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救助中中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互动模式研究
[Abstract]:At present, the social resource control subjects in the field of disaster relief in China are increasingly diversified, especially in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after the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s the main social forces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disaster relief presents a sustained situation of deep participation. However, due to the lack of systematic regulations on the participation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in disaster relief in the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 of our country, the problems of spontaneous disorder and indistinct relief effect have gradually appeared. Therefore, taking the Lushan earthquake, the Minzhang earthquake and the Ludian earthquake after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as typical cases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in the three major natural disasters,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social organizations and the coordination ability of government departments, This paper discusses and summarizes three kinds of interactive modes: group organization coordination mode, semi-official NGO coordination mode and civil affairs department coordination mode. On this basis, we gradually explore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stages of disaster relief, so that the government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form a deep and benign interaction, and then can fully stimulate the social capital vitality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disaster relief model.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分类号】:D632.5;D63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怀承;杨婧瑜;;农村灾害救助的现状与特点[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陈宇虹;;完善灾害救助体系的几点思考[J];统计与决策;2011年08期
3 孙婧;;灾害救助方式的政府决策分析[J];中国减灾;2006年10期
4 廖成丽;;我国灾害救助的反思[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8年04期
5 王子丹;;完善灾害救助 增强社会保障功能——以“5.12”地震灾害救助为例[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年17期
6 张云英;谢倩;;重大灾害救助中社会工作者的作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胡光景;;我国农村灾害救助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09年16期
8 夏瀛;国志兴;钟兴春;;区域灾害救助资金需求比例评价研究[J];中国减灾;2010年03期
9 孙建娥;黄锦鹏;;我国农村灾害救助制度发展与完善研究[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10 陈鹏;燕士力;;水灾害救助中的政府决策系统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秦鹏;孟甜;;中国灾害救助中NGO参与的困境与破解——以汶川地震为例[A];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防灾减灾——2012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舒迪 高志民;我国灾害救助工作面临重大转型[N];人民政协报;2006年
2 王尚锋;我市灾害救助体系不断健全完善[N];商洛日报;2007年
3 谭胜泉;衢州市柯城区全方位落实汛期灾害救助工作[N];中国社会报;2007年
4 记者 贺锴;灾害救助:筑牢安全坝 庇护你我他[N];山西日报;2009年
5 郭翰超;设立专项救灾基金时机已成熟[N];中国证券报;2008年
6 记者 崔立勇;灾害救助责任可政企共担[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7 代进营;平坡镇防汛救灾密切党政群关系[N];大理日报(汉);2007年
8 记者 陈劲松;民政部加强灾害救助预案建设[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9 刘作楣 陈晓春;应急管理地位应由“略占”变“战略”[N];新华日报;2009年
10 李爱媛 许海鹰;完善灾害救助体系 提升应急救助功能[N];湄洲日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彦昆;我国政府灾害救助管理的制约因素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2 顾广智;本溪市自然灾害救助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年
3 王晓莹;我国社会组织在地震灾害救助中的作用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6年
4 黄丽丹;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灾害救助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6年
5 黄敏;我国灾害救助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协作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王琳娜;我国非政府组织在灾害救助中的功能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7 林楠;近代中国灾害救助中的民间参与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8 包春玉;春秋战国时期的灾害救助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9 翁予谦;非政府组织参与灾害救助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10 黄锦鹏;湖南农村灾害救助制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1265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2126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