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汉合校情境中的族际交往及启示—新疆乌鲁木齐S校的个案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中共北京市委党校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6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明睿;;族际接触视阈中的新疆大学生族际交往探析[J];亚太教育;2016年23期
2 周颖;刘玮;;新疆民汉合校过程中民汉学生混合编班的实验研究——以阿克苏市第十一小学一年级为例[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3 廖勤;高金超;;大学生族际交往研究综述[J];民族论坛;2015年11期
4 郝亚明;;西方群际接触理论研究及启示[J];民族研究;2015年03期
5 杨宝琰;;语言、双语教育与族群关系:社会心理学的探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6 荀利波;;少数民族文化的跨文化适应与地方文化建构[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3年03期
7 姜玉琴;;民汉合校中影响学生族群交往意愿的因素分析[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8 袁年兴;许宪隆;;族群杂居区族际互动的结构性特征——一种超越二元对立的研究视域[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9 刘怡兰;;从交往行动理论的视角探析新疆民汉合校[J];实事求是;2012年02期
10 韩玉梅;;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初探[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成;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大学生校园公共参与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成斌;新疆“汉考民”现象研究[D];新疆大学;2013年
2 徐玄锡;维吾尔民考汉亚文化群体文化特征[D];新疆师范大学;2012年
3 孟永强;论多族群村落中的族群认同与交往[D];兰州大学;2012年
4 张京玲;藏、壮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认同态度与文化适应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5 张虹;基础教育中的民汉合校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300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2730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