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基于岗位与绩效管理的Y镇政府薪酬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12 16:32

  本文选题:薪酬体系 + 乡镇政府 ; 参考:《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乡镇政府是我国政权体系的末梢,基层政府的效能高低直接影响着政府部门的公信力。然而目前乡镇政府管理体制中薪酬体系不够规范,不同岗位苦乐不均,绩效考核不科学导致薪酬均等化和激励作用的缺失,严重影响了服务型政府的打造。本论文以薪酬理论、岗位管理和绩效管理相关理论为基础,分析乡镇政府的薪酬管理状况,重点剖析了Y镇政府薪酬管理体系和绩效评估体系的问题所在,结合实际提出了薪酬体系的完善方案,即基于岗位与绩效管理的薪酬管理体系。在新的体系中,将薪酬分为固定薪酬与浮动薪酬两部分,浮动薪酬与岗位和绩效相关。首先确定岗位簇和岗位簇内岗位系数浮动范围,通过岗位评估确定系数值;其次结合平衡计分法(BSC)和关键绩效指标法(KPI)完善了绩效考核体系,将绩效考核指标分为部门的和个人,通过对部门和个人的绩效评估成绩,形成了绩效系数。最后,通过“岗位绩效薪酬基数*岗位系数*绩效系数”确定工作人员浮动薪酬。同时通过绩效考核结果调整下一年度岗位,从而拓宽工作人员晋升渠道。本薪酬系统将个人岗位、部门业绩、个人业绩、组织目标四者紧密结合,实现了薪酬分配的公平性,提升了员工的积极性,同时促进了服务型政府的打造。该方案虽然是针对Y镇政府实际情况提出,但是因为其理论的普遍性,该体系对基层政府机关有一定借鉴意义。
[Abstract]:The township government is the end of the political power system of our country, and the efficiency of the grass-roots government directly affects the credibility of the government department. However, at present, the salary system is not standardized in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township government, the different posts are not equal, and the unscientific performance appraisal results in the loss of the equal pay and the lack of incentive function, which seriously affects the creation of the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compensation, post management and performance manage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atus of compensation management of township government, and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compensation management system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of Y township government. Based on the practice,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perfect scheme of compensation system, that is, the salary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post and performance management. In the new system, the compensation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fixed compensation and floating compensation, and floating compensation is related to position and performance. Firstly, the floating range of post coefficient in post cluster and post cluster is determined, and the coefficient value is determined by post evaluation. Secondly, the performance appraisal system is improved by combining the balanced score method (BSCA) and the key performance index method (KPI). The performance appraisal index is divided into department and individual, and the performance coefficient is formed by evaluating the performance of department and individual. Finally, the floating salary is determined by the base of post performance compensation * post coefficient * performance coefficient.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performance appraisal results adjust the next year post, thereby widening the staff promotion channel. The compensation system combines personal position, departmental performance, individual performance and organizational goal four closely, realizes the fairness of salary distribution, promotes the enthusiasm of employees, and promotes the creation of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at the same time. Although this scheme is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Y township government, but because of the universality of its theory, the system has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 to the grass-roots government organ.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3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昊;;小议薪酬管理中的公平原则[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2期

2 于书勇;;石油企业薪酬分配的几点思考[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0年05期

3 黄英凤;;浅谈医院劳动用工的薪酬管理[J];法制与经济(中旬);2012年07期

4 李静;;大学生村官薪酬分配问题浅析——以北京市大学生村官为例[J];榆林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5 董红升;;如何做好粤电水电系统薪酬体系改革的和谐稳定工作[J];世纪桥;2012年17期

6 林筠山;;关于高校薪酬制度发展趋势的探索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2年05期

7 汤;夏晓红;;国企薪酬分配的乱象[J];当代社科视野;2012年Z1期

8 张洁;孙文民;夏俊杰;;重视人才培养 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J];学理论;2009年24期

9 葛瑞原;王而山;;薪酬分配向职代会报告不可流于形式[J];时代风采;2008年10期

10 侯小梅;徐海娟;;人力资源——薪酬管理[J];世纪桥;2009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军;;建立和完善以业绩考核和评价为基础动态薪酬分配体制[A];第七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6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邱学宏;;健全内部市场化运作 创新薪酬分配模式[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9辑)——第十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9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颜丙林;潘光军;王卫华;;建立多元工资分配形式 探讨国企薪酬分配新机制[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10辑)——第十一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10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朱锦平;;重构国企人才薪酬激励新机制[A];深入学习十六大精神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文集[C];2004年

5 靳昕春;;供电系统薪酬改革浅谈[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第五届供电专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6 姜华;;新型薪酬制度的探讨[A];山西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李苗清;;实施新的薪酬与用工制度的初探[A];湖北省通信学会、武汉通信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李金泉;徐崇建;陈龙寿;王新光;陈帮金;朱永刚;;绩效为本宽带调节薪酬管理的创新应用[A];2012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集(下)[C];2013年

9 严琼;;浅论(集团)公司多元分配模式中的间接薪酬[A];上海烟草系统2003年度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3年

10 王蔚芳;;浅谈转制科研院所薪酬体系建设[A];云南省机械工程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曾菊敏;六○二所:创新薪酬分配模式 发挥薪酬激励作用[N];中国航空报;2007年

2 叶祝颐;规范国企薪酬分配不能止于限薪[N];青岛日报;2013年

3 刘翔宜 孙为涛;企业薪酬制度改革仍待求解[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4 记者 郭影 特约记者 翟爽波;辽河油田内部薪酬分配力求科学[N];中国石油报;2005年

5 宣汝苗 方燕芬;诸暨支行薪酬分配突出公平起点[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6年

6 任永峰 裴志峰;“薪酬蛋糕”如何“黄金分割”[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7年

7 何平;兰炼设计院尝薪酬改革甜果[N];中国企业报;2002年

8 刘鑫 王新;管道局召开薪酬分配机制座谈会[N];石油管道报;2009年

9 记者 韩雪萌;发挥薪酬在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中的导向作用[N];金融时报;2010年

10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研究员 马小丽;薪酬改革如何提升员工满意度[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谢延浩;个体差异、参照体选择与意义建构对薪酬满意的作用机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2 毛yN琳;以安全业绩为导向的薪酬分配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3 贺伟;薪酬分配差异对员工心理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4 王晓文;薪酬管制下国企高管激励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5 刘卉;复合结构的终身薪酬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金明;XX公司薪酬体系研究[D];海南大学;2015年

2 户倩;薪酬管制背景下的国有企业股权激励问题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5年

3 崔益铭;B市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薪酬现状及激励管理对策[D];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

4 李磊;以服务为导向的公立医院临床手术科室薪酬分配模式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5 张然;Z企业薪酬管理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6 吕华;高职院校教师薪酬激励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7 邓睿达;团队薪酬对知识共享的作用机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8 呼燕宏;D区T街道办事处社区工作者激励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9 张凯;陕西高职院校薪酬激励问题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4年

10 王启术;贵州花溪农村商业银行薪酬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D];云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8793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18793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4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