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知识对公务员危机决策能力的影响研究
本文选题:隐性知识 切入点:危机决策 出处:《西北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隐性知识具有模糊性,难以清晰表达和进行逻辑编码,也不利于传播学习,目前学术界对隐性知识的定义尚未统一。本文综合多位学者的观点,将隐性知识具体表述为经验、直觉、灵感、顿悟、洞察力、预见性、意志力、价值观、心智模式、团队默契和组织文化。本文分析了在危机情境中,公务员受到时间、信息、资源及主观方面的影响,在显性知识难以有效发挥作用的情况下,隐性知识对公务员危机决策行为产生的影响。受到现行官僚制组织形式的制约和公务员个人因素的影响,组织内信息和知识传递受到限制,难以形成隐性知识共享交流的氛围;公务员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也不愿主动分享自身隐性知识。这种局面的形成,不利于公务员隐性知识的积累,影响公务员危机管理能力的提升。本文针对隐性知识对公务员进行危机决策的重要支撑作用及当下公务员隐性知识不足的现状,提出了发掘公务员隐性知识以提高危机决策质量的方法。结合知识螺旋理论、“干中学”理论和内隐学习理论,文章从个人层面、组织层面及政府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发掘公务员隐性知识的方法。个人层面通过继续教育、专家培训、师徒模式和情景模拟等方法的学习和应用,以发掘公务员隐性知识;组织层面通过改善组织结构,加强组织内部沟通和知识共享,培养团队默契和组织文化,以促进公务员隐性知识在组织内部的共享学习;政府保障层面通过制度保障、资金保障和网络平台的应用保障,促进公务员隐性知识的学习和积累。
[Abstract]:Tacit knowledge is fuzziness, it is difficult to express and code logically, and it is not conducive to spreading learning. At present, the definition of tacit knowledge in academic circles has not yet been unified. This paper synthesizes the views of many scholars and expresses tacit knowledge as experience. Intuition, inspiration, epiphany, insight, foresight, willpower, values, mental models, team understanding and organizational culture. When explicit knowledge is difficult to play an effective role, tacit knowledge has an impact on civil servants' crisis decision-making behavior. It is restricted by the current bureaucratic organizational form and influenced by individual factors of civil servants. The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transmission in the organization is restricted, it is difficult to form the atmosphere of tacit knowledge sharing and exchange; the civil servants are not willing to share their own tacit knowledge out of the consideration of their own interests. It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accumulation of civil servants' tacit knowledge and affects the improvement of civil servants' crisis management ability. This paper aims at the important supporting role of tacit knowledge for civil servants in crisis decision-making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ivil servants' lack of tacit knowledg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methods of excavating civil servants' tacit knowledg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risis decision making, combining the theory of knowledge spiral, the theory of "dry middle school" and the theory of implicit learning. In the aspects of organization and government security,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methods of discovering civil servants' tacit knowledge. At the individual level, they can discover the civil servants' tacit knowledge through the 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the methods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expert training, teacher and apprenticeship model and situational simulation. Through improving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strengthening internal communication and knowledge sharing, cultivating team tacit understanding and organizational culture to promote the shared learning of civil servants' tacit knowledge within the organization, the level of government security is guaranteed through the system. Fund guarantee and network platform application guarantee, promote the study and accumulation of civil servant tacit knowledge.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30.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世贸组织及其基本职能──公务员世贸组织知识讲座之一[J];中国公务员;2002年03期
2 孙辉;;员工个人知识组织化问题研究[J];学理论;2011年32期
3 本刊特约评论员;;以积极进取姿态应对加入世贸组织[J];实践;2002年05期
4 ;民间组织知识讲座(5-2)[J];中国民政;2004年09期
5 ;朱昒基强调入世后需把握八点[J];四川政报;2001年36期
6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周诗豪;;组织知识分享中信任因素的作用研究[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张琳;郭锦镛;;组织知识泛接触传播系统平稳性与控制研究——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A];第八届中国青年运筹信息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6年
3 吴翠花;万威武;;基于自主创新的组织知识创造机制研究[A];首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2005年论文集(下)[C];2005年
4 王长峰;王化兰;史志武;檀程操;赵迪;王X;;复杂动态环境下特大型科技(工程)项目组织知识流程集成优化和实证研究[A];第十四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2年
5 郑秀榆;张玲玲;;基于知识位势的组织知识转移与共享的激励机制研究[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李靖华;庞学卿;;新服务开发过程中组织文化与知识转移研究:匹配模型[A];浙商研究2011[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摩根·威策尔(Morgen Witzel) 译者/孙谊;组织知识 让知识“活”起来[N];中国证券报;2005年
2 桑粤春(作者系九届全国人大代表、长春吉港集团监事局主席);关于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思考[N];吉林日报;2002年
3 整理 刘霞;让知识流动起来[N];中国质量报;2009年
4 刘正南(作者为湖南益阳市电信分公司总经理);创建学习型组织永葆企业之树常青[N];人民邮电;2002年
5 陈劲;内外夹攻实施知识管理[N];中国质量报;2012年
6 综边;澄清三个认识误区 提出七项应对措施[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2年
7 记者 顾春阳;我市表彰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N];长春日报;2006年
8 孟东平;世界听到了中国的声音[N];国际商报;2003年
9 王子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评估与展望[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袁静;基于融知发酵模型的组织知识需求、获取与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2 潘陆山;网络创业中变革驱动的组织知识共享特征及其绩效机制:组织记忆的视角[D];浙江大学;2010年
3 席运江;组织知识的网络表示模型及分析方法[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4 张学和;科技组织情境下知识型员工创新绩效实证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5 聂品;创意组织知识创造机制的太极模型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6 张昕光;组织知识共享的实现途径及其风险控制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丽莉;个人向组织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8年
2 陈正浩;基于博弈论的个人与组织知识转化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3 郭静静;企业员工组织认同结构维度及其相关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4 叶东海;组织知识共享网络模型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5 孙婷;个人向组织知识转移的过程与效果的关系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8年
6 孙智妍;校企合作中跨组织知识共享的影响机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7 李晓媛;A企业坐席岗个人知识向组织知识转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8 朱鹏飞;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组织内知识共享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9 仇鹏;组织知识网络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10 黄影;基于动机拥挤效应的个人向组织知识转移的激励模式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336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1633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