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传统与现代婚姻观念之间的调适及社会影响——以凉山彝族婚姻观念变迁为例

发布时间:2018-05-26 04:35

  本文选题:彝族 + 婚姻观念 ; 参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年12期


【摘要】:婚姻作为构建社会关系的机制,直接影响到社会良性发展问题。彝族人的婚姻关系也直接影响到该地区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目前彝族婚姻观念变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择偶标准由民族、等级和家族势力为首选向经济、相貌和个人能力等为首选转变;择偶目的由生育向生活幸福转变;婚姻礼金观念由传统礼俗交换向现代商业交换的转变。这些婚姻观念变迁对彝区社会治理带来新的影响趋势,出现了正负两面影响。应该以"社会良性发展"为原则加以管理和引导,即从法律、文化观念和社会关系等角度加以控制和调适,使婚姻关系向良好的方向发展,成为促进和推动社会发展的要素,良好的婚姻关系对建立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Marriage, as a mechanism to construct social relations, has a direct impact on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marriage relationship of Yi people also directly affects the social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in this area. At present, the change of marriage concept of Yi nationality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ree aspects: the first choice of marriage criteria is from nationality, rank and family influence to economy, appearance and personal ability, and the purpose of mate selection is from fertility to life happiness. The change of the concept of marriage gift money from the traditional custom exchange to the modern commercial exchange. These changes of marriage concept bring a new trend of influence on the social governance of Yi region, which has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It should be managed and guided by the principle of "healthy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at is, to control and adapt it from the angle of law, cultural concept and social relations, so that marriage relations can develop in a good direction and become an essential factor to promote and promote social development. Good marriag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作者单位】: 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凉山彝族婚姻家庭文化观念变迁研究”(11XSH015) 西南民族大学彝族文化研发创新团队建设计划资助(13TD0058)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C95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田茂军;土家族民谚中的婚姻观[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2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1992]51号文件的通知[J];黑龙江政报;1993年02期

3 周家瑜;;母系父系交织的婚姻——黄佤婚姻缔结形式探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年06期

4 陈思莲;范士陈;;改革开放以来海南黎族社会观念变迁及特征分析[J];民族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5 李进;当代彝族社会转型与彝族企业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11期

6 廖林燕;;论彝族政治权力的历史变迁[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7 王美英;吉木哈学;;浅谈彝族“玛木”的伦理思想与归宿[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1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拉链婚姻”折射了什么?[N];大连日报;2013年

2 ;感情家庭儿女伤不起呀[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3 本报记者  周其俊;申城异地户籍婚姻数量攀升[N];文汇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邵维庆;苗族“蒙”和“阿卯”支系的婚姻模式变迁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黄青卓;三二家村土族婚姻圈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2 迪力拜尔·托乎塔森;乌鲁木齐市领馆巷维吾尔族婚礼中的彩礼变迁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6年

3 阿日孜古丽·图尔荪;1949年以来的新疆疏勒县维吾尔乡村的婚姻变迁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6年

4 龙朝东;大理州主要民族婚姻与家庭状况的若干差异及其形成因素研究[D];大理大学;2016年

5 邓怀兰;从侗族婚姻习惯法中探讨我国事实婚姻的保护[D];中央民族大学;2016年

6 云霞;当代藏族招婿婚姻的实证调查[D];兰州大学;2010年

7 田园;富民芭蕉箐苗族的婚姻圈与婚姻交往[D];云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359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19359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6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