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行为中公共政策适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行政行为中公共政策适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行政法学有了很大的发展,这对于我国建设法治政府以及服务性政府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在行政法学的发展过程中,公共政策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公共政策的变迁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从行政法的角度研究公共政策在行政行为中适用,对于发挥公共政策的积极影响,规避其消极的影响,都有重要的价值。公共政策在我国的实践中发挥着较大的作用,并且在短期内也不会消灭。在实践的很多重大的场合都会宣布一些意义比较重大的公共政策,比如:政府的工作报告等。在我国很多的部门法中,一些法律在引言或者是基本原则部分也会提到与该法相关的一些公共政策。但是,公共政策表达的是政府想要实现的目标或者是一种指引性的方向,因此,在可操作性方面会有所欠缺。并且,在目前依法行政的大背景下,要尽可能将公共政策逐步的转化为法律。然而,完全摒弃公共政策毕竟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短期内也不可能会实现。如果将公共政策全部转化为立法,公共政策的优势也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反而不利于应对日益复杂的行政活动。因此,对于没有转化为法律法规的公共政策也要予以监督和审查,防止行政机关利用公共政策滥用职权。对公共政策的研究更多的是从管理学的角度,它可以视为政府进行行政管理的特殊手段和工具,但是法律和公共政策的关系是不可分的。在我国这样的特殊的国情下,公共政策对法律的影响作用更不可忽视。而作为法律当中的一个特殊的部门法,行政法更是离不开公共政策,行政主体不论是针对特定人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还是作出抽象的规范性文件,都会考虑当前的国家的总公共政策或者是该地区的公共政策。公共政策并不是行政法中的重点内容,但是它能为行政法的研究提供支持。总之,在目前,我国的实践中,在行政活动或行政行为过程中,都不可能完全的脱离或者摒弃公共政策,要正确的看待公共政策在行政活动中的作用。在实践中,既要重视公共政策对行政活动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同时,也要认识到目前在行政法领域适用公共政策可能会造成的问题。因此,在研究的过程中,在研究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的政策评估和审查制度,对政策作用的发挥,提供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基础。
【关键词】:行政行为 公共政策 政策评估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2.1;D630
【目录】:
- 硕士论文摘要2-4
- Abstract4-8
- 导言8-10
- 第一章 行政行为中公共政策概述10-16
- 第一节 公共政策的内涵10-13
- 一、公共政策的概念与特征10-11
- 二、公共政策的类型11-13
- 第二节 公共政策在行政行为中的表现形式13-16
- 一、国家的宏观政策性文件13
- 二、“运动式”执法过程中发布的政策性文件13-14
- 三、地方政府的“红头文件”14-16
- 第二章 行政行为中公共政策适用之必要性16-27
- 第一节 适用公共政策之原因16-20
- 一、行政法的法源16-17
- 二、法政策学之要求17-20
- 第二节 适用公共政策的条件20-22
- 一、公共政策要合法且合理20-21
- 二、穷尽法律规范21-22
- 第三节 行政主体作出行政行为时的公共政策考量22-27
- 一、作出行政行为之依据22-23
- 二、公共政策对行政裁量的不适当拘束23-27
- 第三章 公共政策在司法裁判中的定位27-33
- 第一节 司法裁判适用公共政策之正当性27-30
- 一、公共政策与司法裁判的关系27-29
- 二、行政诉讼的特殊性所决定29-30
- 第二节 司法裁判中适用公共政策的案例分析30-33
- 一、公共政策作为裁判理由或者依据30-31
- 二、公共政策作为裁判对象31-33
- 第四章 完善对公共政策的审查与监督机制33-41
- 第一节 建立公共政策评估机制与标准33-37
- 一、合法性标准35-36
- 二、投入产出标准36
- 三、社会公正与公平标准36-37
- 第二节 建立对公共政策的多渠道监督37-41
- 一、司法机关对公共政策的审查与监督37-39
- 二、行政机关内部对公共政策的审查与监督39-41
- 结语41-42
- 参考文献42-45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45-46
- 后记46-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明安;论行政行为合法的标准与无效的标准[J];政府法制;2001年11期
2 沈开举,王红建;试论行政行为的成立[J];行政法学研究;2002年01期
3 金伟峰,余志三;论我国的无效行政行为制度[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2年05期
4 汪艳;论行政行为的转换[J];当代法学;2002年02期
5 朱雁;论建立我国无效行政行为制度[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6 王太高;无效行政行为制度研究[J];河北法学;2002年02期
7 严静;中德瑕疵行政行为制度比较研究[J];天津商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8 叶必丰;行政行为执行力的追溯[J];法学研究;2002年05期
9 章志远;略论行政行为的生效[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03期
10 金珠;行政行为与行政程序[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03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海波;;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兼议行政行为司法审查根据的重构[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2 陈启厚;;防止行政行为的异化是当务之急[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3 陈启厚;;防止行政行为的异化是当务之急[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4 张继红;;即成性行政行为与后续性行政行为问题浅析[A];当代法学论坛(2011年第4辑)[C];2011年
5 闵凡群;;行政行为职权撤销的法律控制及其立法思考[A];东方行政论坛(第二辑)[C];2012年
6 程建;;行政行为撤回的法律探析[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7 程建;;关于地方公共行政行为方式变革法律问题的思考——以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为视角[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8 胡敏洁;;授益性行政行为中的“申请”——以社会保障行政为例证[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9 解志勇;陈国栋;;论严格规则主义下的行政行为合法性机制[A];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法律问题——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蒋文涛;;完善责任制是公正执法的制度保障[A];执法责任制度研究——“完善责任制,确保司法、执法公正”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 吴宁;受欺诈行政行为的认定[N];人民法院报;2007年
2 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国土资源局 夏尧 符浩;复议维持后,原机关能否改正行政行为?[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3 记者 翁灵娜;行政行为戴上“紧箍咒”[N];湘潭日报;2014年
4 金伟峰;关于“行政行为依法不成立”[N];法制日报;2005年
5 吉吉;什么是行政行为[N];中国建设报;2001年
6 记者 张兰;市财政局“红线”规范行政行为[N];泸州日报;2008年
7 河南省济源市中级人民法院 卢新伟 鹤壁市山城区人民法院 康雪萍;超期限作出的行政行为之效力认定[N];人民法院报;2008年
8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法院 刘远;对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中“行政行为”的理解[N];人民法院报;2010年
9 记者 翁灵娜;规范行政行为 促进城市文明[N];湘潭日报;2012年
10 记者 胡彦殊;依法履行职责 规范行政行为[N];四川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何君;行政行为实行力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2 程建;互动性行政行为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3 李宝君;非强制行政行为制度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马生安;法治理念下的行政行为[D];苏州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倩;瑕疵行政行为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2 靳超;电子行政行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王文娟;行政诉讼中关联行为的司法审查进路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5年
4 秦文文;行政行为撤回制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5 刘芳宇;预防性行政诉讼制度初探[D];苏州大学;2015年
6 刘倩;行政处罚中阶段性行为的司法救济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7 孙帅;行政诉讼起诉期限制度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8 陈熙;公安机关行政行为争议快速处理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9 张倩倩;学校行政行为之司法审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10 朱雨虹;无效行政行为制度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行政行为中公共政策适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09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290960.html