分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6 谢庆奎;中国政府的府际关系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7 常靖;;浅论当代中国的府际关系[J];甘肃农业;2006年09期
8 张经远;;论伙伴型城市府际关系的构建[J];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9 程香丽;;论现阶段我国府际关系面临的主要问题——从法制的视角分析[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10 郑娟;李刚;;国内近年来对府际关系研究综述[J];宁夏党校学报;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华;;中国地方政府绩效差距研究——基于府际关系视角的解释简纲[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2 郭泽保;;府际关系视域下的地方政府竞争与合作[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牧青;府际和谐: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N];中国改革报;2008年
2 黑龙江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宋林霖;地方政府府际关系的构建路径[N];黑龙江日报;2011年
3 支振锋;乌龙限号背后是府际关系短板[N];法制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帆;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府际关系:一种法律的途径[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璇;自然灾害管理中的府际关系[D];南京大学;2015年
2 李珊;省市县府际关系的变革与发展[D];浙江大学;2006年
3 董国斌;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纵向府际关系协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单婷婷;基于整体性治理的京津冀府际关系协调模式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5 刘光坤;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府际关系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6 张孝文;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方府际关系及其治理[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7 秦文一;地方政府间竞争背景下县级府际关系协调机制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0年
8 闫晶;论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府际关系[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9 辛恺;城市群发展中的府际合作模式研究[D];广东海洋大学;2013年
10 房舟;区域治理视角下府际关系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5902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1590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