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正式政治的研究:视角与争鸣
本文选题:非正式政治 切入点:制度视角 出处:《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摘要】:非正式政治理论是分析东亚国家尤其是中国政治的一个非常有用的分析框架。围绕"非正式政治的形成原因"这一议题,学术界形成了三种不同的分析视角:制度视角、文化视角、制度和文化双重视角。三者对非正式政治的形成原因、基本功能、发展方向有不同的看法。制度视角认为正式制度不发达导致非正式政治的产生,由此认为非正式政治是麻烦和问题的制造者,其发展方向是被正式政治替代。文化视角认为文化基因是非正式政治产生的根源,并认为非正式政治破坏正式政治的统一性和有效性。与前两者不同,制度和文化的双重视角认为任何制度环境和文化背景都存在非正式政治,非正式政治可能破坏正式政治,也可以补充正式政治的不足,其发展方向是逐步理性化。
[Abstract]:Informal political theory is a very useful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East Asian countries, especially Chinese politics.Around the topic of "the causes of the formation of informal politics", the academic circles have formed three different perspectives of analysis: institutional perspective, cultural perspective, institutional perspective and cultural perspective.They have different views on the formation reason, basic function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informal politic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stitution, the author thinks that formal system underdevelopment leads to the emergence of informal politics, so informal politics is the cause of trouble and problem, and its development direction is to be replaced by formal politics.Cultural perspective holds that cultural genes are the root of informal politics, and that informal politics undermines the un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formal politics.Different from the former two, the dual perspective of institution and culture holds that informal politics exists in any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informal politics may destroy formal politics, and can also supplement the shortcomings of formal politics.Its development direction is gradually rational.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专项项目“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政治思想研究”(16ZZD022) 2016年度广州市社科规划课题(2016GZYB30)
【分类号】:C912.3;D63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马骏,侯一麟;中国省级预算中的非正式制度:一个交易费用理论框架[J];经济研究;2004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清;;中国非正式政治的研究:视角与争鸣[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2 梁平汉;高楠;;实际权力结构与地方政府行为: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17年04期
3 魏万青;刘庄;;冲突背景下的非正式制度与政策落实——以宗族网络对计划生育影响为例[J];社会学评论;2017年01期
4 高德步;何富彩;;如何测度预算软约束?——来自1998至2014年我国中央政府对省级政府净补助的证据[J];投资研究;2017年01期
5 李淑芳;张启春;;横向预算权力配置与政府治理能力:一个预算交易费用的视角[J];地方财政研究;2016年12期
6 王自亮;陈洁琼;;科层理性与人情社会的冲突与平衡[J];浙江学刊;2016年06期
7 孔卫拿;;功能与过程视野下的转移支付分配——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J];地方财政研究;2016年06期
8 谷民崇;;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复杂性分析[J];行政论坛;2016年03期
9 王秀芝;;从预算管理流程看我国政府预算管理改革[J];财贸经济;2015年12期
10 刘苓玲;任斌;任文晨;;官员交流对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影响——来自省长、省委书记交流的经验证据[J];南方经济;2015年10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黄继忠;省级财政支出制度:委托代理关系下的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宝琴;努力提高政治协商的质量[J];北京社会科学;2001年04期
2 何萃法;政治协商在发扬民主中的重要作用[J];合肥联合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3 陈华光;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中党员委员应自觉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J];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S1期
4 文世达;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新发展[J];四川统一战线;2001年09期
5 黄海霞;政协委员的忧患意识[J];w挛胖芸,
本文编号:17014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1701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