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全面改革窗口期的信访制度改革

发布时间:2018-05-23 13:59

  本文选题:全面改革 + 社会管理 ; 参考:《南京社会科学》2016年02期


【摘要】:从社会管理创新到全面改革,信访制度也迎来了全面改革的契机。信访制度改革从过去局部性、功能性和散点式改革转向系统性、结构性和协同式改革。在过去的十年中,由于缺乏系统性的结构性改革,信访制度的权利救济功能得以强化,导致信访制度的功能异化。信访制度全面改革的总体目标是通过系统性的结构性改革来破解信访制度的功能异化,从功能定位、结构优化、机制调整和法制保障四个维度发展"四位一体"的"F-S-M-L"政策框架。
[Abstract]:From social management innovation to comprehensive reform, petition system also ushered in the opportunity of comprehensive reform. The reform of petition system changes from partial, functional and scattered reform to systematic, structural and cooperative reform. In the past ten years, due to the lack of systematic structural reform, the right relief function of the petition system has been strengthened, leading to the alienation of the function of the petition system. The overall goal of the comprehensive reform of the petition system is to solve the functional alienation of the petition system through systematic structural reform, and to develop a four-in-one "F-S-M-L" policy framework from the four dimensions of function orientation,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mechanism adjustment and legal guarantee.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群体性事件源头治理研究”(12YJC810036)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632.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武俊;信访也需要制度创新[J];中国监察;2004年11期

2 王平;走出信访困境[J];中国改革(农村版);2004年11期

3 姜明安;信访制度及解决争议的机制亟待创新[J];中国改革(农村版);2004年11期

4 应星;;新中国信访制度的历史演变[J];山东人大工作;2004年01期

5 袁方成;公民权利与法治框架下的信访制度改革[J];学习月刊;2005年01期

6 布小林;谈信访制度的改革与发展[J];理论前沿;2005年09期

7 刘丽;陈邕凌;;走出信访制度的困境[J];行政与法(吉林省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8 别红暄;李优坤;;当代中国信访制度的逻辑起点[J];甘肃理论学刊;2006年02期

9 田文利;李海波;;现代信访制度之双向重构[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0 耿瑞珍;;试析我国信访制度改革及发展趋势[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唐丽萍;黄德良;;我国信访制度功能的合理定位及制度创新[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2 田文利;;信访制度的定性分析和机构设置研究[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肖萍;;信访制度的价值及其实现[A];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法律问题——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陈丰;;路径依赖理论与信访制度变迁[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5 宋协娜;周念群;;改革开放30年中国信访制度变迁研究[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8年

6 李连江;;信访制度改革与和谐社会建设[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和谐社会与治理机制”政府管理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6年

7 张林鸿;;论我国信访制度改革的出路[A];“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8 刘凯铭;;浅析信访制度[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法制与行政管理”理论研讨会论文集(行政与法)[C];2012年

9 刘平;;社会转型与信访制度改革——以信访制度改革的S市为例[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9-2010年度][C];2013年

10 袁小刚;;涉诉信访成因的深层探究——从法院审判、权力结构、当事人三维视角的考察[A];全国法院第25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公正司法与行政法实施问题研究(上册)[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金叶;信访制度创新事关改革稳定[N];中国改革报;2006年

2 国家信访局副局长 王耀东;进一步完善信访制度[N];经济日报;2008年

3 河南省周口市中级人民法院 谢新旭;处理涉诉信访的几点建议[N];人民法院报;2009年

4 游劝荣;严守信访制度的法治底线[N];学习时报;2010年

5 记者 岳珂;我市召开信访稳定工作座谈会[N];鹤壁日报;2011年

6 普沙岭;“取消信访”不能靠空口“论证”[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7 资深时政评论人士 五岳散人;司法改革不妨从信访制度入手[N];中国经营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徐雨薇;峰江有个信访会客厅[N];台州日报;2013年

9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田成有;依法破解涉诉信访困局[N];人民法院报;2013年

10 虞忠和;完善法院涉诉信访的几点思考[N];江苏经济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孙悦良;信访制度法治化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2 叶笑云;平衡视阈下的当代中国信访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3 李娜;党群关系视角下的信访制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4 陈丰;信访制度成本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孙丽昕;教育信访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鹏翔;转型期我国信访制度的重构[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2 赵联超;论信访制度的存废[D];南京大学;2012年

3 赵雪;涉诉信访问题的成因与解决[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4 周鹏飞;宪法视阈下的信访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

5 季发成;信访制度价值的法理学探析[D];沈阳师范大学;2015年

6 李晨;信访制度改革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5年

7 陈塞;沈阳市信访制度变迁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8 常柏;法治化进程中的信访制度重塑[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9 王敏;我国信访制度的完善[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10 田耀琴;中国信访制度之困境及完善[D];兰州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9250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19250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2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