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和技术因素对公众政府信息获取网络渠道使用意愿的影响研究
本文选题:政府信息获取 + 网络渠道 ; 参考:《现代情报》2017年05期
【摘要】:基于制度理论,从制度和技术角度出发,通过探索制度和技术因素如何对公众政府信息网络渠道使用意愿的影响以及二者间的制约关系,构建了公众政府信息获取网络渠道使用意愿影响因素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感知网络舆情应对、感知信息时效性、民主权利意识等六大因素对于公众政府信息获取网络渠道使用意愿产生显著影响,同时制度因素中的感知信息安全监管、感知网络舆情应对二者对技术因素中的感知信息服务影响显著。
[Abstract]:Based on the institutional theory,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institution and technology,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the institutional and technical factors affect the public government information network channel's willingness to use and the restric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A model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willingness to use the public government information access network is constructed, and th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is used to test the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six factors, such as the response of perceived network public opinion, the timeliness of perceived information, the awareness of democratic rights, and so on, which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willingness of the public government to obtain network information channels, and the supervision of perceived information security in the institutional factors. Perceptual network public opinion should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technical factors of perceived information services.
【作者单位】: 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新媒体环境下公众获取政府信息渠道选择研究”
【分类号】:D630;G20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利权;;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问题及策略研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1年08期
2 李秋锐;;刍议网络舆情的处理[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2年02期
3 范达超;;论政府应对网络舆情事件的对策研究[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12年02期
4 兰月新;董希琳;陈成鑫;;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能力评估和危机预警研究[J];现代情报;2012年05期
5 刘萍萍;汪祖柱;;我国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管理的研究综述[J];情报探索;2012年03期
6 陈显中;;政务微博引导网络舆情的机制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12年03期
7 李文娟;孙毅;兰月新;;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防御性策略研究[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3年04期
8 袁川;胡小红;方亚伟;;进一步完善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策略[J];理论导报;2014年05期
9 郭思嘉;;完善网络舆情监控体系疏导舆论正向传播[J];采写编;2014年04期
10 梅松;;政府对网络舆情引导的原则与策略[J];党政干部论坛;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梁俊山;;基于云计算的政府网络舆情治理研究[A];学习“十八大”精神与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冀旭妍;;论网络舆情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A];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论丛2013卷第1辑[C];2013年
3 谢中起;冀旭妍;;政务微博在网络舆情治理中的作用[A];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论丛2013卷第1辑[C];2013年
4 洪巍;王治文;;考虑政府监管的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传播研究——基于演化博弈的视角[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A11系统工程方法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方面的研究[C];2014年
5 孙德超;张馨睿;贺晶晶;;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的提升[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6 齐佳音;屈启兴;张一文;钟永光;;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政府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管理决策研究[A];2013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7 舒刚;;社会转型期网络舆情治理创新——基于政治安全的视角[A];第七届珞珈国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吴汉松;提升引导网络舆情能力[N];石狮日报;2010年
2 方山县政协主席 林祥;加强网络舆情实时监测 做好网络舆情应对工作[N];山西政协报;2011年
3 茹引田 张亚星;吴忠监管网络舆情解决实际问题[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1年
4 黄坚 张琛嫣;虹口:开展网络舆情监察 提高行政效能[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1年
5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公共政策研究院反腐败与廉政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毛昭晖;廉政网络舆情研判处置应遵循五原则[N];检察日报;2012年
6 记者 金玉珍;提高网络舆情应对能力[N];柴达木日报;2013年
7 陈慧;发达国家如何监管网络舆情[N];学习时报;2014年
8 ;一周民政网络舆情聚焦·养老[N];中国社会报;2014年
9 中社舆情中心发布;一周民政网络舆情聚焦·社会组织[N];中国社会报;2014年
10 凌广志;重视网络舆情 团结共克时艰[N];中国国门时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曹学艳;突发事件动态网络舆情挖掘与应对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2 陈t熀,
本文编号:19056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1905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