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软实力视域下的民族认同
本文选题:文化 切入点:软实力 出处:《青海社会科学》2017年06期
【摘要】:文化软实力意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认同感而产生的文化亲和力、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是维护和实现国家利益能力的文化价值表达。民族认同内含民族成员对所属民族的理性认知、情感依附与心理归属。文化软实力概念的提出与民族认同命题的强调,是全球化时代文化交融交锋的历史脉络和时代凸显。文化软实力与民族认同息息相关、内在契合,作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认同不仅是文化软实力生发的基础性环节和内生性力量,而且是文化软实力的根基性呈现和价值性归旨。聚焦文化软实力与民族认同的关系视域,探讨文化软实力的物质转换和现实强化,诠释民族认同特质的多维阐发与文化意蕴,既有助于软实力的现实强化,又有助于民族认同的时代固基。
[Abstract]:Cultural soft power refers to the cultural affinity, influence, cohesion and inspiration produced by a country or region based on cultural identity. It is the expression of cultural value to maintain and realize the national interest ability.Ethnic identity contains rational cognition, emotional attachment and psychological attribution of ethnic members.The concept of soft power of culture and the emphasis of the proposition of national identity are the historical context and times of cultural blending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ultural soft power, national identity is not only the basic link and endogenous for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soft power.Moreover, it is the foundation of cultural soft power and the aim of value.Focusing o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al soft power and national identity, probing into the material transformation and practical strengthening of cultural soft power, and interpreting the multidimensional interpretation and cultural implic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ational identity will help to strengthen the reality of soft power.It also helps to consolidate the foundation of the times of national identity.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藏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五个认同’研究”(编号:16AZD039) 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特点与政治认同研究”(批准号:2016MZXY01)
【分类号】:D6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吉昌;民族认同与中华民族的发展[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张莹瑞;徐海波;阳毅;;民族认同在民族间态度中的积极作用[J];心理科学进展;2009年06期
3 唐胡浩;;论各民族认同与中华民族认同的整合[J];咸宁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周佳;杨明东;;浅论宗教信仰对民族认同形成过程的影响[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年11期
5 罗平;张雁军;;民族认同的心理学研究述评与展望[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王付欣;易连云;;论民族认同的概念及其层次[J];青海民族研究;2011年01期
7 柏贵喜;;民族认同与中华民族认同浅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11期
8 苏昊;;民族意识、民族认同的界定和研究述评[J];中外企业家;2012年08期
9 王彦;李凤艳;;俄白关系中的民族认同因素分析:白俄罗斯视角[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12年05期
10 陈茂荣;;“民族认同”的源与流及其认同变迁[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张莹瑞;佐斌;;青少年的民族认同及其对亲社会价值观和行为的影响[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宫玉宽;;我国少数民族民族认同中的宗教因素[A];宗教与民族(第五辑)[C];2007年
3 刘新利;;试论全球化时代大众传媒与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A];新闻学论集第27辑[C];2011年
4 赵旭东;;龙牌与中华民族认同的乡村建构——以华北一村落庙会为例[A];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人类学高级论坛2008卷[C];2008年
5 常永才;呼和塔拉;;族内文化差异与民族认同:新疆蒙族个案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徐杰舜;周大鸣;范可;陈志明;王明珂;赵杨;吴桂清;;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第七届人类学高级论坛圆桌论坛纪实[A];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人类学高级论坛2008卷[C];2008年
7 王欣;;试论民族认同的相对性——以民族学田野调查为例[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王希恩;说民族认同[N];学习时报;2002年
2 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 卢瑶邋陈谊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 张庆林;心理学视野中的少数民族青少年民族认同[N];中国民族报;2007年
3 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张践;国家认同下的民族认同与宗教认同[N];中国民族报;2010年
4 中央编译局当代所 李义天;构建认同意识下的多民族国家[N];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吴楚克;哈萨克斯坦的多重民族认同[N];中国民族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陈茂荣;马克思主义视野的“民族认同”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2 时春丽;俄罗斯族民族认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3 史慧颖;中国西南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民族认同心理与行为适应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4 栗志刚;民族认同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毕跃光;民族认同、族际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共生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张宝成;磨合与交融:呼伦贝尔巴尔虎蒙古人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都日晨;民族认同与爱国立义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2 邸亮;回汉通婚家庭子女的民族认同[D];浙江大学;2015年
3 路哲明;塔城柯尔克孜族宗教信仰与民族认同关系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6年
4 陈志静;族的界限与认同:以S市蒙古族群体为例[D];沈阳师范大学;2016年
5 伊日乖;迁居他乡土族人文化与民族认同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6年
6 张丽蓉;3-6岁苗族儿童民族认同发展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7 翦延;小组工作介入散居维族青年民族认同困惑的应用研究[D];贵州大学;2016年
8 赵静;民族认同与广西少数民族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6年
9 高星;少数民族新生代农民工民族认同的差异与建构[D];齐齐哈尔大学;2016年
10 徐宗阳;中国共产党民族认同思想研究(1921-1945)[D];浙江财经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17153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1715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