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社会组织建设及其创新研究
本文选题:温州 + 社会组织 ; 参考:《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社会组织在现代社会管理体制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且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对社会组织的建设从理念、制度到实践纷纷开展改革,一些先行地区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探索出了成功的改革道路。温州对社会组织建设改革也是这些积极探索的组成部分,并且有着自身鲜明的特色。温州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民营经济的充分发展和雄厚的民间资本,为社会组织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使社会组织与市场经济同步发展。温州社会组织的发展曾在一段时间内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2014年2月,温州市被列为第一批“全国社会组织建设创新示范区”,为温州社会组织的建设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改革机遇。探索和实践过程中,温州在社会组织的建设和发展方面也彰显了“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温州人精神,如直接登记制度、民办非企业单位产权回报制度等改革领全国之先,首个政府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试点文件出台,首个地级市非公募基金会审批等。经过发展,温州社会组织初步形成了门类齐全、层次不同、覆盖广泛的社会组织体系,在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承担社会服务职能、倡导公益慈善事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温州现代社会治理中的重要力量。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和文献,通过对民政部门工作人员、社会组织相关人士的深入访谈,到温州鞋革行业协会、社区社会组织进行实地调研和考察,对温州社会组织建设的沿革、创新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深刻的分析。在梳理了温州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现状的基础上,着重从政策和管理体制两方面总结了温州社会组织的改革创新,分析和归纳出现阶段温州社会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引出进一步加大温州社会组织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文章希望在借鉴国内外社会组织先进经验基础上,结合温州社会组织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在加强温州社会组织建设方面形成思路、提出对策。文章从优化社会组织发展环境、加强社会组织的培育扶持、加大对社会组织的监督管理三个方面提出建议,力图构建相对完善的温州现代社会组织体系,用改革创新的实践,创造社会组织建设上更具有创新意义的温州经验。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our social organization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and irreplaceable role in the modern social management system. In recent years, from the central to the local level,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organizations has been reformed from concept, system to practice one after another. Some leading areas have accumulated rich practical experience and explored the successful reform path. Wenzhou's reform of social organization construction is also a part of these active exploration, and has its own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As the front position of our country's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full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conomy and abundant folk capital have laid the economic foundation for the rise and development of social organization, and made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develop synchronously with the market economy.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organizations in Wenzhou has aroused strong social concern for a period of time. In February 2014, Wenzhou City was listed as the first batch of "National Social Organization Building Innovation demonstration Zone". Wenzhou social organiz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greater space for development and more opportunities for reform. In the process of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Wenzhou has also demonstrated the spirit of "reform and innovation and being the first"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ocial organizations, such as the direct registration system, the system of return on property rights of private non-enterprise units, and so on. The first government to transfer functions to social organizations issued the pilot document, the first prefectural city non-public fund approval and so on. After development, Wenzhou's social organizations have initially formed a complete range of social organizations with different levels, covering a wide range of social organization systems, promoting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maintaining the order of the market economy, and assuming the functions of social services. Advocate public welfare philanthropy and other aspect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become Wenzhou modern social governance of an important force. Through consulting a large number of materials and documents, through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civil affairs department staff and relevant people of social organizations, this paper goes to Wenzhou Shoe Leather Industry Association and community social organizations to conduct field research and investigation. To Wenzhou social organization construction history, the innovation carries on th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and the profound analysis. On the basis of comb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ocial organ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in Wenzhou,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social organization in Wenzhou from the aspects of policy and management system, and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organization in Wenzhou at the present stage. Lead to further increase Wenzhou social organization construction necessity and urgency. Based on the advanced experience of social organiz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social organization in Wenzhou, this paper hopes to form a train of thought and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in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organization in Wenzhou.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rom three aspects: optimizing th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of social organizations, strengthening the cultivation and support of social organizations, increasing the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of social organizations, trying to build a relatively perfect modern social organization system in Wenzhou, and making use of the practice of reform and innovation. To create a more innovative social organization on the Wenzhou experience.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3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盛会绘就新蓝图 风好正是扬帆时——全国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南京召开[J];社团管理研究;2007年03期
2 ;谱写社会组织建设新篇章[J];社团管理研究;2008年01期
3 赵军;;试论社会组织建设体系[J];社团管理研究;2008年04期
4 吴亚兰;;关于新时期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的思考[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8年02期
5 陈志卫;;加强社会组织建设[J];宁波通讯;2009年02期
6 李敏之;王荣佐;周影;钟伟;;重庆市社会组织建设管理调研报告[J];社团管理研究;2009年03期
7 逯惠艳;;社会组织建设中的政府作用探析——以吉林省为视角[J];行政与法;2010年04期
8 董励华;;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的几点建议[J];领导文萃;2011年09期
9 王劲颖;;对现代社会组织建设推动现代民政发展的思考[J];社团管理研究;2011年12期
10 陈莲凤;;反腐败与中国社会组织建设[J];长春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崔慧霞;;市场化进程中政府职能转变对社会组织建设的影响效应[A];市场经济与政府职能转变——2012年岭南经济论坛暨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李源潮;;从战略高度认识加强老年社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A];陕西老年学通讯·2011年第1期(总第85期)[C];2011年
3 ;略阳县老年社会组织建设成效明显[A];陕西老年学通讯·2011年第3期(总第87期)[C];2011年
4 黄少兰;;关于加强茂名市社会组织建设的思考[A];学会建设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2013年广东省学会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5 周运源;卢杨帆;孔超;张欢;;社会组织建设与完善政府职能探讨——基于完善广东社会组织建设的思考[A];市场经济与政府职能转变——2012年岭南经济论坛暨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商洛市商州区高度重视老年社会组织建设[A];陕西老年学通讯·2011年第3期(总第87期)[C];2011年
7 冯陵;;海南科学发展与社会组织建设[A];海南省社科类社团秘书长培训暨社团工作研讨会文集[C];2009年
8 王煜;;朝阳区团结湖街道的社会组织建设[A];当代北京研究(2011年第4期)[C];2011年
9 李发永;;浅谈社团的规范化管理与创新[A];海南省社科类社会组织工作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习近平;;加强老年社会组织建设 进一步发挥好离退休干部的积极作用[A];陕西老年学通讯·2011年第1期(总第85期)[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芬蕊 黄宏耀;文昌市规范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N];中国社会报;2010年
2 本报评论员;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社会组织建设[N];云南日报;2013年
3 安建强 王云岩;社区与社会组织建设¨双轮驱动”[N];中国社会报;2013年
4 记者 武希刚 通讯员 徐健;推动社会组织建设创新发展[N];莱芜日报;2013年
5 丁素凤;仙居县四举措推进阳光社会组织建设[N];中国社会报;2013年
6 陈志卫;加强社会组织建设[N];宁波日报;2007年
7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教授 刘少杰;把握社会组织建设的特殊性[N];人民日报;2007年
8 本报评论员;努力开创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新局面[N];中国社会报;2007年
9 文化部副部长 赵维绥;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N];中国文化报;2008年
10 杨一民;上海:从五方面规范社会组织建设[N];中国工业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姚华平;国家与社会互动:我国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的路径选择[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蔡为为;温州社会组织建设及其创新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2 徐子梁;新世纪以来党和政府关于社会组织建设的思想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年
3 叶植缅;阳西县社会组织建设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4 章珏;浙江省社会组织建设及其创新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5 吴耿淡;连山农村社会组织的建设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6 黄宇冬;青少年社会组织建设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7 王云霞;转变政府职能与发展社会组织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8 王昱琛;社会管理创新视角下的社会组织建设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9 刘晓飞;营口市社会组织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8162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1816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