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建设中的公共治理
[Abstract]: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national relations shows that only by establishing the social structure and community environment embedded in each ethnic group and creating the social conditions of all ethnic groups living together, studying together, working together and enjoying common happiness, can they promote the communic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all nationalities. However, due to the restriction of many factors, there are still some ethnic minorities and other nationalities in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language and culture, occupational structure, urbaniza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language and culture, career structure, urbanization and so on, there are different degrees of alienation and estrangement.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innovate the policies and measures of public governance, remove the barriers of inter-ethnic communication, and strengthen the common interests and national identity of all nationalities.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广西民族大学;
【基金】:中央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和管理学院学科建设经费资助
【分类号】:D6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畅榕;顾雪松;刘卫华;;“互联网+”时代的少数民族青年数字文化资源需求与使用研究[J];东南传播;2015年10期
2 翟树芬;魏传华;马胜春;;我国民族混合家庭户状况的变动分析——基于“六普”和“五普”数据分析[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3期
3 石人炳;石玲;;西藏流动人口状况与特点——基于“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7期
4 汪诗明;;澳大利亚政府的政治道歉与种族和解进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塞缪尔·亨廷顿,李俊清;再论文明的冲突[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俊清;卢小平;;各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建设中的公共治理[J];中国行政管理;2016年12期
2 范玉刚;;中华文化中的全球治理之道[J];人民论坛;2016年22期
3 曾诚;邓星华;;体育国际话语权与中国国家形象构建[J];体育学刊;2016年02期
4 张姜;;美、法、韩文化国防战略简论[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06期
5 王奇昌;;促进各民族交融的必要性与路径[J];原道;2015年02期
6 徐爱燕;滕永乐;陈雯;;西藏特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动力机制研究[J];西藏发展论坛;2015年04期
7 王奇昌;杜星怡;;对“世界需要孔子拯救”传言的考察及反思[J];原道;2015年01期
8 郭永玉;胡小勇;;个人幸福·社会公平·世界和平——心理学家的人文情怀[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年02期
9 蔡静;刘广东;;同心圆模式:中国特色文化道路的思考[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4年05期
10 王健;;论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面临的社会风险[J];理论界;2014年09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畅榕;孙万军;魏超;;数字文化资源需求与使用——一项针对中国都市少数民族青年的调查[J];中国出版;2014年03期
2 杜永彬;;藏区和内地间人口的双向流动有利于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发展[J];中国西藏(中文版);2012年06期
3 来仪;;西藏藏族人口东向流动现实意义探微[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9期
4 郑洲;;西藏人口东向流动与民族关系再构建研究[J];民族学刊;2012年04期
5 "内地藏族流动人口研究"课题组;仁真洛色;黄维忠;;从在内地的藏族流动人口状况看汉藏民族关系——以成都市藏族流动人口状况为例[J];中国藏学;2012年02期
6 石人炳;熊波;;迁移流动人口生育特点及相关理论——中外研究述评[J];人口与发展;2011年03期
7 汪诗明;;论澳大利亚支持《土著人民权利宣言》的历史影响[J];学海;2010年04期
8 李晓霞;;新疆民族混合家庭户的分布与构成[J];西北人口;2009年04期
9 鲍栋;;青藏铁路开通后拉萨流动人口分析[J];西藏研究;2007年04期
10 李晓霞;新疆两乡民族混合家庭调查[J];新疆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杭生,李路路;社会结构与社会和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2 ;社会结构应“和谐而有弹性”[J];人大建设;2009年09期
3 方曙光;;网络公共领域下我国社会结构的嬗变[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2年03期
4 黄鹏进;;“革命”与“改革”如何改变了村庄社会结构?——读《桥村有道:转型乡村的道德、权力与社会结构》的思考[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06期
5 吴元j;论社会结构的两重性及其对改革开放的方法论意义[J];南京社会科学;1992年04期
6 文丁;关于社会结构问题的研究[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1998年02期
7 朱庆芳;我国社会结构的六大变化[J];政工研究动态;1999年10期
8 陆学艺;;构建和谐社会需调整社会结构[J];党政干部文摘;2005年11期
9 陆学艺;;我国社会结构的历史性变化[J];党政干部文摘;2006年03期
10 那述宇;略论社会结构文明[J];理论探讨;200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宏波;宋景峗;;社会结构变迁的概念与研究方法[A];2002年全国自然辩证法学术发展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葛宏坤;;和谐社会社会结构构成原理探索[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3 王尚银;;宏观视野、微观研究:社会结构变迁引发的思考(研究设想/纲要)[A];“秩序与进步:浙江社会发展60年研究”理论研讨会暨2009浙江省社会学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杜玉华;;社会结构:一个概念的再考评[A];中国梦:道路·精神·力量——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文集(2013年度)[C];2013年
5 姜大仁;;论生态保护型社会的制度安排——建立从“三领域”到“四领域”的社会结构基本制度[A];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陈阳;;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之考察[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7 Melvin Kohn;王卫东;裴蓉;;变迁中中国的社会结构与个性[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8 樊鹏;;社会结构与社会意识对国家治理的影响——以中国国家强制职能的发展为视角[A];北京大学海峡两岸第二届公共管理论坛——传统文化与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刘润忠;;社会结构与科学发展[A];第四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谢玲丽;;社区建设与社团发展[A];社会转型与社区发展——社区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颜欢;脆弱的“橄榄球”型社会结构[N];人民日报;2012年
2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邓伟志;警醒社会结构失调[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3年
3 甘肃省委党校第三十三期地厅班学员 甘南州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卫甚祖;论社会结构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N];甘肃法制报;2005年
4 著名社会学家 陆学艺;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要协调发展[N];新华日报;2009年
5 记者 李瑞英;新阶段社会建设核心任务是调整社会结构[N];光明日报;2009年
6 陆学艺 王茜 吴晶 任芳;要补好调整社会结构这一课[N];经济参考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李小彤;社会结构与经济结构 15年的鸿沟如何跨越?[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0年
8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公管部副主任 董立人;积极推进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N];社会科学报;2014年
9 郭世胜 绳军涛;加强社会结构和社会交换方式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蔡若愚;社会结构转型助推产业结构升级[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詹晋洁;当代阿拉伯国家社会结构与社会分层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2 董伟;论当代经济制度选择与社会结构的关系[D];吉林大学;2007年
3 谭同学;乡村社会转型中的道德、权力与社会结构[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帅;交通与社会结构再生产[D];广西民族大学;2015年
2 李新廷;论市场经济时代社会结构的转向[D];山东大学;2012年
3 张勇;规则与资源的再造:外出人口对乡村社会结构的意外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黄炯;湘东泉村宗族的社会结构与变迁[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5 蒋传刚;结构与行动:现代社会中的行为理性化[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晓鸾;社区集体行动何以可能[D];吉林大学;2012年
7 吴俊;消费:社会结构视野的诠释[D];郑州大学;2010年
8 谢曦;基于智能体建模技术的社会结构对合作演化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王璇;转型期农民合作困境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10 李美玲;泰国“现象”:政治态度与社会结构[D];复旦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4470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2447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