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大连市企业信息公示制度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20 16:57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活力得到了极大激发,但在营商环境不断改善、市场主体数量飞速增长的同时,原有的社会管理制度已无法适应蓬勃发展的市场经济之需求,商业欺诈、偷逃账款、以次充好、制假贩假等问题层出不穷,市场主体良莠差距巨大,甚至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经济现象,市场交易秩序岌岌可危,为解决有限的行政资源与庞大的经济总量之矛盾,信用监管理念应运而生。自2014年10月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制度正式实施以来,大连市公示制度建设已然取得了初步成果,从上位法《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到工商总局67、68、71号令的部门规章,再到省市级的实施细则和管理办法,信用立法趋于完善,在工商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努力下,企业公示行为已落地生根,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制度也初步发挥出信用监管的作用。然而大连市当下的企业公示制度还存在着信用信息公示不及时、不真实、公开程度低等诸多问题,本文借助市场失灵、隐私权让渡、政府监管等理论工具,以基层制度执行者的视角,剖析了大连市企业信息公示制度建设不利之处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主观原因主要为社会公众信用意识淡薄,客观原因则有公示规则设计不尽合理、信用管理手段相对匮乏、法律责任缺位、信用信息沉睡利用率不高以及政府监管无力等。在研究美国、德国、日本等征信国家的信息披露制度后,本文分析总结了先进经验,结合大连市实际情况,尝试性提出企业信息公示制度建设的几点方案。在加强信用意识宣传教育方面强调提升企业家信用意识,并倡导政府在守信和信息公示上发挥示范作用;在完善制度设计方面建议合理确定公示内容的边界,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引导企业自愿提高信息公开程度,并因企业性质规模而异地划分公示义务,对不同市场主体实施层级化管理;在提升信用约束能力和政府监管水平方面提出应当引入民事、刑事之法律责任,积极融入现存信用黑红名单,实施联合奖惩,培育信用市场以及加强监管人员队伍建设提高信息检查质量。企业信息公示制度的初衷是让信用文化回归,促使信用成为企业和社会公众的行为准绳,若想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不断总结经验、建设发展,从而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用体系的制度基础,推动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
【学位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279.27;D630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的方法
        1.3.2 实证研究的方法
        1.3.3 比较分析的方法
    1.4 论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4.1 论文可能的创新
        1.4.2 论文的不足
    本章注释
2 企业信息公示制度安排及理论基础
    2.1 企业信息公示制度安排
        2.1.1 企业信息公示主体
        2.1.2 企业信息公示客体
        2.1.3 企业公示信息抽查制度
        2.1.4 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及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制度
    2.2 信用理论
        2.2.1 市场失灵理论
        2.2.2 知情权与隐私权让渡理论
        2.2.3 政府管制理论
    本章注释
3 大连市企业信息公示制度建设现状分析
    3.1 大连市企业信息公示制度的建设现状
        3.1.1 信用立法初成体系
        3.1.2 信用行为初见规模
        3.1.3 信用监管初具成效
    3.2 大连市企业信息公示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2.1 企业公示信息失真
        3.2.2 企业公示信息不充分
        3.2.3 企业公示信息滞后
    3.3 大连市企业信息公示制度建设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3.3.1 信用意识淡薄
        3.3.2 公示规则设计存在缺陷
        3.3.3 信用约束力有限
        3.3.4 政府监管不力
    本章注释
4 征信国家信用体系建设经验借鉴
    4.1 美国信用体系建设
        4.1.1 美国信用体系特点
        4.1.2 美国信用模式优势
        4.1.3 美国信用模式劣势
    4.2 德国信用体系建设
        4.2.1 德国信用体系特点
        4.2.2 德国信用模式优势
        4.2.3 德国信用模式劣势
    4.3 日本信用体系建设
        4.3.1 日本信用体系特点
        4.3.2 日本信用体系优势
        4.3.3 日本信用体系劣势
    4.4 小结
        4.4.1 齐备的法律体系
        4.4.2 有力的监督管理
        4.4.3 成功的市场运作
    本章注释
5 完善大连市企业信息公示制度建设的对策
    5.1 提高市场主体信用意识
        5.1.1 培育企业信用文化
        5.1.2 正确发挥政府行为作用
    5.2 优化公示规则
        5.2.1 合理设计公示内容边界
        5.2.2 层级化区分公示主体
    5.3 健全信用约束机制
        5.3.1 引入明确的法律责任
        5.3.2 实施联合惩戒提高信息利用效率
    5.4 加强政府监管
        5.4.1 完善公示抽查制度
        5.4.2 加强监管队伍建设
    本章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海冰;陈运华;;论婚姻登记信息公示制度的建构[J];珠江教育论坛;2015年04期

2 李林;;企业信息公示标准体系探讨[J];中国市场监管研究;2016年12期

3 吴韬;;浅析我国企业信息公示制度的不足与完善[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12期

4 邓君龙;;阳光透视下的企业信息公示制度“阴影”及“修复”初探——企业信息公示制度研究[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5年12期

5 吴芳;;公司资本制度变革下的企业信息公示制度研究:以债权人利益保护为视角(英文)[J];China Legal Science;2016年01期

6 管维;;国新办就《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J];工商行政管理;2014年18期

7 马夫;;《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是中国社会诚信体系发展史的里程碑[J];工商行政管理;2014年18期

8 赵旭东;叶林;吕来明;施天涛;;专家解读《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J];工商行政管理;2014年18期

9 ;《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答疑[J];工商行政管理;2014年18期

10 ;聚焦《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实施首月[J];工商行政管理;2014年2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澈;大连市企业信息公示制度建设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8年

2 夏光鑫;论企业信息公示制度[D];云南大学;2017年

3 卢治成;政府对企业信息公示制度执行的监管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4 张金晟;企业信息公示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7年

5 何真余;信息公开基础上慈善组织公信力提升的对策研究[D];广西大学;2017年

6 丁杰;企业信息公示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7年

7 徐烨;关于优化我国企业信用监管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8年

8 林雪;外国投资者信息公示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

9 李路;潍坊高新区市场主体信息公示及监督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8年

10 张宇博;XX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涉企信息一张网的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917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28917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a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