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治理视角下我国社会组织参与灾害救援的实现机制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eepening reform and social governance innovation, the disaster relief system is transforming, and the orderly participation of social forces is an important direction. In practice, social organization, a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social power, can supplement the deficiency of the government and play a synergistic role in the rescue process. In order to further promote the participation of social organizations, we need to improve the relevant mechanisms, that is, to build a political and social cooperation mechanism through the platform, to build a coalition to form an organizational linkage mechanism, to improve the supporting and nurturing mechanism by various forces, and to improve the evaluation and accountability mechanism based on information disclosure.
【作者单位】: 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首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协同创新中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多元共治视角下社会组织参与环境治理的机制研究”(15YJC840039)
【分类号】:D63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小明;;我国减灾救灾应急资源管理能力建设研究[J];中国减灾;2015年05期
2 张振波;;论协同治理的生成逻辑与建构路径[J];中国行政管理;2015年01期
3 朱健刚;赖伟军;;“不完全合作”:NGO联合行动策略 以“5·12”汶川地震NGO联合救灾为例[J];社会;2014年04期
4 张继烈;张旭;;整合民间资源 建设编外力量——温州市“借鸡生蛋”提升应急救援能力的实践与启示[J];中国应急管理;2014年06期
5 包颖;;壹加壹:专心专业把民间应急救援这件事做好[J];中国社会组织;2013年07期
6 陶鹏;薛澜;;论我国政府与社会组织应急管理合作伙伴关系的建构[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7 薛澜;陶鹏;;从自发无序到协调规制:应急管理体系中的社会动员问题——芦山抗震救灾案例研究[J];行政管理改革;2013年06期
8 邓国胜;;政社之间如何建立长效应急救灾协调机制[J];中国社会组织;2013年05期
9 薛澜;刘冰;;应急管理体系新挑战及其顶层设计[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10 戚建刚;;《突发事件应对法》对我国行政应急管理体制之创新[J];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兴广;韩传峰;田萃;徐松鹤;;社会组织参与区域合作治理进化博弈模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年08期
2 邢宇宙;;协同治理视角下我国社会组织参与灾害救援的实现机制[J];行政管理改革;2017年08期
3 周永根;;新世纪全球社区灾害风险管理战略关注重点与转型启示[J];灾害学;2017年03期
4 刘华安;;绿色发展中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研究[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04期
5 吴洁;;四川地质气象灾害末端应急管理模式演进研究[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7年02期
6 王建平;李欢;;灾区政府与救灾志愿者的合作义务——以“威马逊台风”灾区政府的志愿者使用为视角[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年06期
7 李尧远;曹蓉;许振宇;;国家应急管理现代化:意涵、标准与路径[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8 吴洁;李朝安;;地质气象灾害危险等级速判及末端应急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7年14期
9 李忠汉;刘普;;“国家——社会”关系理论视野下社会治理的建构逻辑[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7年03期
10 王欣亮;曹蓉;;创新社会治理框架下我国应急管理提升路径研究[J];未来与发展;2017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如国;;复杂网络结构范型下的社会治理协同创新[J];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04期
2 张康之;;论主体多元化条件下的社会治理[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3 薛澜;刘冰;;应急管理体系新挑战及其顶层设计[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4 赵小平;王乐实;;NGO的生态关系研究——以自我提升型价值观为视角[J];社会学研究;2013年01期
5 谢静;;公益传播中的共意动员与联盟建构——民间组织的合作领域生产[J];开放时代;2012年12期
6 俞可平;;重构社会秩序 走向官民共治[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7 马怀德;周慧;;《突发事件应对法》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2年07期
8 薛澜;张帆;;治理理论与中国政府职能重构[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2年04期
9 沈承诚;;地方政府核心行动者的生成逻辑:制度空间与制度规引[J];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06期
10 张紧跟;;从结构论争到行动分析:海外中国NGO研究述评[J];社会;2012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峰;;我国灾害救援中的社会组织参与[J];中国减灾;2013年15期
2 仲崇玲;;美国灾害救援中军事权的运行规则[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张黎鸿;;日本大地震灾害救援对后备力量应急能力建设的启示[J];国防;2011年07期
4 叶锋;周影;;美国灾害救援对策立法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卫生法制;2014年03期
5 黄天春;;人道主义物流中灾害救援网络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3年04期
6 陈虹;冯海峰;王永昕;李蕊;宋富喜;闻明;;军队参与国际重大自然灾害救援行动工作机制建设的思考[J];国际地震动态;2012年07期
7 梁卫国;;暴雨灾害救援的难点及对策探讨[J];武警学院学报;2012年12期
8 ;基金会负责人探讨社会组织如何参与重大灾害救援[J];中国社会组织;2013年05期
9 叶清;新加坡民防部队总监来华交流城市灾害救援[J];防灾博览;2004年03期
10 袁慧欣;范斌;马冬;;走军地融合之路提升武警医院灾害医学救援能力的实践与思考[J];武警医学;2012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管晓萍;;着眼灾害救援需要 努力提升灾害护理能力[A];全国“新一轮医院评审新思路”研讨会、第4届全国自然灾害护理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2 朱京慈;尹华华;张艳;何海燕;张丽梅;于晓燕;戴琴;罗玉容;谭静;周敏;;汶川地震灾害救援中护士工作调查及思考[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3 王莉;吴英;李娅萍;朱娅男;;护士在特大地震灾害救援中的作用[A];2009年西部麻醉学术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4 李宏立;敬建军;;灾害救援的误区及对策[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复苏、灾害、中毒专业联合学术交流会资料汇编[C];1999年
5 杨富平;姚清林;黄崇福;曲国胜;赵晗萍;王野;;灾害救援仿真模式研究[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二)[C];2006年
6 游建平;;灾害救援[A];全国“新一轮医院评审新思路”研讨会、第4届全国自然灾害护理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7 李长良;;浅谈武警部队参与灾害救援卫勤保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A];第四届全国灾害医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届“华森杯”灾害医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审会学术论文集[C];2007年
8 甘黎黎;;灾害救援中的非政府组织及制度环境研究——基于美日两国的比较分析[A];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防灾减灾——2012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李红玉;;关于开展全民灾害救援培训的思考[A];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暨第四届中青年学者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3年
10 杨彩平;郭嫌;王晓霞;;加强护理人员在灾害救援中的作用[A];中华护理学会第2届护理学术年会暨“医改新政下护理改革之路”系列研讨会(六)暨全国护理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研讨会暨全国自然灾害护理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石磊 肖涛;自治区全力开展3·29山体滑坡自然灾害救援[N];西藏日报(汉);2013年
2 ;应急救援将灾难危害降至最低[N];健康报;2011年
3 靳言;安全教育是最好的灾害救援[N];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2006年
4 本报记者 杨傲多;用青春和智慧打造生命之舟[N];法制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陈劲松;大医无疆[N];光明日报;2010年
6 记者 蒋志臻;民建哈尔滨市委建议提高军队专业救援技能[N];人民政协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季云岗;基金会如何参与重大灾害救援[N];中国社会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唐先武 张强;救灾先锋 大医无疆[N];科技日报;2010年
9 黄世海;融合:增强多样化军事能力[N];解放军报;2008年
10 张天南 吕德胜;展现负责形象 彰显大国风范[N];解放军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卢珊珊;地震灾害救援伦理初探[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2 宫惠杰;国际组织跨境救灾立法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于文静;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地震灾害救援模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4 张焕芳;灾害救援中医护人员对伤员实施心理干预能力的研究[D];辽宁医学院;2012年
5 姜莹莹;灾害救援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研究[D];辽宁医学院;2012年
6 周枭;武警部队灾害救援危机管理的法律保障[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7 吴新燕;城市灾害救援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河北理工学院;2003年
8 耿薇;国家应急预案在我国灾害救援中的实施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9 唐蕾;草根NGO参与自然灾害救援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D];暨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1811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2181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